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拥挤”的端午档、“神秘”的暑期档,谁将引爆夏日电影市场?

“擁擠”的端午檔、“神祕”的暑期檔,誰將引爆夏日電影市場?

財聯社 ·  05/26 15:41

①夏日觀影熱潮即將來襲,端午檔成了各大影片爭相上映的熱門節點。目前6部端午檔新片正式開啓預售,檔期票房已突破1500萬元。 ②但考慮到去年“黑馬”《消失的她》票房驚豔,業內人士預計今年端午檔票房超去年的概率較小。 ③接下來,《醬園弄》等重磅大片能否齊聚暑期檔成爲電影市場一大看點。

財聯社5月26日訊(記者 崔銘)夏日觀影熱潮即將來襲,端午檔成了各大影片爭相上映的熱門節點。《談判專家》《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掃黑·決不放棄》等6部端午檔新片正式開啓預售,檔期票房已突破1500萬元。不過,考慮到去年端午檔“黑馬”《消失的她》票房驚豔,業內人士預計今年端午檔票房超去年的概率較小。接下來,《醬園弄》等重磅大片能否齊聚暑期檔成爲電影市場一大看點。

12部影片“擠進”端午檔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今日14時40分,今年端午檔新片預售(含點映)總票房突破1500萬元,橫店影視(603103.SH)旗下橫店影業出品的《談判專家》、萬達電影(002739.SZ)主投主控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以及光線傳媒(300251.SZ)主投、發行的《掃黑·決不放棄》暫列前三。

端午節雖假期不長,但作爲暑期檔的前奏,一定程度上承擔着帶熱暑期電影大盤的作用,因此近幾年端午檔定檔影片都比較多。今年也是如此,12部影片將在端午檔上映,涵蓋了犯罪、喜劇、戰爭、家庭、懸疑等多種類型。

從目前的熱度來看,兩部進口片《美國內戰》和《瘋狂的麥克斯:狂暴女神》日增想看人數均有大幅提升,尤其是《美國內戰》在宣發上極具話題度。國產影片中,《掃黑·決不放棄》爲近幾年熱門“掃黑”題材,貓眼累計想看人數爲檔期最高(超13萬),青春喜劇類型影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在同名小爆劇集IP支撐下關注度也頗高。另外,劉青雲和吳鎮宇雙影帝坐鎮的港片《談判專家》吸引不小關注,目前票房領跑端午檔。

“端午檔影片在檔期後能承接一部分暑期學生觀影紅利,但同時也要承受後續大量的暑期檔大片的衝擊,能否通過營銷及口碑實現暑假期間的長線放映,是端午檔影片總票房表現的關鍵。”貓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尹騰宇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在沒有重磅大片的情況下,中等體量的類型片要想突出重圍,宣發策略和節奏起到關鍵作用。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端午檔部分新片提前開始了宣發活動,將宣傳時間線拉得更長。比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在距離端午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開始釋放宣傳物料。

尹騰宇告訴財聯社記者,一般影片會提前1-2個月起宣,映前1個月進入密集宣發期。影片起宣時間和宣傳動作主要由片方或宣發方的宣發預算和規劃方案決定,由於疫情期間的不確定因素影響,其間影片定檔和宣傳週期有明顯縮短的跡象。但疫情結束後,這一現象正逐步恢復正常,近兩年不少影片已回歸到正常宣發節奏。

去年此時,一部《消失的她》橫空出世,不僅拉高了端午檔票房水位,還收穫了35億票房、帶熱暑期電影大盤。電影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端午檔多部影片題材也有出現黑馬的潛質,但預計難以出現超30億的大黑馬,因此今年端午檔票房超去年的概率較小。

大片雲集、暑期檔“暗流湧動”?

擁擠的端午檔的背後,或許隱含着避開暑期大片競爭的考量。

此前網傳《醬園弄》《封神第二部》《傳說》《哪吒之魔童鬧海》《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解密》《援軍明日到達》《白蛇:浮生》等一衆期待之作都將於暑期檔上映,檔期陣容堪比“神仙打架”。但隨着暑假臨近,最終上映片單可能存在變數。

近日,烏爾善導演發文稱,由於後期工作量與視效難度的升級,《封神第二部》無法趕在今年暑期上映。

另外,由陳可辛執導、歡喜傳媒(01003.HK)主投主控的大咖雲集的影片《醬園弄》正在戛納展映,但並未公佈定檔日期,中國電影(600977.SH)出品、徐克導演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和阿里影業(01060.HK)出品、陳思成導演的《解密》也未有定檔進展。

截至目前,博納影業(001330.SZ)出品《傳說》、中國儒意(00136.HK)出品的《援軍明日到達》,以及萬達電影主宣發、參投電影《白蛇:浮生》陸續定檔暑期上映,光線傳媒方面也回覆投資者稱,《哪吒之魔童鬧海》在暑期上映的計劃沒有改變。

“商業大片製作成本高、週期長,產量較少,一般會選擇春節、國慶和暑期C位檔期。而目前暑期檔定檔影片數量較少,預計接下來會有更多重磅影片定檔暑期。”尹騰宇表示,在檔期缺乏商業大片的市場環境下,小而美(小體量高口碑)及腰部重點影片會有更好的票房釋放空間,通過長線放映收穫高於預期的總票房。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