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英伟达高管解读Q1财报:今年会看到Blackwell贡献大量营收

英偉達高管解讀Q1業績:今年會看到Blackwell貢獻大量營收

新浪科技 ·  05/23 08:50

英偉達今日公佈了2025財年第一財季業績:營收260.44億美元,同比增長262%,環比增長18%;淨利潤爲148.81億美元,同比增長628%,環比增長21%;Non-GAAP淨利潤爲152.38億美元,同比增長462%,環比增長19%(注:英偉達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2024年1月底至2025年1月底爲2025財年)。

業績發佈後,英偉達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和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等高管出席隨後召開的業績電話會議,解讀業績要點並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是分析是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伯恩斯坦研究分析師Stacy Rasgon:我有一個關於Blackwell平台的問題。該芯片目前已經全面投入生產,這對於發貨和交付時間意味着什麼?對於客戶意味着什麼?

黃仁勳:我們會在生產了一段時間後進行發貨,但我們的生產性發貨將在第二季度開始並在第三季度逐步增加,客戶的數據中心應該可以在第四季度起使用上Blackwell平台。

Stacy Rasgon:所以Blackwell平台今年就可以開始貢獻營收?

黃仁勳:今年我們會看到Blackwell平台對公司貢獻大量營收。

瑞銀分析師Timothy Arcuri:我想請問一下黃仁勳,公司對於Blackwell平台的部署情況會有哪些不同。考慮到其系統的性質,以及市場對於性能的巨大需求,Blackwell部署與Hopper平台的部署會有什麼不同?我這樣問是因爲大規模液冷還沒有實現,而且在節點級別和數據中心內部都存在一些工程挑戰。這些複雜性的因素是否會延長向Blackwell的過渡時間?管理層如何看待這一切的進展?

黃仁勳:Blackwell有多種配置,Blackwell是一個平台,而非GPU。該平台支持風冷、液冷、X86架構、Grace處理器,以及InfiniBand計算機網絡通信標準、Spectrum X網絡平台和NVLink通信協議,這些我在GTC (英偉達面向開發者的全球人工智能會議)上都展示過。因此,對於一些客戶來說,他們可以將現有的已經部署Hopper的數據中心進行升級,可以很容易從H100過渡到H200再到B100。

無論是電氣還是機械方面,Blackwell系統的設計都是能夠向後兼容的,當然,Harper上運行的軟件棧在Blackwell上也能出色運行。我們也一直在推動整個生態系統爲液冷做好準備。過去一段時間中,我們已經同生態系統的合作伙伴就Blackwell進行了討論,包括了同CSP(雲服務提供商)、數據中心服務商、ODM(原始設計製造商)、系統製造商以及供應鏈等進行的相當長時間的溝通,以及同冷卻供應鏈、液冷供應鏈、數據中心供應鏈之間的溝通。大家對於Blackwell的即將上市都有所準備,都對Grace Blackwell 2能夠實現的超凡表現充滿期待。

美銀美林分析師Vivek Arya:公司如何確保市場對英偉達產品有足夠的使用,而不是因爲供應緊張、競爭或其他因素而出現提前搶購或囤積行爲?哪些系統方面的因素可以讓投資人相信,能夠在非常大的出貨量情況下保持良好盈利?

黃仁勳: 我先從大的方面談一下,然後具體直接回答你的問題。市場對GPU和數據中心的需求是驚人的,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原因是像ChatGPT、GPT 4.0這樣的應用程序,而且多模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包括不斷成長的Gemini、Anthropic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所有CSP的運行都在消耗着巨量的GPU。

此外,還有成千上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分佈在從多媒體到數字角色、各類設計工具、生產力應用、數字生物學、視聽行業向視頻遷移等各個領域,助力他們訓練端到端模型,擴大自動駕駛汽車的操作領域等等。客戶列表真的非常長,也給了我們很大壓力,要求我們儘快交付系統並使其正常運行。當然,我前面提到的這些還不包括所有的主權人工智能,他們希望利用本國的自然資源,也就是數據,來訓練自己的區域模型,建立這些系統也面臨很大壓力。總之,需求非常高,已經超過了我們的供應能力。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正在徹底地重新設計計算機的運行方式,這是平台的轉變。當然,我們看到很多人將這一轉變同以往的數次平台轉變進行了比較,但時間會清楚地證明一切,此次轉變比以往的轉變都要深刻得多。原因是如今計算機已不再僅僅是指令驅動型的設備,而是一臺理解意圖的設備,不但理解我們與它互動的方式,而且理解我們要求它做什麼。它擁有推理、迭代推斷的能力,用來處理計劃並給出解決方案。

所以,計算機各個方面的運行都在發生變化,不僅僅是檢索預先記錄的文件,而且能夠即刻生成與上下文相關的智能答案,這也將改變全世界的計算堆棧,甚至連個人電腦的計算堆棧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相比我們在實驗室裏的工作,以及我們與全世界初創公司、大公司和開發者合作的成果,人們今天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未來的應用將是無比巨大和非凡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oseph Moore:我理解你剛才所提到的強勁需求,對於H200和Blackwell產品的巨大需求。那麼當這些產品的銷量逐漸增長的時候,管理層是否預計Hopper和H100產品銷量的增長會出現暫停嗎?人們會因爲等待新產品的發佈而導致Hopper和H100產品的銷量放緩,還是認爲說H100有足夠的需求來維持增長?

黃仁勳:我們看到市場對於Hopper的需求在本季度不斷增加,而且我們預計在公司轉向H200和Blackwell的時候,Hopper的需求在一段時間內會超過供應。所有公司都急於上線他們的基礎設施,這些行動可以幫助他們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而且他們希望能儘快做到這一點。

(持續更新中。。。)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