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流血换增长,阿里的后天会美好吗?

流血換增長,阿里的後天會美好嗎?

遠川研究所 ·  05/24 21:33

來源:遠川研究所

作者:任彤瑤

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

阿里改革後的第一份年報,主線意外地清晰。

2023年3月,時任阿里CEO的張勇宣佈史上最大規模的組織變革:1+6+N。設立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六大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

按照當時的構想,這些公司會“單獨面對資本市場,成熟一個,上市一個”,菜鳥、盒馬和雲智能的拆分上市一度提上日程。

但半年後,接棒張勇的吳泳銘變了口風。菜鳥、阿里雲和盒馬的IPO被接連叫停,吳泳銘在全員信中明確提出,核心業務要長期投入,不賺錢的業務要儘快變現。

阿里將戰略重心快速收縮到了兩個核心業務上:電商與雲計算。

對於阿里而言,電商是今日的飯票,雲計算是明天的船票。

在互聯網高歌猛進的時代,阿里曾着迷於構建一個龐大的、包羅萬象的業務生態。但在風高浪急的此刻,它不斷告訴內部與外界要盡力保持專注。

最新一份業績裏,無論是通過低價重拾GMV增速的電商,還是降價砍掉合約項目盈利的雲業務,做的都是同一件事——

流血換增長。

淘天低價回春

今年4月,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在專訪阿里董事會主席蔡崇信時提問:阿里的業務依賴於強大的消費者,你如何看待現在中國的消費狀況?

蔡崇信的回答有兩點:第一,中國儲蓄率高,家庭現金充裕。消費能力是存在的。第二,消費的信心還不足。

事實上,人們並非忽然就買不起最新的iphone、吃不起進口龍蝦了,只是9.9元包郵的廁紙、6.9元一打的雞蛋,在這個週期顯得更具吸引力。最近那句流行語說得好:“不是XX買不起,而是XX更有性價比。”

蔡崇信在採訪中一錘定音:過去數季度,淘天集團的線上GMV徘徊在微增,甚至降低的邊緣,根源都是忽視了用戶體驗。

留住用戶才有資格談增長,阿里(還有京東)都意識到這一點。拼多多用飛漲的營收和利潤論證了低價的威力,於是過去一年多,淘天主要就幹了一件事——低價留人,以待來日。

“價格力”被放到核心戰略的位置上,成爲一個幾乎覆蓋整個集團的龐大項目組,囊括了營銷、市場、搜索推薦、百億補貼等各個部門。

從戴珊到的吳泳銘,一把手們耳提面命,要做“好商品、好價格和好服務”,要把用戶規模做大。

白牌廠貨等低價供給率先被引入淘天。去年618前夕,淘天完成一輪架構調整,原本統攬全部商家資源的產業中心,被拆分爲三個發展部門,“品牌業務發展中心”和“超市業務發展中心”,以及“中小企業發展中心”。

“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的負責人汪海,曾是淘寶特價版的負責人。一度有着3億年活躍用戶的淘特被邊緣化,廉價廠貨與白牌供給,被不動聲色地嫁接到了手淘上。

供給在今年進一步擴容。1688宣佈將全面入淘,商家通過半托管的方式開店賣貨。豁出去的阿里,不惜在淘寶站內劃出一塊地來開批發市場。

接着,大促成了平台拼刺刀的節點,所有部門的核心KPI只有一個:全網最低價

2023年的618商家大會上,汪海對中小企業說得非常直白:只要能做好價格,就有流量。隨後,雙十一“天天低價”頻道的商家報名要求是:要日常做到全網低價和同款低價。

低價的壓力從大促擴散到日常,2023年3月,淘寶發佈了一套針對商家的五星評級體系,淘內低價只有四星,全網低價才能拿到五星。

這套誰價格低就扶持誰的做法,隔壁拼多多可太熟悉了。

阿里還將摸着拼多多過河的策略貫徹到底,在消費者端陸續推出僅退款、新疆地區包郵、先用後付等一系列服務。88vip會員更是升級到不限退貨次數,每單退貨最高補貼25元郵費,只求讓你從下單到退貨,花錢花得全程無痛。

這套低價組合拳成效顯著。最新業績稱,得益於買家數量和購買頻率的強勁增長,今年前3個月,淘天的GMV(成交額)重回雙位數增長,達到932億元人民幣;88VIP會員數量也同比雙位數增長,超過3500萬。

但低價回春的背後,也有代價。

絕望的主婦要養家

2024財年,淘天集團收入同比增長5%,經調整後利潤同比卻只增長3%。單看四季度,增收不增利的狀況尤爲明顯,收入增長的同時,利潤反倒同比下滑1.4%。

低價是增收的解藥,也是不增利的主因。

吳泳銘在上一季度的電話會中解釋過,淘天集團的主要收入有兩塊:

  • 一塊是類直營產品,也就是你能在天貓超市、天貓國際自營買到的商品,這部分與京東自營類似,都是賺一筆差價;

  • 另一塊是客戶管理收入(CMR),即淘天商家們向平台付的佣金、推廣費,俗稱“買路財”,是淘天的主要利潤來源。

2024財年,淘天客戶管理收入的增速是落後於線上GMV增速的;在GMV重回雙位數增長的四季度,CMR同比只上漲了5%。

阿里的解釋是:低價策略下,交易結構逐漸向賣低客單價商品的淘寶商家轉移。換句話說,帶來增長的商家不太投的起廣告。

業績顯示,以天貓商城、天貓國際爲代表的自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2%,1688爲代表的批發商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20%——人民群衆如今愛買什麼,一目瞭然。

與財大氣粗的品牌商家不同,小商家與個體戶對花錢是相當敏感的。爲了扶持中小商家,淘天本就在主動降低商家成本,比如曾經要花錢才能用的工具“生意參謀”,現在是免費開放的。

不向C店抽傭的淘寶,還天然比天貓少了一塊佣金收入,掙錢全靠推廣費。

阿里的解決方案是學習拼多多,推出營銷工具“全站推廣”。簡單理解,就是站內流量資源全部開放,而且不再劃分淘寶或天貓,大家一起卷,誰的ROI更高,就一直推到預算花完。

阿里媽媽的全站推廣 & 拼多多的全站推廣頁面
阿里媽媽的全站推廣 & 拼多多的全站推廣頁面

淘天面臨的難題是複雜的,一方面要維持用戶和收入增長,另一方面又要平衡低價與淘寶化帶來的貨幣化率問題;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沒媳婦熬成婆,就得肩負起養家的重任。

一直以來,淘天集團都在扮演輸血的角色,貢獻了阿里幾乎所有的正向利潤。

大文娛、本地生活等板塊各憑本事、虧出特色,即使是大超市場預期的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收入的同比增長45%,也是建立在不斷擴大的虧損之上。

在業績電話會上,AIDC董事長兼CEO蔣凡如此回應投資人關切:虧損的擴大,一是因爲在中東、海灣地區等新興市場的投入較爲激進,二是Choice模式的佔比提升。

Choice模式與Temu的全託管類似,平台負責運營、倉儲、配送、售後等各個環節,在速賣通平台佔比已經達到70%。託管模式下平台經營成本大增,隔壁TEMU也尚未盈利,並開始發力模式更輕的半托管。

上季度淘天調整後利潤爲385.01億,而非淘天集團的經調整利潤爲-108.95億。這意味着,淘天要填進超過1/4的利潤。

好在這時候,兄弟裏頭終於站出一個能打的。

雲計算的煩惱

作爲阿里欽點的另一項核心業務,雲智能集團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全年營收同比增長3%,經調整後利潤61.2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49%。

巧合的是,雲智能也在忙着搞低價。2024年2月29日,阿里雲宣佈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價,降價涉及 100 餘款產品,平均降幅達 20%,最高能有對半折。有媒體形容,這是“擊穿全網的最低價”。

儘管打到骨折,雲計算依舊成爲整個阿里唯一增收又增利的業務,這是連老大哥淘天也沒能做到的。

阿里對此的解釋是,利潤率較低的項目制合約被砍掉了。

所謂“項目制合約”,一般指國內企業們很愛搞的私有化部署,雲廠商爲客戶量身定製解決方案,搭建項目團隊,基本上等同於按人/天收費的施工隊。

私有云需求量大,但研發與運維開支高居不下;公有云成本可控,但需求有限。

但從利潤率的角度看,銷售標準化的產品永遠好過定製化的服務,這也是阿里雲利潤大漲的原因。

走公有化路線的阿里雲,一邊砍掉這些拖油瓶,一邊提升公共雲採用量。於是,核心產品和服務如彈性計算、數據庫等都有了兩位數的同比收入增長,AI相關收入同比三位數增長,集團整體調整後利潤也大幅提升。

但在一方面,雲計算未來的重要增長點——國產大模型,仍處在早期圈地階段。過去一年裏,阿里投資了四家AI創業公司,套路和微軟如出一轍。

今年2月,阿里領投了月之暗面的B輪融資,10億美元的融資額裏,有8億將以雲計算資源的方式提供。3月,阿里又被曝領投了MiniMax的新一輪融資。

另一方面,雲智能集團也需要發育時間,特別是私有部署蔚然成風,公有云續費率有限的國內市場。其現階段的盈利能力,光給AIDC或本地生活一個集團點對點輸血都不夠用。

AIDC的投入尚在可接受範圍內,至於本地生活、菜鳥、大文娛、以及打包進“其他”的各項業務而言,減虧就成了這一年的關鍵詞。

  • 中止上市的菜鳥率先出院,在2024財年扭虧爲盈,經調整利潤14億人民幣,是繼淘天、雲智能以後第三個見着回頭錢的業務集團。

  • 本地生活與大文娛集團分別減虧25%與45%,但仍在虧損之列。24財年結束後,本地生活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正式交棒卸任。

同一時期卸任的還有老將侯毅與林小海。作爲阿里新零售的試驗田,苦求解法而不得的盒馬與大潤發,正在和衆多“其他”業務一起焦急地等待命運的宣判。

電商業務迎戰每個季度都在開掛的拼多多,阿里雲手裏攥着人工智能時代的半張門票——這就是當下的阿里。

過去一年裏,阿里曾多次試圖對外展示其改革的耐心。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的那一夜,馬雲在集團內網留言:“偉大的公司誕生在冬天裏”;最近的一次業績電話會上,吳泳銘半開玩笑地說,各位投資人朋友好像比我們還急着賺錢。

不過馬雲早年還說過另一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也許未來真的足夠美好,但在這之前,阿里要確保一件事,就是在風浪中握緊飯票,至少先活到船票兌現的那一天。

參考資料

[1] 阿里業績及電話會紀要

[2] 2023年3月張勇內部信

[3] 2023年9月吳泳銘內部信

[4] 2023年12月吳泳銘內部信

[5] Joe Tsai Co-founder & Chair of Alibaba | In Good Company | 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Youtube

[6] 雙11“天天低價” 淘寶要怎麼做?,電商在線

[7] 淘天集團CEO戴珊:今年會在用戶規模上進行歷史性的巨大投入,新浪科技

[8] 阿里架構變革後淘天集團首場大戰:618拼“價格力”增長成年度關鍵詞,華夏時報網

[9] 淘寶商家適者生存,新規調整,一切來得太快,電商報

[10] 阿里媽媽發佈全站推廣:AI智能選品 好貨確定打爆,億邦動力

[11] 1688:帶百萬源頭廠商全面“入淘”,人民網

[12] 馬雲內網發言談“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裏,封面新聞

編輯/emil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