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洗衣液一哥”蓝月亮集团交出上市后最差成绩单,销售费用拖累利润增长,豪横分红赶超净利

“洗衣液一哥”藍月亮集團交出上市後最差成績單,銷售費用拖累利潤增長,豪橫分紅趕超淨利

證券之星 ·  05/24 09:24

近期,藍月亮集團(06993.HK)再度斬獲2023年度洗衣液、洗手液同類產品市場綜合佔有率“雙料第一”。雖然連續多年榮登榜一,但高市佔率並沒能帶飛“洗衣液一哥”的業績。2023年藍月亮集團營收、淨利雙降,淨利潤同比近乎“腰斬”,深陷淨利潤三連降的尷尬境地。

證券之星注意到,藍月亮集團三大業務板塊收入集體下滑,使得公司從收入端就承受不小壓力,加之高企的銷售費用侵蝕了利潤端,可以說藍月亮集團正遭受着兩頭夾擊。而另一方面,雖然過去兩年藍月亮集團將線下渠道提到了重要位置,但2023年線下渠道收入規模縮減,儘管線上渠道銷售獲同比增長,但終究未能拉動整體收入。

雖然業績失利,但藍月亮集團大手筆分紅毫不手軟,其中絕大部分分紅落入了實控人的口袋。

淨利三連降,銷售費用增速趕超營收

“洗衣液一哥”藍月亮集團創立於1992年,並於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個人清潔護理產品、家居清潔護理產品及衣物清潔護理產品。

從近年表現來看,藍月亮集團上市後業績後勁不足。2020-2022年,藍月亮集團分別錄得營收69.96億港元、75.97億港元、79.47億港元,增速分別爲-0.77%、8.59%、4.61%;同期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3.09億港元、10.14億港元、6.11億港元,增速分別爲21.2%、-22.54%、-39.74%。

根據2023年年報,藍月亮集團實現營收73.24億港元,同比下滑7.8%;對應歸母淨利潤3.25億港元,同比下滑46.8%。結合往年業績來看,藍月亮集團收入增長較爲波動,歸母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且降幅不斷擴大。

即使考慮到匯率因素,2023全年藍月亮集團以人民幣計算的收入仍同比減少約2.9%。得益於新興在線渠道的強勁表現以及線下分銷商的復甦,藍月亮集團2023年下半年的收入同比錄得4.5%的增長。

證券之星注意到,節節攀升的銷售費用侵蝕了藍月亮集團的利潤空間。2023年,藍月亮集團銷售費用爲32.44億港元,同比增長22.4%,主要是由於公司通過不同銷售渠道、多媒體、全渠道及消費者教育的推廣增加,以提升不同銷售及分銷渠道及新產品的覆蓋率所致。

業績顯示,2023年藍月亮集團的廣告開支較2022年的4億港元縮減至3.54億港元,但推廣開支同比增長118.8%至12.9億港元,增加的7億港元遠高於同期歸母淨利潤。

拉長時間來看,藍月亮集團近幾年的營銷推廣動作頻繁,導致銷售費用大幅攀升。2020-2022年,其銷售費用分別爲20.17億港元、23.92億港元、26.51億港元,2021及2022年增速分別爲18.59%、10.83%,銷售費用的增速遠超同期營收及利潤增速。從最終業績表現來看,藍月亮集團砸重金營銷效果卻不甚理想。

產品線收入集體下滑,線下渠道承壓

以洗衣液爲代表的衣物清潔護理產品是藍月亮集團的絕對主力,但2023年主業卻陷入了增長乏力的困境。衣物清潔護理產品實現銷售額65.01億港元,佔總收入的88.8%,較2022年下滑了4.7%。

此外,個人清潔護理產品實現收入4.47億港元,收入佔比6.1%,同比下滑27.79%;家居清潔護理產品實現收入3.76億港元,收入佔比5.1%,同比下滑25.77%。正在培育階段的兩項業務均以雙位數的速度下滑,主要是由於疫情後消毒產品需求下跌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市場銷售領先品牌中,藍月亮集團持續領跑,洗衣液連續15年(2009-2023)、洗手液連續12年(2012-2023)位列同類產品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

資料顯示,中國的洗衣液市場主要參與者有藍月亮集團、納愛斯(雕牌、超能)、立白、威萊(威露士)、寶潔(汰漬、碧浪、當妮)等等。2023年,藍月亮集團以17.57%的市場份額牢牢佔據第一的位置,威露士以12.82%的市佔率位居第二。

證券之星注意到,洗衣液市場激戰正酣,2023年以來,國貨品牌活力28、紅衛被抬上風口,疊加外資品牌的參與,進一步加劇了日化行業的競爭。相較於2022年24.4%的市佔率,藍月亮集團的市場份額正被蠶食。

渠道方面,藍月亮集團目前主要有線上、線下分銷商以及直接銷售予大客戶三個渠道。2023年,線上渠道貢獻了超一半的收入,但增長幅度並不大。該渠道實現營收38.05億港元,同比增長1.3%,佔總收入的比重爲52%。

業績顯示,除利用領先的傳統電子商務平台外,藍月亮集團亦拓展新興在線渠道,並優化其在各電子商務平台的產品組合及營銷策略。2023年,在“618購物節”及“雙11購物節”期間,藍月亮集團在京東及抖音等平台的排名保持前列。

不容樂觀的是,線下分銷商和直接銷售予大客戶的收入規模雙雙縮減,分別實現營收27.55億港元、7.63億港元,同比分別下滑15.3%、18.5%。藍月亮集團在業績中談及,本集團已減少銷售予延期付款的大客戶並專注於降低應收款項水平,尤其是逾期應收款項,以減低風險。2023年,藍月亮集團應收賬款及票據同比下滑31.5%至14.05億港元。

2015年藍月亮集團接連從大潤發、沃爾瑪等大型連鎖超市下架,兩年後低調回歸時,曾經的市場空間早已被瓜分。2023年,在連續兩年實現增長後銷售再度失速,如今線上渠道帶來的業績提振,難以彌補線下渠道銷售下降帶來的營收失利。業內人士分析稱,藍月亮集團線下市場的“縮水”是一個危險信號,目前線下渠道依舊是日化行業的大本營,藍月亮集團失去了這塊“蛋糕”,也就弱化了自己的行業競爭力。

分紅趕超利潤,擴產計劃原地踏步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營收、淨利雙雙下滑的背景下,藍月亮集團卻進行了大手筆分紅。

早在上市前夕,藍月亮集團就曾因突擊分紅受到市場關注。根據招股書,2020年6月,藍月亮集團向唯一股東Aswann分紅23億港元。而創始人潘東、羅秋平夫婦共同持有Aswann 88.92%的股份。這也意味二人拿走的分紅高達20.5億港元。而2013年到2020年5月期間,藍月亮集團累計分紅卻不足4億港元。

上市後的藍月亮集團每年都會進行分紅。2020-2022年,其分紅金額分別爲3.97億港元、8.09億港元、9.36億港元。

因業績下滑,藍月亮集團2023年的分紅金額較2022年大幅下滑,但力度依然不小。年報顯示,2023年藍月亮集團計劃派發股息每股6港仙,合計分紅金額約爲3.34億港元,佔歸母淨利潤的比重爲103%。

上市至今,藍月亮集團累計分紅金額高達24.76億港元。但絕大部分分紅都落入了實控人口袋。根據年報,潘東持有藍月亮集團75.83%的股權,也就是說,上市以來,已有約18.78億港元分紅進入潘東口袋。

另一方面,自上市後,藍月亮集團產能擴張步伐放緩。資料顯示,其募資投入的四大項目分別爲業務擴充(包括產能擴充計劃)、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產品滲透、運營資金以及增強研發實力。

其中,業務擴充計劃項目所得項款淨額達到39.18億港元,截至2023年末,該項目僅動用了9500萬港元,目前還有33.8億港元躺在賬上。對此,藍月亮集團表示,本集團多個生產基地的擴充及升級仍在進行,未動用餘額預期將於2025年底前悉數動用。(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