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大模型「上车」,小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极客公园 ·  05/22 19:54

小鹏汽车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需要把它转化为销量是一大挑战。

作者 | 周永亮

编辑| 靖宇

5 月 20 日,小鹏汽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开启 AI 智驾时代」的 AI DAY 活动,展示了他们在 AI 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宣布将全面推送 AI 天玑系统。这次系统更新将覆盖所有在售的小鹏汽车车型,并从当天晚上 8 点开始逐步完成推送。

去年,小鹏汽车在 1024 小鹏科技日上就发布了小鹏第五代智能座舱系统 XOS 天玑系统。当时,这套系统是小鹏团队从零开始打造的一个系统,主要是搭建一些基础功能。

相比之下,在此次推送的 AI 天玑系统中,小鹏应用了最新的 AI 技术。其次,AI 天玑系统的另一个亮点是考虑了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做出了许多改进,并覆盖更多车型。

同时,在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再次表示,「MONA 系列的首款车型将于今年 6 月亮相」。小鹏汽车的目标是把高阶智驾能力带到 10-15 万元 A 级车市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自研智能驾驶被认为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虽然投入了很多资金、人力,但由于技术栈迭代速度太快,像小鹏这样的公司虽然取得了领先优势,但不明显,甚至有的公司自研产品体验还不如供应商方案。

然而,随着大模型在智能驾驶中的效果得到验证,简单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车企可能面临日益扩大的竞争鸿沟,这种策略可能很快会面临考验。相反,注重技术创新和自研的公司,可能会迎来「春天」。

01

AI 落地智舱和智驾

其实,在汽车领域,很多车企都在考虑如何应用大模型技术,最常见的就是座舱领域的绘画和百科全书等功能。然而,小鹏汽车认为,AI 的应用范围应该不止于此,他们更专注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大型 AI 模型来改善用户的驾驶体验和车辆控制。对于本次发布会上全量推送的 AI 天玑系统,小鹏官方的介绍是行业首个推出的全新 AI 车载操作系统,也是行业首次将 AI 技术全面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

02

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

在这背后是,AI 大模型正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何小鹏表示,「大模型对智能汽车的变革是颠覆性的,而非比例型的变化,不是百分之几十,而是数十倍的变化。」

XBrain:更像人类的大脑,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了理解和学习能力。它能够处理复杂场景,快速响应各种驾驶环境中的指令。XBrain 可以识别待转区、潮汐车道、特殊车道和路牌文字,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安全高效的驾驶决策。

XNet:类似于人类的眼睛,是一个结合动态视觉、静态视觉和 2K 纯视觉技术的深度感知神经网络。它能够以裸眼 3D 效果重构现实世界的 3D 图像,感知范围扩大了两倍,相当于 1.8 个足球场的面积,并能识别 50 多种目标物,使驾驶系统的视野更加清晰、广阔。

XPlanner:更像人类的小脑,是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大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它逐渐进化出类似人类驾驶员的操作能力,使驾驶过程更加平稳,提升了用户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大模型虽然在提升体验方面有很大帮助,但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也有自身的问题,端到端系统虽然能提升模型上限,但也加剧了神经网络的「黑箱」问题,这种不可解释性会严重影响研发和问题解决。对于这个问题,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表示,虽然是端到端的大模型,但不同部分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其中, XBrain 侧重于整体场景的认知,而 XNet 侧重于感知和语义,在工作的时候它们是紧密协调的。在工程实践中,每个部分的侧重使小鹏能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来源,无论是理解错误、未能感知到信息,还是感知正确但操作错误,都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这种系统性的理解和解决能力是小鹏能够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关键。这也意味着,小鹏汽车与特斯拉的做法有所不同:特斯拉声称他们的最新 FSD V12 版本大幅简化了代码,从之前的 30 多万行减少到了 2000 行,只保留了不到 10% 的原始代码。相比之下,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仍然包含了一部分传统的规则代码。李力耘表示,「AI 大模型虽然具备强大的自我进化和学习能力,但这需要一定的指导和方向,就像教育孩子一样。这种指导是提升 AI 能力的关键因素。」

03

短期销量没价值,

长期竞争才是关键

除了技术创新,小鹏在市场表现和面对外部竞争的态度也是非常引人关注的。对于小鹏可能会与小米汽车的竞争,何小鹏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蓝海到红海再到血海,小鹏是经过磨练的,也是小鹏成长的重要机遇。他强调,现在销量高并不意味着产品能力强,销量中等的产品也不代表其技术实力不足。汽车行业是一个长线的竞争,而不是短期一两个月的销量。同时,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特斯拉 FSD,也是小鹏无法忽略的一个对手。此前,马斯克 4 月底访华,引发了关于特斯拉 FSD 在中国落地的讨论。虽然,据中国日报报道,特斯拉提出在中国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但中国政府尚未完全批准 FSD 在中国全面落地,可能会先支持其在国内进行测试和示范。但业内普遍认为,特斯拉 FSD 进入中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对此,李力耘表达了跟之前类似的态度:小鹏对于特斯拉 FSD 技术进入中国市场持开放态度,他们认为特斯拉的入场,能够促进整个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小鹏的技术实力。

*头图来源:小鹏汽车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直播预告

上周是 AI 行业疯狂的一周。OpenAI、Google 先后发布 GPT-4o、Project Astra 等「AI 全家桶」;字节的「豆包」大模型家族、腾讯的混元大模型集体亮相。不论是国际大模型明星公司,还是互联网大厂,他们都正在朝着 AI 狂奔。但是,对于中小公司来说,能像当年「上云」一样一键部署 AI 的方案,还不多见。5月22日(周三)20:00,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张鹏将对话矩阵起源创始人 & CEO王龙,聊聊传统的 IDC 如何转型到 AIDC,以及通往 AGI 的路为什么绕不开「数据+算力」?欢迎预约直播~

更多阅读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