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华尔街“最准预言家”:科技股料现抛物线式上涨,英伟达涨势才刚起步!

華爾街“最準預言家”:科技股料現拋物線式上漲,英偉達漲勢才剛起步!

財聯社 ·  05/24 23:04

來源:財聯社

①Tom Lee表示,全球約8,000萬工人的勞動力短缺將使科技股出現拋物線上漲; ②他估計,科技股最終將佔到標準普爾500指數的50%; ③他說,“我認爲,到2030年底,AI將真正解決全球大約8000萬工人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美國投資機構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聯合創始人兼研究主管Tom Lee日前表示,到2030年底,全球勞動力缺口將達到8,000萬左右,這將推動科技股“拋物線式上漲”。

他預計,科技股在$標普500指數 (.SPX.US)$中的權重將從目前的30%左右增加到50%。

他是去年華爾街爲數不多的多頭之一,在2022年年底時他預言標普500指數將在2023年飆升20%以上至4750點。果不其然,該指數去年出人意料的大漲,最終價位與其設定的目標點位只差三十多點。據報道,在彭博追蹤的策略師中,Lee的預測是最接近的。

勞動力短缺助推

在Lee發表上述評論之前,$英偉達 (NVDA.US)$本週發佈了一份轟動一時的第一財季業績報告,該報告推動該公司股價飆升近10%,創下歷史新高。不過,Lee認爲,人工智能的故事仍處於早期階段,因爲它將有助於提高生產率,解決迫在眉睫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黃金年齡勞動力的增長速度低於世界總人口的增長速度,到本十年末,這一差距將達到8000萬左右。所以,除非人工智能能帶來生產力的繁榮,否則它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壓力。這意味着年度工資支出的巨幅增加,或者激勵他們進行革新,”他說。

Lee估計,公司每年將在人工智能技術上花費大約3.2萬億美元,以解決日益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他特別提到,英偉達將從這筆支出中受益匪淺。

他進一步解釋稱,隨着科技公司幫助提高生產率,全球勞動力短缺導致科技股出現拋物線上漲,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1948年至1967年間,全球勞動力短缺,科技股呈拋物線走勢。1991年至1999年間,全球勞動力短缺,科技股也呈拋物線走勢,所以這就是今天的情況。”他說。

英偉達是泡沫嗎?

至於出於AI熱潮中心的英偉達,是否會像互聯網泡沫時期的$思科 (CSCO.US)$一樣,最終破裂。Lee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請記住,英偉達出售10萬美元的芯片,因爲它很稀缺,沒有其他人真正出售它。相比之下,思科在互聯網繁榮時期以100美元的價格出售路由器,但其市盈率卻達到了100倍。我認爲英偉達30倍的市盈率看起來相當有吸引力,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認爲它還處於起步階段。”他說。

不過,隨着英偉達股價的不斷飆漲,市場上確實湧現出了“泡沫論”。例如,傳奇投資人、投資機構Research Affiliates的董事長羅伯•阿諾特(Rob Arnott)週四表示,英偉達在市場上的成功是基於它將在未來繼續主導半導體行業的想法。

“這似乎存在泡沫。市銷率是天文數字,之所以是天文數字,是因爲他們的利潤率絕對是巨大的。而且,$美國超微公司 (AMD.US)$$英特爾 (INTC.US)$$台積電 (TSM.US)$是否會坐下來說,‘哦,你們可以保持50%以上的利潤率。你可以保留90%以上的市場份額。別擔心’?不會的,他們都要參與進來。”他說。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