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调整后利润普遍大增,标普500成分股业绩背后暗藏“猫腻”?

調整後利潤普遍大增,標普500成分股業績背後暗藏“貓膩”?

智通財經 ·  05/22 22:07

智通財經APP獲悉,一項最新分析發現,美國大型公司通過從淨利潤中剔除訴訟費用和無形資產攤銷等項目,提高了調整後每股收益。目前,監管機構正在仔細審查此類做法。

這項分析報告由數據提供商Calcbench Inc.和薩福克大學彙編,調查了從標普500指數中隨機抽取的約260家公司。根據數據顯示,這些公司在2023年進行了總計近1820億美元的調整,平均每個項目價值爲1.1億美元。

Calcbench表示,2023年每家公司的平均調整後淨利潤接近31億美元,低於2022年每家公司的約40億美元,這GAAP(即公認會計原則)下淨利潤的總體下降一致。

據了解,上市公司在報告財務業績時必須遵循公認會計准則——一套公認的會計指標。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選擇提供非GAAP指標。鑑於企業使用這些替代會計指標時可能會出現的不一致性,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計劃在年底前詢問公衆是否應該定義非GAAP指標。

近年來,美國監管機構越來越關注企業使用非GAAP指標的情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致函多家企業,詢問剔除某些費用的理由。

Calcbench發現,在2023年,企業報告的非GAAP平均利潤爲6.98億美元,比GAAP數字高出29%,從而直接轉化爲調整後每股收益的增長。與前一年相比,這一增長幅度變小。2022年,每家公司的非GAAP淨利潤比GAAP平均高出10.95億美元。

該報告列出了2023年每家公司平均有6.3個對賬項目,而前一年平均爲5.9個。2023年,各家公司調整後淨利潤的項目依次爲:無形資產攤銷(33.3%)、減值(22.6%)、股票薪酬(14.7%)、結構調整(11.3%)和訴訟(13.5%)。

Calcbench首席執行官Pranav Ghai表示:“需要記住的一件事是,2023年的平均調整項目數高於2022年,非GAAP將繼續存在。”

訴訟、攤銷調整

Calcbench列出了幾項值得注意的調整,包括製造商3M(MMM.US)116億美元的訴訟費用,製藥公司施貴寶(BMY.US)90億美元的收購無形資產攤銷調整,以及製藥運營商沃爾格林-聯合博姿(WBA.US)75億美元的法律和監管應計費用和和解調整。

沃爾格林-聯合博姿對此回應,其最近的季度文件表示,在2023年,該公司“記錄了與阿片類藥物訴訟解決框架和某些其他法律事務相關費用”。3M則表示,它不認爲訴訟費用是與其持續運營、創收活動、業務戰略、行業和監管環境相關的正常運營費用。

施貴寶的一位代表沒有發表評論。

Calcbench表示:“報告的調查結果繼續質疑按GAAP報告的淨利潤的信息價值。”Ghai舉例稱,2022年,AT&T(T.US)和繁德信息技術(FIS.US)發生了兩起總額爲410億美元的重大減值,但在2023年沒有出現減值,導致當年的減值金額較低。

分析顯示,大多數(86%)受訪公司在2023年的調整後利潤都有所上調,這意味着非GAAP利潤高於GAAP,而14%的公司利潤則有所下調。

編輯/emil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