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ESG年报解读|达利国际(00608)发布2023年ESG报告 致力于可持续纺织品生产和绿色创新

ESG年報解讀|達利國際(00608)發佈2023年ESG報告 致力於可持續紡織品生產和綠色創新

智通財經 ·  05/24 18:47

近日,達利國際(00608)發佈《2023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以綜合概括該集團在品牌、行政及製造營運方面,管理與ESG相關影響的可持續發展願景、舉措、成就及商業策略。

智通財經APP訊,近日,達利國際(00608)發佈《2023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以綜合概括該集團在品牌、行政及製造營運方面,管理與ESG相關影響的可持續發展願景、舉措、成就及商業策略。

達利國際於1978年成立,總部設於中國香港,在中國的杭州、新昌和東莞等地,以及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個生產基地,其跨國業務版圖涵蓋整個時尚產業鏈,包括時裝設計和生產、印染、品牌業務、創新中心和工業園區。

ESG報告顯示,達利國際建立健全的可持續性管治架構,董事會對集團的ESG管理方法、表現、披露以及決策過程肩負整體責任,並致力於領導集團的可持續性方向,監督業務策略的實施。同時,該集團與內部和外部持份者接觸溝通,收集反饋和建議,把其納入重要議題清單,並用作設計可持續性目標和計劃的參考。

研發綠色產品,採用綠色營運以減少碳排放

爲提供尖端的綠色產品,達利國際把資源整合和配置到新技術與創新、回收及生物基材料,並將廣泛的研究和開發融入到服裝行業中。包括創造可水洗的絲綢、開發WISE∞COSE面料,使用天然綠色木基纖維、發明創新人絲環保人棉斜紋的綠色材料等。於2023年,達利國際取得4項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外觀設計專利和13項軟件著作權。

同時,該集團實施一系列創新的綠色措施,以儘量減少碳排放,從而減緩氣候變化,包括安裝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儲能蓄電系統、廢水回用系統、餘熱利用系統及絲膠回收系統等。其中,光伏發電系統2023年發電超過1,080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超過6,160公噸。

此外,於2023年,該集團購買了2,000張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I-REC),相當於減少1,140.6公噸碳排放。

截止報告期末,達利國際的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爲64,068公噸 ,比2022年減少16%。

實行綠色採購,建立可持續供應鏈

作爲擁有多元化紡織及服裝業務的現代時尚領導企業,達利國際建立了廣泛的供應鏈合作伙伴網絡。該集團制定了行爲守則,並根據業務及供應鏈管理程序的相關標準,建立了管理系統;實行綠色採購,推廣可持續供應鏈常規,選擇符合各項綠色管理標準的環保產品和供應商。

爲應對供應鏈上的風險,達利國際指定負責人或第三方機構,就產品質量及安全、僱員的工作條件、環境影響及社會責任等範疇,定期全面評估供應商表現,透過實地考察,確保供應商遵守當地監管要求、該集團相關環境和社會責任與安全政策,及供應商行爲守則;並審查評估結果,以作爲訂單分配和供應商篩選的基本標準。

報告期內,附屬公司達利(中國)有限公司的所有生產分部及東莞達利盛時裝有限公司,均已獲得STeP by OEKO-TEX認證;達利(中國)有限公司和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分別獲授予「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和「國家綠色工廠」稱號。

重視人才培養,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達利國際支持機會平等,並確保根據個人專長、經驗和資歷,公平地吸引和晉升人才。位於杭州和東莞的附屬公司,分別與當地工會合作,制定了針對性政策,共同維護女性職員的權益。截至報告期末,該集團擁有4,034名員工,女性僱員佔員工總數的66%,及佔所有管理職位的60%。

該集團實施全面的培訓計劃,包括管理技能、質量控制及銷售專業知識。其中,爲年輕員工制定優先策劃的繼任計劃,並讓高層領導參與協作,作行業內的漸進式培訓。於2023年,達利國際94%的員工接受了培訓,培訓總時數爲91,575小時,平均每位僱員完成的培訓時數爲22.7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達利國際與多所高等院校開展合作,研發新生產技術,透過多方聯盟,提高公司科研成果的表現。未來,該集團表示將加強先進製造和3D數碼化人才的培養,培育未來的商業領袖。

(Link ESG研究員 鄧世霞)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