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这七条投资锦囊,是知名基金创始人的最重要遗产

這七條投資錦囊,是知名基金創始人的最重要遺產

紅與綠 ·  05/24 22:57

來源:紅與綠

羅伯遜的信念是:爲了跑贏大盤,你就不要考慮市場大盤。相反,需要專注地尋找更好的投資標的;進行價值投資,並抓住任何能找到的機會做多。這是老虎基金一以貫之的戰鬥口號,無論崩盤與否。

一、當“說法”已經不成立那就放棄,尋找下一個目標

羅伯遜有一個堅定的理念:只要關於投資的說法保持不變,那麼投資倉位就應該加大;一旦說法發生改變,則應該立刻平倉。 

他手下的交易操作員和分析師們都很清楚老虎基金的運作方法,也知道這正是讓羅伯遜和他的基金能夠在對沖基金界成爲一頭猛獸的原因。生意就得這麼做,簡單又明智。

到底什麼叫“說法”,請看下面這個例子。

假設,你對一張結實的橡木桌子很感興趣。分析師會告訴你,他在市場上已經搜尋過一遍,評估了相關信息,並得出結論:能以100美元買到就算是很好的交易,因爲這桌子是精工製造,不會輕易散架。這就是“說法”。

於是,你就到店裏,想把它買下。但是,你剛用手摸那張桌子,桌面的一角竟然掉了下來。此時,店家會急於把這張破損的桌子出手,標價20美元。

分析師會覺得,這簡直是撿了一個大便宜——能用20美元買下一個值100美元的東西,花點小工夫修修可以了。

但是,對於羅伯遜來說,這個“說法”不靠譜。他會說,他絕對不買。精工製造的上好橡木桌子怎麼可能有一角會掉下來呢?他還會覺得,有問題的地方不只是那張桌子,分析師的市場調查也有問題。既然這個“說法”已經不成立,那就放棄,尋找下一個目標。

二、找到極佳的公司比預測市場上漲下跌的時機更容易

在基德·比博迪的那些年,羅伯遜練就了靈敏的嗅覺,他喜歡去尋找那些有價值的公司並進行投資。

在基德·比博迪,他掌握了找尋價值的工具。他掌握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工具,就是價值投資的最基本要素。

價值投資的方法很好學,可以輕鬆理解,容易實施,但要真正掌握,卻是萬分困難,因爲需要耐心和堅持。

對羅伯遜來說,他的選擇非常明確:形成一個可行又實際可操作的系統。多年來,每當他開始尋找價值投資的機會時,他都把重心放在價位低、估值低又有價值實現潛能的股票上。

在基德·比博迪工作的那些年,在他和華爾街精英接觸的過程中,羅伯遜把自己塑造成一位能夠找到並且深挖股票投資機會的基金經理。

他的父親給他灌輸了動力和野心,教導他成功的重要性以及對做生意的熱忱。公司則繼續幫他強化了這些特質——他學會了怎麼看財務報表、做研究,以及建立由夥伴構成的有價值的網絡。

羅伯遜逐漸相信,想玩弄市場的人不可能真正賺到錢。他也逐漸理解,要想真正賺到錢,必須在低價時買進,然後坐等股價上漲。

尋找價值投資標的,是他最熱衷的事情;尋找機會,則是他成功的驅動力。

羅伯遜的信念是:爲了跑贏大盤,你就不要考慮市場大盤。相反,需要專注地尋找更好的投資標的;進行價值投資,並抓住任何能找到的機會做多。這是老虎基金一以貫之的戰鬥口號,無論崩盤與否。

市場不是羅伯遜想要去了解的東西。市場從未對他敞開心扉,他相信永遠也不會。挑選股票是羅伯遜一直擅長的領域,並且是他的拿手好戲。

他堅信:找到極佳的公司比預測市場上漲下跌的時機更容易。1987年股市崩盤的經歷,讓羅伯遜在投資人和競爭對手這兩方面再度確認了這一信念。

三、成功的關鍵是要建立萬能的人脈

羅伯遜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就努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搭建自己的關係網,經常詢問他人有關潛在的投資標的,並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聽他們的意見,然後才做出投資決定。

在老虎基金初創時期,羅伯遜的關係網已經非常龐大。一旦有需要,他拿起電話就能找到可以幫他的人。

對於自己的關係網,羅伯遜非常引以爲豪:都是潛在的投資人。

他非常積極地把公司的業績作爲賣點,向投資人進行營銷,吸引他們把資金投到老虎基金。

羅伯遜的關鍵營銷策略是給投資人寫信。他是寫作的高手,很喜歡把自己對市場、對經濟、對白宮甚至對世界的看法以文字的形式告知投資人。

他通過打電話獲取信息的手段簡直就是藝術。有一位記者親眼見過他打電話,該記者覺得電話的快速撥號功能就是爲羅伯遜發明的。他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打個不停。

在公司的時候,羅伯遜要麼是在打電話,要麼是在看圖表,要麼是在查看信息。他不斷擴展他的網絡,他要確保一旦老虎基金獲得了新的信息,他隨時能找到可以幫他分析的人。

多年來,羅伯遜創建了一份長長的通訊錄,那是他在全世界範圍內接觸過的人的名單。他還不斷地結交朋友,並篩選、剔除不需要的人。他存儲信息的能力也讓人刮目相看。

四、當股市裏太多人樂觀時,反而應該保守謹慎

羅伯遜及其團隊只有在大多數人都悲觀的時候才會真正開始樂觀。

20世紀80年代中期,投資大衆都持牛市心理,這將繼續推高股市。但羅伯遜意識到,1985年整體形勢不好。

於是,在花開的時節,老虎基金公司開始採取一系列防禦性的投資動作。這一年,很多現象表明,整個世界都亂套了。

有兩件大事在羅伯遜的頭腦裏警鐘長鳴。

其一,在短短几周的時間裏,S&P 500指數的收益率與S&P AA指數企業債券的收益率竟然相差175個基準點。這就使債券比股票更加吸引人,而這對基金經理來說不是好事。

其二,美元猛跌。羅伯遜認爲,這將在股市和債市中引起負面反應。

他的研究顯示,經歷過墨西哥披索貶值那樣的貨幣危機,外國投資者之所以沒有蒙受損失,是因爲貸款以美元爲主導。

當披索兌美元的匯率從28披索可以兌1美元暴跌到200披索才可以兌1美元時,借款人會蒙受損失,那是因爲他們必須用美元來償還貸款。

現在,美元跌了,貸方開始蒙受損失。羅伯遜覺得,此時貸方會將其在美國股市和債市的倉位清空。

雖然老虎基金看到了股市的這個巨大機會,但它還是小心謹慎地行事。羅伯遜判斷,股市波動性太大,他需要採用較保守的投資策略。

回顧他採用這種投資策略,有三個原因:第一,華爾街樂觀的牛市情緒;第二,就櫃台交易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問題而言,投機氣氛濃烈,與之相反的是養老金、退休金計劃的低倉位;第三,美元貶值。

但是,羅伯遜還是認爲,在1985年3月的時候,有些股票便宜得“離譜”。而且,他在購入被低估的股票方面積累了不少心得。

投資某些股票已經時機成熟,羅伯遜及其團隊都認爲,此時很容易就可以找出哪些股票應該買進並且大量持倉。

但是,只靠尋找這樣的潛力股並不能讓老虎基金挺過市場的波動。他們還需要尋找其他的標的。他們還需要進入全球大市場。

於是,在積極尋找新的潛力股的同時,他們還不斷拓寬公司和基金的整體投資策略,開始進入全球大市場,以尋求更多的利潤。

五、面對投資機會,要“見樹也見林”

一些業內人士認爲,羅伯遜積極進軍全球宏觀市場,是因爲他有“特殊能力”,他能比別人更早地看到、發現趨勢。

在資金管理界,今年某種東西熱門並不代表明年它也會熱門。羅伯遜的厲害之處就在於,面對美國或全球市場的投資機會,他可以“見樹也見林”。

面對投資機會,有很多基金經理會憑着感覺衝動行事,進出市場。羅伯遜可不會這麼幹。他不會感情用事,而只會頭腦冷靜地做出清晰明確的投資決策。

他在1986年2月給投資人的信中寫道:“我們的強項是選股,對的、錯的都有,而不是商品交易,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範疇。但是,把自己排除在任何可能性之外肯定是錯的,因爲這樣做將錯失機會。”

這封信的目的是要說服投資人,讓他們允許老虎基金把商品交易也納入投資的範圍。

那個時候,老虎基金的私募備忘錄(PPM)裏說,投資人無意投資商品與期貨。爲了能夠做此類投資,老虎基金需要說服投資人,同時也需要說服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因此,羅伯遜用他在基德·比博迪工作時在白銀市場所獲得的成功案例加以說明。

過去,在商品交易市場出現過某些特別的情況,而我沒能把握機會,那是大錯特錯。

有些人早在60年代末期就認識我,當時我還是基德·比博迪的年輕交易員。

我發現了一件事情:財政部在公開大量拋售白銀,從而對白銀的價格封了頂,但是,財政部卻發現自己出現了白銀不足的情況。

於是,投資白銀就成了我做過的最佳投資,而這絕對不是因爲白銀沒有風險。

在此之後,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們如何在草本植物消失之際,瘋狂進行牲畜的期貨交易······

 六、所有投資者都應該持有一隻“世界末日基金”

羅伯遜說,所有投資人都應該持有一隻“世界末日基金”,裏面應該有一攬子的美國政府債券和票據。

他認爲,無論經驗或財富多少,投資人都應該持有這種基金,以保護他們免受市場大幅下跌的影響。

他警告投資人,這樣的基金,其資本佔比不應該太大。市場可能跌至零的想法不可想象,但價格可能會下跌卻是現實。

1987年的股市大崩盤無疑是大多數投資者所經歷過的最糟糕的一天。

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的金融危機。華爾街的反應大多是震驚和難以置信。各種類型和規模的投資者都處於震驚的狀態,不知所措。

當時,大家把崩盤歸咎於多種因素,包括市場五年沒有出現重大調整、擔心通貨膨脹出現、利率上升以及衍生品的使用導致波動性增大。

對羅伯遜來說,1987年的崩盤是一場完美的風暴。

他的老虎基金在此期間沒有直接因虧損而收到任何追加按金的通知。在股市崩盤及其餘震期間,老虎基金的表現都優於羅伯遜當時的真正對手——索羅斯和斯坦哈特。

當然,這次危機也難免讓羅伯遜及其團隊受到了衝擊。原因是,他們的投資組合還可以進行更合理的對沖,以充分利用市場的暴跌。

七、管控風險是老虎基金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

開倉之前,羅伯遜必定會花大量的時間來了解交易的風險,還有投資組合可能面臨的風險等。

羅伯遜說,只有當老虎基金的分析師檢驗了風險,並非常明確地決定值得承擔風險之後,他才會在投資組合裏開倉。

他認爲,投資選擇過程的目的永遠都應該是,確定某個投資標的出錯的可能性或成本(即風險)要小於收益。

他還認爲,雖然這些倉位是一個一個建立起來的,但每個倉位都會對投資組合產生影響。

爲了更好地了解這些風險,老虎基金使用了多種工具,包括實時損益報告、流動性壓力測試,以及每日風險敞口和業績報告系統等。

這些分析讓羅伯遜和他的高級管理團隊能夠理解並討論有關投資組合的表現和風險的所有重要層面。

除了這些分析工具,老虎基金還使用了較爲傳統的保護措施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在所有領域,他們都有一套嚴格的控制措施,包括前後臺明確分離、一系列內外審計,以防止“操作風險”。

羅伯遜告訴投資人,公司的文化是由投資人的投資回報所驅動的。因此,風險管控在整個公司中是第一優先事項。

在老虎基金公司,一旦分析師推薦了一項投資,羅伯遜和投資團隊的其他成員就會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與審核,甚至會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羅伯遜也以嚴格且規範的方法對投資建議進行質疑,幾乎到了嚴苛的地步。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