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耐克阿迪背后的中间商,年赚22亿

耐克阿迪背後的中間商,年賺22億

投資界 ·  05/26 14:39

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業績下滑後,我國*的運動鞋服代理商滔搏終於緩了口氣。

近日,滔搏公佈了2023/2024財年(截至2024年2月末)業績。數據顯示,2023財年,滔搏實現營收289.3億元,同比增長6.9%;淨利潤22.1億,同比增長20.5%。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達到近年來的*後,滔搏的業績便開始了下滑,2020年到2022年,滔搏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縮水了約90億元和9億元。而2023年,也是其連續兩年下滑後,首次迎來正增長。

滔搏,原是百麗旗下運動鞋服業務板塊,2019年分拆上市。自1999年成爲耐克在國內的零售合作伙伴開始,滔搏陸續成爲多個運動品牌在國內的運營、經銷方。其官網顯示,截至今年2月末,滔搏和14個運動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在全國範圍內經營着6144家直營門店。

耐克、阿迪還是基本盤

耐克和阿迪達斯是滔搏最早合作的品牌,至今仍是滔搏的基本盤。

目前,滔搏是耐克國內*、全球第二大零售夥伴,是阿迪達斯全球*大零售合作伙伴。來自耐克和阿迪達斯的收入,也是滔搏*的收入來源。2023財年,滔搏經營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個品牌的收入爲248.3億元,佔總收入的85.8%。更早之前的2017年,這兩個品牌爲滔搏貢獻着9成營收。

因爲和耐克、阿迪深度綁定,所以滔搏的業績受到這兩個品牌很大影響。

前幾年,隨着國內運動品牌崛起,耐克和阿迪在我國市場的業績表現不佳,滔搏的業績也受到影響。從數據上看,2020財年(截至2021年2月末的一年內)到2022財年,滔搏主力品牌(即爲耐克和阿迪)收入從314.2億元下降至233.2億元。

這一兩年,耐克和阿迪在我國的業績已經逐漸恢復正向增長,滔搏主力品牌的收入也在2023財年實現正增長。

除了經營業績外,業內轟轟烈烈的DTC(通常採用線上和線下直營店的模式,繞開代理商,直接面對消費者)改革,也曾引發外界對滔搏的“擔憂”。不過,從耐克前不久釋放的消息看,短期內這或許不會對滔搏產生更大影響。

2017年前後,耐克開始把DTC作爲戰略方向。有數據顯示,2023財年耐克直營收入在總營收的佔比已經達到43.6%,收入規模是2017財年的1.5倍。

DTC渠道可以讓品牌繞開中間環節,提高毛利率,同時更加了解市場和消費者。不過隨之而來的退貨、庫存以及精細化運營等也就成了品牌方在此模式下不得不應對的壓力。前不久,耐克CE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反思了DTC模式,並提出要把“回歸批發”作爲改善公司業績的重要舉措之一。

也盯上了戶外

雖然2023年耐克和阿迪給滔搏帶來的收入有所增長,但長期來看,對耐克和阿迪的過度依賴仍值得滔搏警惕。因爲,從我國整個運動鞋服賽道看,耐克和阿迪達斯一方面面臨着國內品牌的挑戰,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對整個行業垂類品牌崛起的壓力。

這兩年,滔搏也在拓展新合作品牌,其中戶外正是其佈局重點。

2023年,滔搏和HOKA ONE ONE 以及凱樂石達成合作。HOKA和凱樂石這兩個品牌,在戶外運動領域都有一定知名度。近日,滔搏還官宣了和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的合作關係,滔搏將成爲norda在中國市場的*運營合作伙伴。

除了作爲零售商和戶外品牌合作之外,2023年滔搏還投資了雪具零售機構“冷山”(虎嗅注:此前有媒體報道冷山在國內擁有30多家門店、8家線上門店)和戶外內容機構“Mounster山系文化”。

據歐睿統計,2021年到2023年,戶外運動鞋服市場增速均接近20%,遠高於運動服裝整體增速。實際上,不光是滔搏,當下很多運動品牌都把戶外運動當成了下一個風口。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虎嗅網授權發佈,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