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昀冢科技(688260):CMI受益消费电子复苏 陶瓷基板有望快速成长

昀冢科技(688260):CMI受益消費電子復甦 陶瓷基板有望快速成長

長城證券 ·  05/22

事件:公司發佈2023 年年報及2024 年一季報,2023 年公司實現營收5.25億元,同比+13.35%;實現歸母淨利潤-1.26 億元,同比虧損擴大;實現扣非淨利潤-1.31 億元,同比虧損擴大。2024 年Q1 公司實現營收1.41 億元,同比+56.72%,環比+0.70%;實現歸母淨利潤-0.30 億元,同比虧損擴大,環比虧損減少;實現扣非淨利潤-0.34 億元,同比虧損擴大,環比虧損減少。

24Q1 營收大幅增長,利潤端虧損環比減少:23 年及24 年Q1 公司營收大幅增長,主要系國內智能手機終端市場需求復甦,下游客戶訂單增長,帶動營業收入大幅提升。23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擴大主要系MLCC 業務和半導體引線框架業務虧損擴大所致。其中MLCC 業務還處在研發及試產階段,使得材料、人力、折舊等期間費用大幅增加。同時半導體引線框架業務處於市場開拓期,產品定價較低、產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費用佔比較高導致毛利率偏低。若剔除MLCC、半導體引線框架等新業務影響,公司24Q1 消費電子業務扭虧爲盈,較去年一季度盈利能力提升。23 年毛利率爲18.75%,同比-3.95pcts;公司淨利率爲-26.30%,同比-10.18pcts。24 年Q1 公司毛利率爲22.26%, 同比+11.26pcts , 環比+2.81pcts ; 淨利率爲-23.55%, 同比+12.32pcts,環比+26.35pcts。費用方面,2023 年全年,公司銷售、管理、研發及財務費用率分別爲4.76%/13.65%/20.28%/5.72%,同比變動分別爲-1.05/+3.11/+3.54/+1.19pct。其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主要系公司加大電子陶瓷等新領域的研發投入所致。

受益需求復甦+手機光學技術升級,CMI有望加速放量:據IDC 數據,24Q1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926 萬臺,同比增長6.5%,延續去年底的反彈勢頭,且市場表現高於預期。其中華爲、榮耀市場份額並列國內第一,手機出貨分別同比增長110%、13.2%。受益於國內智能手機品牌出貨量持續增長,以及OIS 光學防抖、潛望式攝像頭向中低端手機加速滲透,公司CMI 有望加速放量。公司將根據下半年量產訂單情況進行擴產規劃,主要針對的是CCMI 相關的產線擴充,以滿足客戶需求。24 年公司將重點推進CMI 三代及四代產品在高端旗艦機的應用,同時依託成本優勢,積極拓展CMI 一代、二代在中低端終端手機的市場份額。隨着未來CMI 三、四代產品放量,良率提升,公司毛利率將逐漸改善,步入修復通道。

電子陶瓷厚積薄發,陶瓷基板有望迎來快速成長期:電子陶瓷是公司中長期  戰略業務,主要包括MLCC 和DPC 兩大業務。1)MLCC:MLCC 業務已於23年11 月進入試產及量產階段,未來2 年公司會重點圍繞產品開發、製程工藝優化、成本控制等方面投入資源,提高公司競爭力。25-26 年,伴隨公司MLCC產品線增多、生產和工藝持續成熟穩定,有望在銷售額增長的同時,逐步減少虧損。2)陶瓷基板:21 年子公司池州昀冢投資建設汽車電子精密零部件及電子陶瓷基板項目,23 年公司已研發成功陶瓷基板產品並進入量產階段,主要應用於大功率LED 照明、紫外LED、5G 通訊微基站射頻器件、傳感器和電力電子功率器件等領域。此外,23 年底公司自主研發的DPC 激光熱沉器件實現商業化量產,公司已開發多種類型的預製金錫陶瓷熱沉產品,包括預製金錫的氮化鋁、碳化硅等產品,重點應用於激光、醫美、軍工等領域,目前月產量進入持續爬坡階段,未來產能有望加速放量,DPC 業務進入快速成長期兌現業績。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公司主要從事光學領域精密零部件及汽車電子、電子陶瓷等領域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銷售。其中,消費電子精密電子零部件產品爲公司支柱產業,主要應用在智能手機攝像頭中的音圈馬達VCM 和攝像頭模組CCM 中,終端應用於華爲、小米、OPPO、VIVO、榮耀、傳音等主流品牌智能手機。1)消費電子業務:行業需求持續復甦,國產手機品牌市場表現強勁,好於預期。據IDC 數據,24Q1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926 萬臺,同比增長6.5%,延續去年底的反彈勢頭,連續第二個季度市場出貨同比正增長,其中榮耀、華爲出貨同比增長13.2%、110%。

公司產品主要滿足國內主流終端手機市場應用,我們看好CMI 業務受益於華爲、OV 米等國產手機銷量增長,出貨量有望延續高增長。另一方面,手機光學技術不斷創新,蘋果、華爲引領潛望式鏡頭加速滲透。智能手機光學攝像頭和模組的市場空間快速提升,潛望式馬達及可變式光圈應用逐漸擴大,爲公司CMI 系列產品的應用創造了更多的市場空間,CMI 產品在潛望式馬達、OIS 馬達中的市場需求得到進一步提升。根據TSR 數據,預計到2026 年,全球VCM 的出貨量將增長至20 億顆。伴隨智能手機光學攝像領域的升級,特別是潛望式馬達應用的逐漸擴大,對產品的精密度、空間及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公司CMI 系列產品,不僅在設計開發上獨具創新,同時也可降低傳統攝像頭馬達的製造成本,節約馬達內部設計空間,爲智能手機光學領域的迭代升級提供了更優的解決方案。公司已從最初的一代CMI 產品更新升級至第四代產品,即IV-HD CMI,產品集成度進一步提高,並在原有的生產工藝基礎上增加了陶瓷基板和Driver IC,進一步提高了產品技術壁壘,有效節省攝像頭模組空間,產品價值量亦有所提升。同時,OIS 光學防抖+潛望式攝像頭加速向中低端手機滲透,催生CMI 需求增長。公司CMI 產品已逐漸從中高端手機下沉到單機價格千元左右的手機終端應用,從而帶動公司一二代CMI 產品的出貨量。在高端機型和旗艦機領域,公司積極推動CCMI 產品在潛望式及長焦攝像頭的應用,滿足客戶對攝像頭馬達更高的技術和功能需求。如公司推出的三代CCMI 產品在H 公司P 系列產品中得到技術升級和成功應用。

2024 年公司還將積極推動四代CCMI 產品在終端市場的應用和量產。近年來,公司積極拓展汽車電子及電子陶瓷業務,有望接續消費電子業務發力。2)汽車電子方面,公司主要產品爲底盤線控制動系統的控制器部分,包括ABS,ESC,ONE-BOX 的控制器以及EPB 組件。公司已完成了從自動植入成型設備到線圈自動繞制,總成自動組裝/檢測的智能化自動產線的研發。與此同時,公司積極佈局車規級IGBT 市場,有望在2024 年繼續增加IGBT 客戶供應商體系准入,爲汽車電子業務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3)電子陶瓷業務:高容MLCC 主要被日本廠商等壟斷,國產替代需求巨大,公司拓展MLCC 業務有  望加快 MLCC 國產化替代進程。24 年公司MLCC 業務重心聚焦研發,圍繞新產品開發、工藝技術提升,製造成本優化、質量和穩定性提升等方面,不斷提高公司產品競爭力。短期內仍有可能因投入較高而拖累公司利潤,但中長期看,隨着公司良率提升,產能準備充分,有望在MLCC 迎來週期底部向上拐點時爲公司業績提供較大的彈性,因此我們給予“買入”評級。預計公司2024-2026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0.60 億元、0.48 億元、0.83 億元,EPS分別爲-0.50、0.40、0.69 元/股,25-26 年PE 分別爲41X、24X。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下游客戶集中度較高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