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斩获国际头部车企定点 禾赛(HSAI.US)缘何跑出全球化发展“加速度”?

斬獲國際頭部車企定點 禾賽(HSAI.US)緣何跑出全球化發展“加速度”?

智通財經 ·  05/22 19:40

在國際廠商環伺的海外前裝量產市場裏率先突圍,接下來禾賽或許即將就能跑出全球化發展的“加速度”。

在資本市場上,業績通常被視爲檢驗成長股含金量最好的“試金石”。

就拿剛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的禾賽(HSAI.US)來說,公司的最新業績便向外界釋放了諸多值得關注的信號。數據顯示,Q1期間禾賽收入3.6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高於指引的3.2-3.5億區間,規模繼續穩居全球激光雷達廠商第一梯隊。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禾賽Robotaxi業務和ADAS業務綜合毛利率爲38.8%,同比提升了0.9pct,盈利能力進一步得到了強化,遙遙領先於其他同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禾賽還在Q1業績會上透露,公司預計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

相比於核心財務數據上既得成就,禾賽的一季報裏同樣值得重視的變化還包括公司產品持續獲下游客戶認證,期內禾賽在全球前裝量產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根據一季報,一季度禾賽與兩家全球收入排名前十的國際汽車廠商達成了激光雷達量產定點合作,其中包括一家國際頂級汽車品牌的全球量產車型。截至目前,在《財富》世界 500 強榜單全球收入最高的10家國際汽車廠商中,禾賽已與其中的 6家汽車廠商或其合資合作伙伴達成了量產定點合作關係。

在國際廠商環伺的海外前裝量產市場裏率先突圍,接下來禾賽或許即將就能跑出全球化發展的“加速度”。聞絃歌而知雅意,瞄準全球車用激光雷達這一極具潛力的藍海市場,有望成爲行業內首個越過盈虧平衡線的禾賽顯然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斬獲全球優質定點增強業績確定性

最近兩年,特斯拉引領的純視覺感知方案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裏圍繞激光雷達技術路線前景的爭議也捲土重來。

儘管市場上的“噪聲”不絕於耳,但事實從來勝於雄辯。從這些年向禾賽發出定點的車企數量不減反增,以及其間不乏全球範圍內的頭部車企來看,激光雷達的價值顯然還是被低估了。

禾賽一季報顯示,目前禾賽在前裝量產市場累計已獲得來自18個主機廠和Tier-1客戶近70款車型定點。

國內市場方面,除了繼續深度綁定理想汽車以外,禾賽還收穫了新入局的現象級玩家小米汽車的青睞。根據小米SU7新車上市快報數據,激光雷達選購率有望超過70%。

有了上述大客戶“珠玉在前”,更多此前猶在觀望的車企也紛紛轉向選擇禾賽。據了解,包括長城、長安、零跑等車企都在近期轉用了禾賽的激光雷達。同時還有市場消息稱,禾賽已經進入比亞迪的供應鏈,預計今年內將伴隨比亞迪新車型面世。

與此同時,禾賽在海外市場也開始狂攬優質客戶。據了解,禾賽除了被兩家全球OEM選中爲其新電動車型提供ADAS激光雷達外,同時還在北美、歐洲和除中國外的亞洲的9家國際汽車廠商進行13項RFI/RFQ。

對於激光雷達廠商來說,拿下更多定點只能算是走完了從0到1的階段,而接下來更考驗“內功”的則是將定點轉化爲足額的訂單,並保質保量實現量產交付。而關於這一點,禾賽顯然亦處於行業領先的位置。

數據顯示,今年Q1禾賽的激光雷達產品交付量達到了59101臺,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爲34834臺,而在2022年一季度則僅爲6926臺。而在這其中,ADAS激光雷達的放量顯然是最大功臣。22Q1、23Q1、24Q1期間,禾賽交付的ADAS激光雷達數量分別爲222臺、28195臺、52462臺,保持高增長態勢。

鑑於眼下禾賽正成爲越來越多頭部車企的核心供應商,可期待的是未來幾年裏公司的激光雷達出貨量還將延續高增長態勢。

重磅新品ATX系列有望帶來新增量

身處一日千里的高階智能駕駛感知領域,效率無疑是各大企業間競爭的焦點所在。不管是研發新品,還是新技術走通後儘快量產交付,效率都是決定企業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套用禾賽CEO李一帆的話來說就是,“這是一場比拼速度的遊戲”。

憑藉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專用芯片(ASIC)的突出的設計和自主製造能力,禾賽得以始終保持着行業領先的研發和製造效率。最新的案例是,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禾賽新發布了小巧型高性能遠距激光雷達ATX。

據了解,ATX搭載第四代芯片架構,全面升級了光機設計和激光收發模塊,與禾賽此前的主力產品AT128相比,該產品體積縮小60%,重量減小50%。更關鍵的是,在實現更小體積的同時,該產品核心性能還得到了全面升級。不僅最遠探測距離可達300米,同時通過7倍光學變焦,可實現140°超廣水平視野,幫助智能汽車及時感知到兩側複雜路況,如緊急加塞車輛、行人或非機動車橫穿等,有效提升城區輔助駕駛的安全性。此外,ATX 還搭載了全球首個智能點雲解析引擎,能夠濾除99.9%雨霧環境噪點。

除了具備更強的性能和質量外,ATX身上同樣有着極致性價比的“DNA”。據了解,在ASIC架構下,禾賽的AT和ET產品系列70%的零部件和元器件是可共享,這有效降低了供應鏈管理成本。而對車企來說,更可控的零部件成本也意味着智能駕駛下沉滲透進15萬元及以下的大衆消費價格區間帶成爲了可能。

截至目前,ATX已經獲得來自4家全球及國內領先主機廠的前裝量產項目定點,預計將於2025年第一季度開始大規模量產。可以期待的是,憑藉性能、質量以及成本等多維角度的綜合優勢,ATX系列有望於2026年迎來放量併成爲ADAS雷達出貨主力。

最後,回看禾賽的一季報,身處激烈競爭的激光雷達市場裏,禾賽已兼顧上了規模的穩健發展和盈利能力的優化。鑑於公司接連斬獲海內外優質定點,並接連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激光雷達產品,可預見的是接下來禾賽的業績確定性還會不斷上升,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也將在越過盈虧平衡線之後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