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光大证券:核电核准进度加速 装机量有望稳步提升

光大證券:核電覈准進度加速 裝機量有望穩步提升

智通財經 ·  05/23 14:52

核電覈准進度加速,“十四五”期間核能在我國清潔能源低碳系統中的定位將更加明確,作用凸顯。

智通財經APP獲悉,光大證券發佈研報稱,核電覈准進度加速,“十四五”期間核能在我國清潔能源低碳系統中的定位將更加明確,作用凸顯。按照《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6-8臺持續穩步推進;2022年、2023年均新增覈准了10臺核電機組。我國核電審批重啓,支持性政策頻出,核電裝機量有望穩步提升;盈利性較強的三代機組華龍一號是近期佈局重點機型,核電運營商盈利空間逐步開拓。同時隨着核電參與市場化交易佔比不斷提升,核電平均上網電價有望持續提升。

光大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2020年以後,在“雙碳”目標的指導下,核電加速復甦

2022年,我國新覈准核電機組10臺,新投入商運核電機組3臺,新開工核電機組5臺。2023年,我國新覈准核電機組10臺,共有中核集團三門核電4號機組、中國廣核陸豐核電6號機組、國家電投海陽4號、中國核電徐大堡1號四臺機組開工。按照《中國核能發展與展望(2022)》,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有望按照每年6-8臺機組的核準節奏穩步推進;根據《“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核能在我國清潔能源低碳系統中的定位將更加明確,作用將更加凸顯。

預計在高/中/低場景下2030年核電裝機量可達1.06/1.00/0.93億千瓦

光大證券表示,預計將中國能源發展分爲三種不同情形對核電裝機進行預測,高場景下核電和新能源同時高速發展,核電裝機以年均8-10臺速度增長;中場景下偏向新能源發展,核電有序發展,核電裝機以年均7-8臺速度增長;低場景下新能源跨越式發展,儲能技術加速佈局,核電適度發展,核電機組以年均5-6臺速度增長。在高/中/低場景下,預計2030年中國核電裝機分別達到1.06/1.00/0.93億千瓦。

國產自研技術華龍一號具備建設成本優勢,整體經濟性較好

根據機組類型計算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將市場分爲樂觀/中性/悲觀三種情況,分別對應貼現率3%/8%/10%,則三代機組AP1000平準化度電成本分別爲0.230、0.380、0.452元/千瓦時;EPR機組平準化度電成本分別爲0.256、0.443、0.532元/千瓦時;華龍一號平準化度電成本分別爲0.211、0.334、0.394元/千瓦時。在中性場景下華龍一號在存在三代機組價格補貼的情況下經濟性較好,AP1000與EPR機組的引進初期成本過高因而導致經濟性較差。參考同爲三代機組且同處於浙江省的三門一期核電項目(試行價格按照每千瓦時0.4203元執行),建設成本爲16800元/千瓦的華龍一號項目IRR接近10%。

重點推薦:核電運營商目前主要以中國廣核和中國核電爲主

根據光大證券預測,中國廣核(003816.SZ)與中國核電(601985.SH)24/25年EPS分別爲0.23/0.26元與0.59/0.65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爲17X/15X與16X/14X。考慮:1)核電覈准提速後在建及已覈准擬建機組規模提升,2)對標業務模式與核電類似的水電,核電板塊整體估值低於防禦板塊(水電)的平均水平。首次覆蓋,予以中國廣核、中國核電“買入”評級。

風險分析:市場化電價邊際下行、核電運營安全風險、項目建設進度不及預期、測算假設無法實現或不準確而產生誤差。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