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盛业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盛業推動普惠金融服務,爲中小微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證券之星 ·  05/23 18:34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4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一季度我國普惠金融各領域貸款增長較快。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33.41萬億元,餘額同比增長20.3%,一季度增加2.38萬億元。

小微企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然而,由於融資難、融資貴等痛點問題,小微企業的發展常常面臨困難。普惠金融在支持中小微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資金需求、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促進其發展壯大。自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以來,普惠金融的相關話題就引起了大家熱議。近年來,金融助力“普惠”小微企業已成爲了老生常談的熱門話題。

此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未來五年,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基本建成”目標,並提出優化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產品服務、完善高質量普惠保險體系、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普惠金融效能、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將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衆和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

近年來,普惠金融作爲一種以服務於小微企業爲目標的金融模式,逐漸成爲金融行業的熱門話題。普惠金融的出現,不僅爲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也爲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普惠金融需要不斷創新,提高金融服務的普及性和便利性,以滿足小微企業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可以看到近年來,金融科技的發展爲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了新的路徑。傳統金融機構在風險評估、客戶畫像等方面存在侷限,而金融科技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更好地識別小微企業的信用狀況,提高融資的准入率。同時,金融科技還能夠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如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定製還款計劃,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

普惠金融一直是盛業(6069.HK)肩負的使命,盛業直擊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通過產業科技推動基建和醫藥等國家戰略支柱型行業的數字化升級,打造產業端的數字生態,讓中小微企業在數字生態中建立自身的數字信用和交易畫像,突破對核心企業確權及擔保的依賴。從供應商准入環節到交易環節,如中標、採購、到貨、結算等流程節點,都可以通過不同維度的數據跟蹤,形成成熟的信用評估體系、交易畫像,從而避免虛假交易,確保交易的真實性和合理性,爲中小微企業提供更靈活高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盛業採用“重交易、輕主體”的業務模式,專注於中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服務,幫助企業將交易行爲轉化爲數字資產,實現融資需求。以數字科技爲核心,通過金融科技提升普惠金融的覆蓋面及可得性,降低了小微企業獲得融資的難度,爲小微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此外,盛業憑藉強大的科技實力以及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突出貢獻,入選CNBC“2023年全球頂尖金融科技公司200強”榜單。

普惠金融服務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再以盛業爲例,截至2023年12月31日,盛業通過其供應鏈科技平台,爲超過15,000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靈活的供應鏈普惠金融服務,累計處理的供應鏈資產規模超過1,900億元人民幣。這表明,普惠金融服務能夠有效地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幫助企業克服資金障礙,實現可持續發展。

普惠金融服務的發展對於中小微企業的成長至關重要。通過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和政策支持,可以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促進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未來,隨着普惠金融服務的不斷深化,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小微企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