share_log

商业银行首度亮相!六大行出资1140亿元入股大基金三期,业内:资本新规有利银行参与类似业务

商業銀行首度亮相!六大行出資1140億元入股大基金三期,業內:資本新規有利銀行參與類似業務

財聯社 ·  05/27 19:52

①國家大基金三期近期成立,中農工建行以及郵儲等六大國有行參與投資。六大國有行預計合計出資1140億元,持股佔比約33.14%。 ②新《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實施後,對因政策性原因並經國務院特別批准的股權的風險權重進行了下調,這也有利於銀行參與投資國家大基金。

財聯社5月27日訊(記者 鄒俊濤)國家大基金首度迎來國有六大行身影。

天眼查顯示,國家大基金三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於5月24日正式成立,註冊資本達3440億元人民幣,高於一期和二期的總和。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六大國行此次集體亮相國家大基金三期股東名單,六大行合計出資1140億元,合計持股佔比近三分之一。27日收市之後,六大行陸續公告了上述投資入股事宜。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於前兩期國家大基金來說,此次也爲商業銀行首度參與國家大基金。

5月27日下午,一位受訪業內人士認爲,大型銀行參與國家大基金拓寬了基金募資來源,同時對銀行來說也拓展金融服務,提升服務戰略新興及創新行業能力等。

此外,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指出,新《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實施後,對因政策性原因並經國務院特別批准的股權的風險權重進行了下調,這也有利於銀行參與投資國家大基金。

六大行集體亮相國家大基金三期,合計出資1140億元

股東信息顯示,國家大基金三期由財政部、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六大國有行等19位股東共同出資成立。其中,財政部爲第一大股東,持股17.4419%%,國開金融持股10.4651%,緊隨其後。

工農中建四大行預計分別出資215億元,分別持股6.25%,並列國家大基金三期的第四大股東;交通銀行則預計出資200億元,持股5.814%;郵儲銀行出資相對較少,預計出資80億元,持股2.3256%。據統計,六大國有行預計共同出資1140億元,總體持股比例約佔33.14%。

5月27日晚,截止記者發稿,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均已發佈對外投資公告,稱上述投資已經本行董事會審議通過,無需提交本行股東大會審議。本次投資已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准。預計自基金註冊成立之日起10年內實繳到位。

此外,上述幾家銀行均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投資資金來源爲本行自有資金。本次投資是本行結合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大決策、本行的發展戰略及業務資源作出的重要佈局,是本行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是本行踐行大行擔當的又一大舉措,對於推動本行金融業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國家大基金三期的經營範圍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業管理諮詢等。基金旨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多渠道融資支持,重點投向集成電路全產業鏈。

爲商業銀行首度參與投資,業內認爲或與資本新規有關

工信部官網顯示,設立大基金是貫徹《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重要舉措,也是適應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大風險高的產業特徵、破解集成電路產業融資瓶頸、創新產業投資體制機制的積極探索。

大基金採取公司制形式,國開金融、中國菸草、亦莊國投、中國移動、上海國盛、中國電科、紫光通信、華芯投資等作爲發起人,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

天眼查顯示,2014年9月,國家大基金一期成立,註冊資本987.2億元;2019年10月,國家大基金二期成立,註冊資本2041.5億元。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國家大基金前兩期中並無商業銀行參與。此次,國家大基金三期首現商業銀行身影。對此,有受訪業內人士認爲,這或與資本新規落地有關。

據了解,2023年1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佈《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資本新規全面修訂風險加權資產計量規則,其中“因政策性原因並經國務院特別批准的股權”的風險權重由400%下調至250%。業內人士認爲,國家大基金應屬於上述股權投資類型,符合監管和國家產業戰略要求。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