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紧跟特斯拉,小鹏汽车也在变了|钛度车库

緊跟特斯拉,小鵬汽車也在變了|鈦度車庫

鈦媒體 ·  05/27 16:10

“國內最像特斯拉小鵬汽車,學到了特斯拉應對資本市場的精髓。”在小鵬汽車一季度業績發出之後,一位行業人士對鈦媒體App感慨說道。

在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三家之中,小鵬汽車可謂是最像特斯拉的一家,從一開始就打出了智駕的標籤,且確實在智駕和智能座艙方面做得相對而言“遙遙領先”。

那麼,既然本來就很像,爲什麼近期大家的感慨更多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特斯拉,一季度對於特斯拉而言,並不太好過,銷量下滑、股價持續下跌、大規模裁員等,都讓其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之上。

反觀小鵬汽車,但從銷量、業績數據上來看,其一季度的表現也不甚好。

但出人意料的是,二者在一季度業績發出來之後,股價都出現了大漲。

業績發佈當天,特斯拉股價大漲超12%。要知道,業績公佈前,特斯拉股價已連跌數日,2024年以來的跌幅已經超過40%。

和特斯拉一樣,小鵬公佈業績後股價也應聲大漲,業績發佈當天美股漲幅一度超過20%,港股也上揚了13%。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特斯拉和小鵬汽車都給予了資本市場對於其未來更多的信心。

特斯拉方面,CEO馬斯克在業績電話會上釋放了重磅利好消息,他表示特斯拉低價車型即使不在今年晚些時候量產,也會在2025年開始生產。此前有報道稱特斯拉將會放棄低價車型。馬斯克的親自“闢謠”無疑又讓資本市場看到了特斯拉在未來繼續實現銷量大漲的潛力。

此外,馬斯克進一步釋放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消息,包括今年8月發佈Robotaxi、FSD價格下調、與其他車企洽談FSD授權,以及到今年底將有8.5萬塊英偉達H100GPU用於訓練人工智能等消息,都讓外界選擇性忽視特斯拉不太好看的一季度業績,轉而將寶繼續押注在特斯拉的未來。

那麼,小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何小鵬到底對小鵬汽車施加了什麼魔法,讓其在資本市場得到了和特斯拉一樣的待遇?

商業模式變了

我們先從小鵬汽車一季度的業績來看看,到底有哪些變化?

如果僅從營收和利潤變化等角度來看,小鵬汽車的第一季度業績的確不好看。

2024年1-3月,小鵬實現總收入65.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上升62.3%。同期實現淨利潤爲淨虧損13.7億元,但是較2023年同期收窄41.5%,較上個季度的13.5億元更是隻多虧損了0.2億元。

小鵬汽車的主業汽車銷售,其營收和淨利潤變化都和汽車銷量密不可分。今年1-3月,小鵬汽車交付新車21,821輛,同比上漲19.7%。

如果僅從銷量變化來看,就無法解釋小鵬汽車Q1的營收和淨利潤變化情況。因爲小鵬Q1收入的同比漲幅遠高於銷量同比漲幅,環比下降幅度也低於銷量的環比降幅。淨虧損的同期收窄幅度遠高於銷量同比漲幅,環比虧損擴大幅度更是遠低於銷量環比降幅。小鵬汽車Q1的銷量幾乎是去年Q4的三分之一,但虧損只多了0.2億元。這該怎麼解釋?

原來是小鵬汽車的“副業”開始體現在業績上了。業績顯示,小鵬汽車2024年第一季度服務及其他收入爲人民幣10.0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5.2億元增長93.1%,並較2023年第四季度的8.2億元增長22.1%。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2024年第一季度記錄到的與大衆汽車集團進行的平台與軟件戰略技術合作相關的技術研發服務收益。
小鵬Q1業績核心數據,圖片來自:截圖自小鵬業績

圖片來自:截圖自小鵬業績

也就是說,小鵬汽車靠平台和軟件技術授權服務,獲得了不菲的收入。並且這部分收益改變了只靠賣車呈現出的不算好看的經營業績。算上技術服務費,小鵬汽車一季度整體實現毛利率12.9%,較2023年同期的1.7%大幅增長,較賣出更多車的2023年第四季度的6.2%也大幅上漲1倍有餘。如果僅看汽車銷售,小鵬汽車Q1的毛利率僅爲5.5%,可見和大衆合作進行技術輸出所帶來的收入,對小鵬汽車整體毛利率的提升幅度之大。

而且,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表示,和大衆的合作產生的收入並不是一次性收入,這部分收入未來每個季度都會有,而且二季度更多。此外小鵬汽車和大衆於4月17日簽訂的電子電氣架構技術合作,產生的技術服務費用也將在下半年的業績中有所體現。

相較業績表現帶來的顯著提升,技術授權收入對小鵬汽車商業模式的隱性改變,才是外界看好小鵬的根本原因之一。何小鵬指出,小鵬的商業模式變了。“這標誌着小鵬汽車已經發展出與傳統車企不同的創新商業模式,行業領先的智能化技術,不僅將通過小鵬汽車品牌的銷量變現,而且可以通過和全球領先的品牌合作,獲得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和更好的財務回報。”

小鵬汽車名譽副董事長及聯席總裁顧宏地則表示:“這標誌着小鵬汽車實現了在智能電動車業務基礎上,通過智能化技術輸出提升盈利和國際化潛力的獨特模式。”

同時,在業績電話會上,何小鵬也強調稱:“小鵬汽車的戰略將不會像以前一樣,僅僅着眼於銷量增長,在這麼卷的市場裏面會更追求高質量、高效率,全面提升公司綜合能力,使長板更長,且沒有短板。這樣才能夠在長跑裏面獲取更大的規模和利潤。”

根據業績指引,小鵬汽車預計二季度的汽車交付量將在2.9萬-3.2萬輛之間,同比增加約25.0%至37.9%;二季度總收入將在75億元至83億元之間,同比增加約48.1%至63.9%。

即將進入超級產品週期

小鵬汽車Q1業績公佈後,招商證券發佈報告上調小鵬汽車2024到2026年的收入預測和調低虧損預測,並繼續維持對小鵬汽車的港股“增持”評價,將目標價由41港元升至45港元。

招商證券給出的理由是,一季度業績反映了小鵬汽車內部改革後的降本效果以及技術輸出帶來持續性的盈利貢獻。業績顯示,小鵬第一季度的銷售成本從去年Q4的122.4億元大幅下降一半,減少至57億元。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也從去年Q4的19.4 億元下降至13.9 億元。

這是小鵬Q1業績中除技術輸出帶來的收入外,第二個顯著亮點。而降本帶來的效果,有望讓小鵬的後續車型實現更大的銷量規模。

小鵬今年剩餘時間的兩款重要車型無疑是6月亮相的MONA新品牌首款A級純電車型和計劃四季度交付的基於小鵬最新技術規模降本的首發車型——純電中型轎車“F57”。

談及MONA首款車型的競爭力,何小鵬表示,過去,爲什麼在10到20萬的價格區間沒有人能做出既漂亮,空間又不錯,又有智能駕駛的車?是因爲他們都做不到。何小鵬認爲在10-20萬級別的消費群體中,更多的人可能需要高等級智能駕駛,只是以前他覺得太貴了,一旦他可以負擔得起這樣一個高科技的產品,其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圖片來自:小鵬汽車

圖片來自:小鵬汽車

據悉,和MONA首款車型同價位的車型,目前頭部車型的月銷可以做到2-5萬輛。何小鵬認爲,MONA和這些車型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定位差異,MONA的車型滿足了消費者對於美和科技的需求,這在過去是沒有的。也就是說,何小鵬認爲在智能駕駛的加持下,MONA首款車型的銷量可以做到同級頭部。

“明年大家應該會看到數據方面的變化。”何小鵬說道。

另外,何小鵬還透露,四季度交付的“F57”和MONA車型,將讓小鵬汽車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月銷量同比大幅增長。據悉,在去年第四季度,小鵬汽車的月均銷量超過2萬輛。

而“F57”和MONA車型,也將是小鵬汽車超級產品週期的開頭。據官方介紹,今後的18-24個月,小鵬汽車每個季度都會有新車型上市交付。

在業績電話會上,顧宏地表示,我們希望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而非出現間歇性的大幅增長。“因此,我們希望實現每月新增銷量的穩定、有序增長,而不是像其他車型推出時那樣出現突然的激增。”

如今看來小鵬汽車正着眼解決新產品後發力不足的問題。但效果如何,還要從接下來的市場表現中去檢驗。

大模型將顛覆自動駕駛

這次小鵬汽車業績公佈後股價逆勢大漲,還有一個主要因素是其AI驅動的高階智能駕駛取得了最新進展。在業績公佈的前一天,小鵬汽車舉辦了一場“AI DAY”,向外界展示小鵬汽車在AI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進展。

這次“AI DAY”,小鵬汽車釋放出的重磅利好消息是端到端大模型的量產上車。何小鵬對此的定義是“在中國汽車行業率先實現了AI大模型的量產應用”。

據悉,AI大模型對智能駕駛公司帶來的改變是,原來基於規則的手工編寫代碼研發流程變成了基於模型生成規則和對模型進行海量數據投餵和大算力訓練。這會帶來高階智駕的能力上限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是能夠真正突破以前10萬+行級別代碼的能力上限,或者實現無上限規則的能力。”何小鵬表示。

而端到端大模型上車對用戶端的改變是,開啓高階智駕時更像有一個老司機幫自己開車了,而且智能駕駛體驗會在短時間內成倍提升。數據顯示,在端到端的加持下,小鵬汽車的智駕能力較此前提升了2倍,並且實現了“2天迭代一次”。小鵬的目標是,未來18個月內智駕能力提升30倍。

端到端大模型上車對於小鵬汽車的行業地位有何助力?對此,何小鵬告訴鈦媒體App,大模型對於自動駕駛是顛覆性的變革,小鵬汽車今天提出的下一代自動駕駛,我相信我們基本上會跟所有的友商拉開一個非常大的差距,因爲它(端到端大模型)會有數十倍的提高。
圖片來自:小鵬汽車

圖片來自:小鵬汽車

何小鵬還表示,過去十年,消費者普遍認爲智能只是新能源汽車的輔助功能,對智能化的需求此前只排在很靠後的位置。但在不遠的將來,智能會排在消費者需求功能的絕對前三。“那時候沒有高等級自動駕駛,甚至沒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根本賣不動。”

基於端到端大模型的上車,小鵬接下來的目標是,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智駕功能“全國都能開,每條路都能開”;2025年實現城區智駕堪比高速智駕的體驗;同時在2025年實現類L4的智駕體驗。

端到端大模型上車,是小鵬爲未來描繪的一張智駕美好畫卷。而基於AI大模型的AI天璣系統的全量推送,則展示了小鵬智能化功能在此時此刻的行業競爭力。小鵬汽車官方對此的定義是“行業內首個將AI技術同時應用於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的操作系統”。

簡單來說,已經大範圍開始推送給用戶的AI天璣系統,主要爲用戶升級了三大核心功能,分別是AI小P、AI司機、AI保鏢。其中AI小P應用了全域大語言模型,提升了車內語音助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AI司機具備AI代駕和AI泊車功能,這是基於小鵬智駕能力衍生的用戶高頻使用的智駕場景;AI保鏢則是對系統主動安全提醒功能的進一步提升。

基於AI的先發優勢,或者說簡單來說在智能化方面的先發優勢,何小鵬爲小鵬汽車提出了一個宏大的目標,“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小鵬汽車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像大衆汽車集團一樣覆蓋全球市場的多種產品類型、擁有廣闊客群的超級品牌陣營,其中的底色是AI智駕。”(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王瑞昊,編輯|張敏)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