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百度牵手特斯拉,中国无人驾驶再进一步

百度牽手特斯拉,中國無人駕駛再進一步

TechWeb ·  05/24 09:27

繼上月市場傳出特斯拉將使用百度地圖提供的高輔地圖之後,近日百度與特斯拉之間的合作再次迎來新可能。

據媒體報道,百度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徐寶強近期表示,對於特斯拉將推出的Robotaxi(共享出租車),百度將根據特斯拉方面的具體應用模式和進入中國市場的節奏等,考慮可能的合作機會。

隨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汽車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尤其是智能駕駛已經成爲了消費者購車時的核心要素。百度和特斯拉作爲國內外智能駕駛水平最爲頂尖的兩家企業,雙方的合作不僅會加速彼此業務上的增長,也能極大的增強整個智駕領域的發展。

同時,基於雙方本身的佈局,無人出租車作爲智駕技術的最佳體現場景,以及智駕技術商業化的理想途徑,也將隨着二者的合作迎來新的可能。

特斯拉借力百度,在華力推FSD

徐寶強所謂的“合作機會”並不突然,而是建立在已有合作基礎之上的一種延伸。

今年4月下旬,有消息稱特斯拉公司將通過與百度公司在地圖和導航功能方面的合作,掃清在中國推出先進輔助駕駛功能的關鍵障礙。

隨後有知情人士表示,在自然資源部當時獲批的地圖中,由百度智圖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用於導航的GS(2023)4634號高級輔助駕駛地圖即爲雙方合作完成的車道級地圖,特斯拉與百度地圖此次合作爲 " 獨家 "、深度定製。

與傳統的ACC自適應巡航相比,智能駕駛不僅需要使用導航地圖,還會收集道路相關信息。因此國內所有智能駕駛系統都必須獲得測繪資質,才能在公共道路上運行,而海外車企則需要與獲得許可證的國內公司合作才可以實現。

馬斯克爲了將完全自動駕駛(FSD)系統推向中國市場,別無選擇,只能選擇與本土擁有行測資質的企業進行合作。

目前國內擁有地圖測繪資質的公司並不多,截至2023年12月,我國擁有甲級導航電子地圖製圖測繪資質的企業數量爲19家。這些企業包括四維圖新、高德、靈圖、長地萬方、凱立德、易圖通、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除去偏工程類的機構,以及地理信息中心這樣偏行政的機構,能夠在商業上跟特斯拉合作的也就四維圖新、高德、百度、滴圖四家。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初特斯拉便在中國在售車型上使用了百度地圖,行駛時的大屏及導航都以百度地圖作爲底圖。

或許是因爲有過合作基礎,又或許是因爲百度在高精地圖方面更加成熟,使得此次合作能夠快速達成。

這次合作對特斯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來在中國複雜的道路環境下能將自動駕駛做好,那麼技術實力一定會被全球認可;二來特斯拉的FSD需要付費使用,而特斯拉在中國上百萬輛車體量,這也意味着巨大營收。

至於百度,專注自動駕駛領域多年來,也需要一個不錯的合作伙伴,把自身多年積累下來得的技術成果投入到實際應用,在應用中檢驗、突破。

除兩家企業的本身利益,作爲國內外自動駕駛領域的佼佼者,兩家的合作無疑也會加速整個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

強強聯手,加速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

對於任何一個自動駕駛領域的企業來說,在技術不斷髮展成熟的前提下,商業化落地成爲最本質的訴求。只有商業化落地才能夠讓技術得到證實、價值得到體現。

眼下,在玩家們不斷地嘗試下,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已成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一個重要場景。

因爲沒有駕駛員,除去充電時間,Robotaxi理論上可以實現24小時運營。同時也因爲省去了駕駛員的僱傭成本,運營商的運營成本將隨着運營時長的上升而逐步下降,這在商業模式上給了運營商們更大的想象空間。

早在2016年,Robotaxi就被馬斯克提上日程,並在2019年得到進一步細化。

據馬斯克此前表示,在第一階段,Robotaxi的業務模式會類似網約車、共享汽車,屆時每英里的乘坐平均成本將降至不到0.18美元,而加入Robotaxi車隊的車主,每年可獲利3萬美元。

到今年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馬斯克確認特斯拉將在今年8月發佈Robotaxi產品,或命名爲 "Cybercab",並稱公司正在研發的一款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希望能在2024年實現量產,這將是特斯拉未來增長的“巨大推動力”。

相比特斯拉,百度的Robotaxi顯然走得更快。

2021年8月18日,百度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發佈了全新升級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

作爲落地項目之一,百度“蘿蔔快跑”如今已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陽泉等城市全面開放載人運營服務,其中北京、重慶、陽泉已經開展商業化運營試點。據百度規劃,蘿蔔快跑預計在2025年實現65個城市運營,2030年覆蓋100個城市。

近日,在百度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電話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披露,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累計爲公衆提供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已超過600萬單。

特斯拉有技術、有體量,百度有技術、有渠道,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合作,則將會推動Robotaxi服務在中國的普及,自動駕駛全面商業化進程也將會進入衝刺階段。

理想豐滿,但還有困難

不管是地圖測繪方面,還是未敲定的Robotaxi,百度和特斯拉合作都會帶來巨大影響。但老生常談的是,自動駕駛技術全面普及的難點並不止於技術本身的不成熟,更大問題在於政策端、立法端。

目前市面上做自動駕駛的大致可以分爲兩個派系,一個是以特斯拉爲代表的純視覺方案,另外一個則是視覺+雷達方案,可不管哪一種都遠遠不能處理大部分比較複雜的行駛環境。

眼下的自動駕駛車輛,很容易會出現錯誤、失控、衝突等情況,造成安全隱患和風險。也正是因爲這些安全問題,所以關於自動駕駛方面的政策一直非常謹慎。

雖然國內多座城市密都集發佈了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支持措施,但也能看到,基本沒有法律層面的動作。

以北京亦莊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爲例,在推動自動駕駛發展的過程中進行了全副武裝,從主駕有安全員、副駕有安全員、前排無安全員、全車無安全員等階段逐步放開,用數年的時間來穩步推進。

反觀美國舊金山的無人駕駛測試始終處在野蠻生長階段,自動駕駛車輛不嚴格監管就上路也成爲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幾十年來,駕駛人行爲規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汽車保險業務、交通倫理指南等體系都是以“人”爲核心建立的。但當L3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替代人類駕駛員成爲交通參與者,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爲的處罰機制和車輛保險業務等都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如果有任何一個問題不明確,就會讓駕駛員、乘客、汽車製造商和系統軟件供應商陷入“背鍋”和“甩鍋”的漩渦,降低社會大衆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信任度和接受度,進而傷害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事實上,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雲鵬在”ApolloDay2024”活動上也表示:在中國複雜的道路場景下,實現Robotaxi的運營面臨較大挑戰,特別是在安全問題上需要格外重視。

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從技術側實現突破來保證安全、從法律側明確責任,才是自動駕駛真正的核心命題。

對此,百度和特斯拉想做什麼、又能做些什麼呢?拭目以待。(路世明)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