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电动汽车销售放缓颠覆银行业气候策略

電動汽車銷售放緩顛覆銀行業氣候策略

環球市場播報 ·  05/27 05:21

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鬥爭中,電動汽車很快就從一個罕見的亮點變成了心頭之患。

電動汽車普及的放緩可能對能源轉型產生巨大影響。也會對衆多承諾要對貸款和投資進行脫碳的金融機構造成影響。

對於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Co.)等承諾減少與高碳行業融資活動相關排放的貸款機構而言,汽車業的道路似乎相對清晰。人們曾普遍認爲,汽車業與某些難以減排、實現淨零排放要依賴新興技術推廣的行業不同,政府的激勵措施和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可以確保它實現平穩過渡。

引申開來,銀行業可以怡然自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實現目標。但現在,許多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最近發佈的宣告讓銀行家們有理由質疑這一策略。

例如,福特汽車公司就在收縮戰線。這間汽車製造商已暫緩推出新電動汽車,並降低了價格,稱電動汽車是“目前拖累整個公司的主要因素”。福特汽車預計,2024年電動汽車業務的虧損將高達55億美元。

與此同時,大衆汽車(Volkswagen AG)也縮減了其雄心勃勃的電動汽車計劃,在電動汽車銷售放緩之際,其大衆品牌也準備銷售更多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通脹率居高不下,歐洲大部分地區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復甦程序的拉長,都讓汽車製造商感到痛苦。與此同時,優厚補貼政策的終結推高了電動汽車的價格,加上充電基礎設施的短缺,限制了潛在買家的興趣。

儘管所有這一切都可能爲那些對電動汽車市場寄予厚望的貸款機構的計劃增添複雜性,但並非所有訊息都令人不快。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可持續發展情報與宣傳部門的全球主管巴拉布里加(Antoni Ballabriga)說:“儘管目前汽車廠商發佈了一些公告,但我們知道,中期內電動汽車的發展之勢是不可阻擋的,目前我們仍在堅持2030年的目標。”

原因之一可能是,雖然老牌汽車製造商的市佔率在流失,但單純生產電動汽車的製造商在全球乘用車新車銷量中的佔比卻在增加。另一個有利因素是,能源和氣候非營利組織RMI的戰略團隊負責人達恩·沃爾特(Daan Walter)認爲,電動汽車製造領域的基本面良好。過去18個月來,關鍵礦物和電池成本大幅下降,而電動汽車市場目前的趨勢實際上領先於國際能源署所說的實現淨零排放的必要條件。

沃爾特說:“目前的趨勢實際上快於實現淨零的要求,這是我們在轉型過程中看到的希望之一。”公路運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總量的15%,因此,改用更清潔的車輛是實現緩解氣候變化目標的核心支柱。汽車行業脫碳對銀行業也至關重要,因爲銀行已承諾實現融資的淨零排放,而且福特汽車和大衆汽車等公司也是銀行的大客戶。

但是銀行業要想在氣候問題上取得成功,必須放眼全球。沃爾特說,他們應當學會“不要只盯着西方的路燈,”因爲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遙遙領先於西方。

根據相關資料,2024年中國插電式汽車銷量的佔比將接近60%,而歐美市場的銷量增速將放緩。拜登政府正在對這些動態作出部分回應,在美國尋求擴大國內產能的同時,對包括電動汽車和鋰離子電池在內的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全面提高關稅。

氣候變化機構投資者集團(Institutional Investors Group on Climate Change)的投資者策略總監羅伊(Mahesh Roy)表示,歐洲電動汽車發展放緩“很可能”引發“旨在應對中國和東亞汽車製造商崛起的政策干預。”這會提醒銀行業,它們自身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轉型所涉及的經濟和政治因素。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