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盛证券:海风高景气发展 海缆环节抵御通缩属性最强

國盛證券:海風高景氣發展 海纜環節抵禦通縮屬性最強

智通財經 ·  05/23 14:02

由於海纜需要2-3年質量驗證和產能建設等審查,因此預計高壓/柔直海纜至少2-3年內競爭格局穩定,海纜整體盈利性、價值有望維持。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盛證券發佈研報稱,據不完全統計,總計達29.1GW海上風電平價項目已初步明確使用高壓/柔直送出纜,目前能生產高壓/柔直海纜的企業以頭部廠商爲主,由於海纜需要2-3年質量驗證和產能建設等審查,因此預計高壓/柔直海纜至少2-3年內競爭格局穩定,海纜整體盈利性、價值有望維持。重點關注具備海外海纜中標經驗的國內龍頭東方電纜(603606.SH)、中天科技(600522.SH)、亨通光電(600487.SH);其次國內海風起量海纜需求高漲,起帆電纜(605222.SH)、太陽電纜(002300.SZ)、寶勝股份(600973.SH)、漢纜股份(002498.SZ)等國內企業,後續有望迎來業績高增。

國盛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海纜是海上輸電的“血管”,朝着高電壓、柔直髮展

海纜按照作用及所處風電場位置,海纜可分爲陣列纜和送出纜。陣列纜主要用於彙集風電機組發出的電能,傳輸到海上升壓站,譬如“毛細血管”,目前主流電壓等級爲35kV,正在向66kV發展。送出纜用於將升壓後電能輸送至陸地集控中心,譬如“大動脈”,目前應用最多主流電壓等級爲220kV,正在向330kV和500kV/柔直髮展。

技術、資質、碼頭構築海纜高壁壘

1)技術:長期敷設海水下,阻水性能、絕緣性能要求高,因此對技術要求更高。深遠海發展更考驗海纜技術的升級,而技術升級帶來難度成倍增長,具有更高電壓、柔直技術儲備的企業更加競爭力。

2)資質:海纜單次事故後維修成本較高,業主更注重海纜資質驗證及歷史業績背書,因此具有豐富海纜交付經驗的企業的拿單能力更強。同時海外訂單需要海外驗證資格認證,只有通過資格認證才有機會參與歐洲海纜項目招投標。

3)碼頭:爲降低海纜的故障率,海纜追求連續的生產,減少海纜接口數,使得單公里海纜重量超過40噸,生產設備、廠房等須依碼頭建設,方便海纜直接通過傳輸帶運輸至運輸船轉盤儲存外送。

國內市場,2024年海風開始加速建設

國盛證券指出,2023年Q3以來,限制性因素影響逐漸解除,沿海各省海上風電項目推進取得一定突破,部分項目取得明顯進展,海風項目加速推進。江蘇三大項目有望Q2末逐步開工,且後續有望迎來第二輪海風競爭配置;廣東預期青洲567、帆石12均有望年內開工。山東市場穩步建設,福建、海南、廣西、遼寧、河北建設需求有望在2024年起量。整體看,預期2024年海風實現10GW+併網,海上預計實現15-20GW招標,海風高景氣發展。

歐洲海風建設起量準備,海纜需求有望外溢

WindEurope表示,2023年歐洲完成300億歐元新增海上風電項目投資,刷新近年來歷史新高記錄。考慮海外主要經濟體政府後續海風項目拍賣時間表,丹麥風電運營商沃旭能源(Orsted)統計2024年海外有望啓動超40GW海風項目競標拍賣,Orsted預計2024年或將迎來海外海上風電項目資源集中釋放。此外,2023年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分別實現海上風電新增訂單同比+382.0%、+193.7%,均創近年海風新增訂單新高,項目訂單區域主要來自歐洲市場。

另一方面,海外三大海纜巨頭2024Q1在手訂單高增,其中Prysmian、Nexans海纜在手訂單規模分別爲131、67億元,較2023年底增長58%、10%。海外海纜企業訂單高增,或將帶來供給偏緊,歐洲訂單有望向國內外溢。

風險提示:風電行業發展不及預期、海上風電項目開工不及預期、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的風險、原材料價格變動風險、統計和測算誤差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