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微软CEO纳德拉最新访谈:谁拥有计算 谁就主导世界

微軟CEO納德拉最新訪談:誰擁有計算 誰就主導世界

新浪科技 ·  05/24 20:33

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近日在接受科技網站Stratechery創始人Ben Thompson採訪時表示,誰擁有計算,誰就能主導世界,這就是爲什麼微軟當初選擇與OpenAI合作,因爲OpenAI比任何人都相信計算。

納德拉還稱,有時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在過去的五年,微軟與OpenAI的合作一直奏效,他要確保在未來五年,未來十年繼續奏效。要想合作長期穩定,就要確保雙方都能取得成功。

當被問及“AI領域是否存在或應該存在某種‘反谷歌聯盟’”時?納德拉稱,市場上總是有一些空間允許某些人進行垂直整合的。從長遠來看,他更相信橫向專業化。以芯片行業爲例,英偉達希望領先的AI模型都能在其芯片上接受培訓。但事實上,谷歌有自家芯片TPU,AMD也在這方面積極創新,微軟也是如此。

資本支出方面,納德拉表示,即使排除AI,微軟也是一個知識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企業。過去7年,微軟資本支出佔毛利潤的比例從13%上升至26%。

 以下爲採訪內容摘要:

與OpenAI的合作

問:談到微軟的整合時,針對與OpenAI的合作,你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你對此是否有所擔憂?例如,微軟在這方面已經做很不錯了,兩家公司都在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但此次合作似乎存在一種依賴性,微軟是否擁有控制權,你是怎樣處理這些問題的?

納德拉:對我們來說,與OpenAI的合作伙伴關係,就像當年與英特爾的合作伙伴關係,或者說就像我們在開發SQL時與SAP的合作伙伴關係。這些合作是對行業的定義,也是微軟的定義,因此我們對這種合作伙伴關係非常投入。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它關係到計算。

問:誰擁有計算,誰就能主導世界?

納德拉:是的。這次非傳統的賭注(與OpenAI的合作)還要回溯到2019年,當時我們說,“哇,也許我們應該投入大量的計算”。當時,OpenAI比其他任何人都相信計算,甚至包括微軟內部的人。所以,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做出了這個賭注。它在過去五年裏一直奏效,我要確保它在未來五年,以及之後的五年繼續奏效。這是一個很關鍵時期,我們雙方都取得了成功。如何確保這種合作長期穩定,就是要確保雙方都能持續不斷地取得勝利,至少我是這樣認爲的。

我認爲,對他們(OpenAI)來說,我們是基礎設施,他們是模型開發者。他們開發應用程序,我們也開發應用程序,第三方也在開發應用程序,依此類推。這就會形成競爭,會有一些完全垂直整合的競爭。垂直整合的效果很好,直至你的某一層喪失了競爭力。如果你想檢驗微軟,不必一直關注歷史。你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有時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

 AI的集成化與模塊化

 問:你提到OpenAI對計算有信心,這也是微軟所確信的。考慮到谷歌在模型,特別是基礎設施方面的領先地位,你認爲AI能領域是否存在或是否應該存在某種“反谷歌聯盟”?我們是否看到了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是微軟和OpenAI,還有潛在的蘋果公司?

納德拉:我認爲,市場上總是有一些空間允許某些人進行垂直整合的。我經常回想過去,想到蓋茨/格羅夫(代表微軟/英特爾)模式,然後是蘋果或者谷歌模式,這就是垂直整合模式。

我想說,如果你真的從長遠來看,我更相信橫向專業化(horizontal specialization)。以芯片行業爲例,英偉達CEO黃仁勳坐在那裏,真的很積極地執行着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路線圖。如今,他的根基就是要確保領先的AI模型是在英偉達芯片上接受培訓的。

但你猜怎麼着?谷歌並沒有這樣做,它是在自家芯片TPU上訓練的。同時,AMD CEO蘇姿豐也在這方面積極創新。此外,我們也正在打造自己的芯片。所以每個人都會說,“好的,讓我們進行硅片創新,讓我們進行模型創新”,包括OpenAI和Meta,還有Mistral,將來還會有許多。

不管怎樣,我們的任何應用,包括Copilot,都會使用GPT-4o,並將其與Phi(微軟的AI模型)和其他產品混合在一起。因此,我認爲任何企業應用程序,實際上他們最興奮的是“模型即服務”。所以我認爲這將是更加多樣化的,至少我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很少有贏家通吃的遊戲。要非常清楚這一點,然後朝着玩贏家通吃的方向努力。但其他一切,都要採取那種寬敞(broad-tent)的平台方式。

問:聽起來確實挺有道理,而且你正在談論的是模型被商品化的想法。微軟已經從Inflection AI聘請了很多人才,看起來你要確保你們所提供的模型具有多樣性。但是,如果模型將被商品化,爲什麼雲計算領域的動態會與過去12年到15年有所不同?這真的什麼與衆不同的新東西嗎?

納德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認爲Hyperscaler(超大規模計算領域的專業術語)在這方面有一個基本的結構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你說五年後世界還需要什麼,我會說Hyperscaler計算工具無處不在。如果你想一想,我認爲經濟增長的新模式一如既往地清晰,那就是你需要更多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更好的電網,更好的計算。如果有了這些,那麼其他經濟部門就可以真正從這兩件事中受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社區,只要在效率方面處於最佳前沿,就能在經濟增長上佔據一席之地。因此,如果你接受這個高級別的前提,那麼絕對是(新事物)。

問:但是,未來的競爭動態又將如何呢?因爲亞馬遜搶先一步,他們基本上獲得了你在亞馬遜上創辦的公司的整個SaaS企業。微軟隨着他們的企業客戶群轉移到了雲計算。而谷歌的回答是“看,我們的是最好的,試一試就行了”,他們目前是遠遠落後的第三名。將來這還會以類似的方式上演嗎?數據引力(data gravity)還會佔據主導地位嗎?也許AI是一個重大的新生事物,但實際的競爭動態仍然存在。

納德拉:我至少還沒有見過一個單一雲的企業客戶。我記得當我第一次開始雲計算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談論它,就好像這將成爲,“哦,天哪,這是贏家通吃”。而我經常想的是,“我是在服務器上長大的”,當人們說我們贏了的時候,我甚至都不太明白。其實,每一類服務器,無論是操作系統,還是數據庫,無論是Web服務器,還是所有這些中間層的東西,都有兩三個參與者。

因此,從根本上說,我認爲hyperscale肯定有容納兩家公司的空間,如果不是三家的話。史蒂夫(微軟前CEO)過去總是告訴我,在一個多玩家市場中,營收份額和市場份額是兩回事,雲計算市場也是如此。

不管怎樣,我確實認爲該市場能夠容納三家公司。請記住,我們起步的時候,亞馬遜已經六、七年沒有競爭對手了。你猜怎麼着,競爭來了,我們來了,我對下一階段的競爭感覺非常非常好。我不是從落後開始的。事實上,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我們有了一個開始,而且也發生了變化。以B2C客戶爲例,無論是Shopify、Spotify還是其他。這還要得益於OpenAI API,這些之前都不是Azure的客戶。這也是第一次,他們並不都在Azure上,但卻是Azure的客戶,這是我們命運的巨大變化。

資本支出與未來

問:你曾說過,你對營收支出有可見性。毫無疑問,你們必須投資於AI,但你們的資本支出佔毛利潤的比例在過去七年裏從13%上升至26%,這是一個很大的漲幅。是什麼讓你這麼有信心認爲一定會獲得回報;還是說這並不重要,因爲你無論如何都要投資於競爭動態?

納德拉:我想到了經濟規律,我認爲你正確地指出了,我們是一個重資本支出的企業。大多數人之所以關注我們的資本支出,僅僅是因爲AI。其實,即使把AI去掉,我們也是一個知識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企業,這就是hyperscale所需要的。如果你現在還不能把每年50、60美元的鈔票投入到資本支出中,那麼你不能說:“嘿,我想進入hyperscale市場。這就是進入市場的必要條件。

但同時,它也將始終受到市場上發生的事情的支配,不能遠遠超過你的營收增長。因此,有一個絕對的調控器,這是肯定的。例如,(AI)訓練成本有多少,訓練計算的分配有階躍函數變化,但最終的結果是由需求驅動的。因此,如果你把這種組合放在一起,我覺得如果有什麼事情是週期性發生的,調整它並不那麼困難。作爲一種純粹的商業管理,我不會只管理它一個季度,它並沒有嚇到我。

責任編輯:劉明亮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