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英伟达效应”又来了!除了全面碾压预期,财报还有这些亮点

“英偉達效應”又來了!除了全面碾壓預期,業績還有這些亮點

格隆匯 ·  05/23 16:47

目前的交易市值史上首次超過2.5萬億美元

在剛公佈的上財季業績中,英偉達的表現全面碾壓預期,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舉突破了1000美元的關鍵關口。

以一己之力撐起市場
以一己之力撐起市場

美股盤前,英偉達的股價上漲6.75%,達到了1013.59美元/股,一舉突破了1000美元的關鍵關口。

截至週三收盤,英偉達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92%。

拉長時間來看,公司股價過去5年飆升了25倍。2020年1月初,英偉達的市值剛剛超過1500億美元,目前的交易市值歷史上首次超過2.5萬億美元,直逼微軟和蘋果。

英偉達2.5萬億美元的市值比特斯拉和亞馬遜的市值總和還多,比整個德國股市、意大利+澳大利亞股市的市值總和還大。

有網友戲稱,英偉達對市場的作用be like:

關於英偉達的一些熱點

全面碾壓預期的業績公佈後,黃仁勳、公司高管在電話業績會議、媒體採訪中都對當下市場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說明。

關於拆股英偉達宣佈,將進行10比1的股票拆分,該調整將於6月10日開盤時進行。

對於拆股前就持有英偉達的投資者而言,他們將額外獲得9股普通股,這些普通股將6月7日(週五)收盤後分配。

英偉達還表示,在拆股後,將把一季度股息提高150%,達到每股0.1美元,此前爲每股0.04美元。

關於客戶推遲採購的擔憂,黃仁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人們現在就想部署數據中心,他們希望現在就讓我們的GPU投入工作,並開始賺錢和省錢,因此需求非常強勁。” 

黃仁勳表示,到明年,Hopper和Blackwell的需求都將超過供應,芯片的複雜性對英偉達跟上需求的增長提出了挑戰。

他還強調,Blackwell可以“向下兼容”Hopper的架構系統。這似乎在說,客戶不用苦等更高性能的BlackWell,早買Hopper早享受,Blackwell出來後還能絲滑升級。

關於客戶想要去英偉達化,黃仁勳認爲,英偉達的產品對於推理和訓練來說同樣強大。

 “我們在推理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因爲推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軟件堆棧很複雜,人們使用的模型類型也很複雜,今天的絕大多數推理都是在英偉達上完成的。因此,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 

英偉達CFO Colette Kress還表示,雲服務商看到了“立即而強勁的投資回報”。如果雲提供商在英偉達的硬件上花費1美元,可以在未來四年內以5美元的價格出租。

除雲服商外,黃仁勳透露,從Meta和特斯拉到製藥公司,越來越多的公司和行業正在使用英偉達的產品。各國也在開發自己的系統,這種趨勢被稱爲主權人工智能。這些機會正在創造雲服務商以外的多個數十億美元的市場。

事實上,除了雲服務,使用英偉達芯片最多的行業是汽車。

黃仁勳表示:“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遙遙領先,但有一天,我們的每輛車都必須具備自動駕駛能力。

不過,英偉達目前的大部分收入依然來自少數客戶,亞馬遜、Meta、微軟和谷歌是其芯片的最大買家,約佔其銷售額的40%。

關於芯片的供貨進程,黃仁勳表示,Blackwell架構GPU將在第二季度出貨,第三季度將增產,預計在第四季度可以部署在客戶數據中心,預計今年Blackwell就將帶來營收的顯著增長。這個供貨時間表很激進,令分析師非常驚訝。

他透露,Blackwell的首批客戶包括亞馬遜、谷歌、Meta、微軟、OpenAI、甲骨文、特斯拉和xAI。

他還表示,英偉達已經進入了每年都會推出新品的節奏,Blackwell芯片之後會有另一款芯片推出,實現“一年一代”。

華爾街怎麼看?

英偉達強勁的業績表明,AI的熱潮仍在持續,企業的相關投入依然巨大。

Carson Group的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表示:“即使面對巨大的期望,英偉達也再次挺身而出並交付成果。始終重要的數據中心收入強勁,而未來收入指引也令人印象深刻。”

Edward Jones分析師Logan Purk表示:“對英偉達GPU芯片的需求仍然白熱化,這些結果可能足以滿足投資者的胃口,並向市場證明人工智能投資尚未放緩。”

Running Point Capital的首席投資官Michael Schulman表示:“我相信整個華爾街都鬆了一口氣,因爲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師在宣佈這一消息之前都對英偉達和整個數據中心感到緊張。”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