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阿里、京东接连出手

阿里、京東接連出手

華爾街見聞 ·  05/26 09:49

來源:華爾街見聞

抓住窗口期。

年初以來,中概股股價回暖,提振了市場情緒。$京東 (JD.US)$$阿里巴巴 (BABA.US)$也接連出手,藉機融資。

5月23日晚,阿里發佈公告稱,計劃發行45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票據,於2031年到期,利率爲0.5%。兩天前,京東剛剛宣佈發售17.5億美元可換股優先票據,利率爲0.25%,於2029年6月1日到期。

從公告可以看到,京東和阿里是希望藉着當前市場情緒回暖,藉着可轉債進行低成本融資,進行資本管理、獲取資金助力業務發展。

可轉債通常被視爲債券與看漲期權的結合體,利率遠低於公司債和銀行貸款等其他融資方式。

不過,由於可轉債相當於變相增發股票,會稀釋股東權益,因此資本市場對此在短期內反應劇烈。在京東發佈要發行可轉債公告後,其在美股已下跌超12%,阿里巴巴同期也下跌了7.95%。

多位機構人士認爲,京東、阿里主要是爲了進行回購而發行可轉債,預計整體可以抵消債轉股時,對股份的潛在攤薄。包括蘋果、亞馬遜等全球頭部科技公司也都有過類似的動作。

根據公告,阿里將以每股美國存托股80.80美元回購約1480萬股美國存托股,也會爲未來的回購提供資金;京東也表示,此次可轉債發行將使其能夠利用低融資成本加速股票回購。

自2020年以來,阿里和京東先後開啓回購。阿里的回購計劃高達400億美元,創下中概股新紀錄;京東也在年初宣佈,未來三年回購不超過30億美元的股份。

龐大的回購金額背後需要巨量資金來支持。不過像阿里、京東手頭的現金雖然充裕,但分佈在各業務板塊中,且大部分在境內。無論是資金使用成本、還是從集團整體資本運作的角度來說,都不是很便利。尤其是阿里,它目前還未進入港股通,相比騰訊進行回購,整體成本也更高、更復雜。

不過,可以從此次可轉債發行當中,看到京東、阿里對接下來自家公司發展的信心。

也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阿里現金充足,發行可轉換債券是“用聰明的方式發展自己”,而且阿里整體資產負債率遠低於同期亞馬遜的61.8%及蘋果的79%。

2024財年,阿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825.93億元,同比下降9%。截至2023年底,阿里整體資產負債率僅爲37.3%。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爲,融資回購既可以通過減少股本增加每股收益、提高對股東的回報,同時能夠以低融資成本的方式降低應稅比例,在業績承壓的時候優化收益結構。

匯豐銀行也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互聯網公司利用債券市場來增強股東回報並不意外,當前高利率環境下,可轉債相比普通債券提供了更好融資選擇。

並且從阿里的這份回購計劃當中可以看到,它爲了抵消因債轉股對股份攤薄的影響進行了一些精妙的計算。

阿里票據的初始轉換率爲每1000美元本金額的票據轉換爲9.5202股美國存托股份,溢價約30%。

此外,阿里還計劃爲訂立限價看漲交易所需的5.7375億美元提供資金。根據公告,限價看漲交易的上限價格預計比票據發行定價當天美國存托股份最後成交價格高出100%。可理解爲阿里巴巴將購買自己股票上漲約100%的看漲期權。

這使得,阿里在用較低成本借到美元資金的同時,用期權來對沖掉債轉股帶來的潛在稀釋,又用期權放大槓桿節省了對沖的成本。

對於阿里可轉債的發行,標普和穆迪均給出“A1”評級。惠譽也對阿里可轉債給出了“A+”評級。這反映了這些票據的低風險性。截至2024年3月31日,阿里的債務結構包括684億元的銀行借款和1023億元的優先無抵押票據。

穆迪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Shawn Xiong表示,“擬發行債券將增強阿里巴巴本已強大的流動性,提供更高的財務靈活性,並支持收入增長穩定。”

隨着阿里和京東的可轉債發行,預計中概股將迎來新一輪的可轉債熱潮。匯豐銀行預測,美團和騰訊是最有可能發行可轉債的公司,網易則可能保持更多的防禦性。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