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科技反弹只是“昙花一现”?相关ETF近一个月份额下降超90亿

港股科技反彈只是“曇花一現”?相關ETF近一個月份額下降超90億

財聯社 ·  05/24 14:56

來源:財聯社

①哪些科技指數基金份額下降較多? ②此輪科技指數反彈背後的推手是誰?

近日港股出現不小的調整,同時與科技指數相關的ETF份額在4月底過後出現下降,比如$恆生互聯網ETF (513330.SH)$$恆生科技指數ETF (513180.SH)$$中概互聯網ETF (513050.SH)$

以恒生互聯網ETF爲例,根據choice數據統計,該指數從4月25日的864.33億份降至5月23日的771.93億份,期間共計下降92.4億份。

注:恒生互聯網ETF自4月1日以來的表現
注:恒生互聯網ETF自4月1日以來的表現

以恒生科技指數ETF爲例,該指數基金從4月26日的462.63億份降至5月23日的430.90億份,期間共計下降31.73億份。

注:恒生科技指數ETF自4月26日以來的表現
注:恒生科技指數ETF自4月26日以來的表現

以中概互聯網ETF爲例,該指數基金在5月6日的367.62億份降至5月23日的353.13億份,期間共計下降14.49億份。

注:中概互聯網ETF自5月6日以來的表現
注:中概互聯網ETF自5月6日以來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恒生科技指數 (800700.HK)$的反彈啓動時間在4月19日,當日最低點爲3233.76點。隨後在5月17日觸及短期高點的4155.87點後,該指數呈現頹勢。截至昨日收盤,該指數較本輪低點仍上漲16.07%。

此輪科技指數反彈背後的推手是誰?

中泰國際今日發佈的報告分析了港股自4月下旬以來的上升趨勢,認爲這主要是由估值修復和風險偏好改善所驅動的。報告指出,交易性資金、空倉回補以及部分外資的回流爲市場提供了支撐。然而,儘管港股盈利預測的下降幅度有所減緩,但整體的下行趨勢尚未完全逆轉。

中金公司在其最新報告中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認爲港股市場的上漲主要得益於交易型資金和區域配置型資金的流入。這些資金包括迅速行動的對沖基金、進行空頭回補的交易型資金,以及在外部市場如日本出現波動後,重新將資金配置回中國市場的本地和區域型資金。

中金公司進一步強調,中長線資金的再配置需要基本面的顯著改善,這涉及到財政政策的積極影響,以應對當前的通脹下降和信用緊縮問題。近期,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對房地產市場的支持和超長期國債的發行,已經在短時間內提升了市場預期。然而,政策的有效性,尤其是其對基本面的長期影響,將取決於政策的實施力度和推進速度,這比短期目標更爲重要。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