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霸王茶姬想超越“星巴克中国”

霸王茶姬想超越“星巴克中國”

華爾街見聞 ·  05/22 12:01

新故事。

“我們給2024年定的一個小目標是,中國銷售額超星巴克中國。”

當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在5月21日喊出這個目標,意味着六年前還只是在憧憬着對標星巴克的霸王茶姬有了新夢想——超越星巴克。

想要整體超越星巴克,對於中國咖啡、茶飲品牌來說似乎還是個遙不可及的故事,但在中國市場,星巴克的神話已經被打破。去年全年,瑞幸已在營收上超越星巴克中國,成爲中國市場中營收最高的咖啡品牌。

今年第一季度,霸王茶姬總銷售(GMV)已超58億元。張俊傑指出,霸王茶姬一季度銷售已達去年全年的一半,照這樣即便只是平穩經營下去,2024全年GMV也有望超200億元人民幣。這讓張俊傑有了要在中國市場,趕超星巴克的野心。

當然,在業內一些人士看來,茶飲和咖啡分屬兩個賽道,並沒有直接的可比性,但這不妨礙張俊傑想要利用超越星巴克講一個新故事。

“狂飆”的2023年

霸王茶姬在2024年一季度GMV大增,在於其2023年飛速擴店。

霸王茶姬誕生於2017年雲南省昆明市五一路。不過,品牌創立前5年,霸王茶姬並沒有太大的動作,偏安於中國的西南角。

2023年,霸王茶姬進入爆發期。在資本加持下,偏安一隅的霸王茶姬從西南往一線城市的中心商場進發。

2023年6月,霸王茶姬兩家旗艦店在上海環球港和美羅城同日開業。高大上的門頭,有別於一般茶飲店的風格,將它和其他品牌區別開來。而酷似DIOR的包裝袋更是讓霸王茶姬迅速佔領社交平台,迅速出圈。

獨特的營銷策略幫助霸王茶姬在一線城市站穩了腳跟。張俊傑透露,2023年霸王茶姬門店總數達到3511家,門店增長率233%。目前霸王茶姬全球門店突破4500家。

也就是說,僅2023年一年,霸王茶姬門店數就增加了2000多家。

在加速擴張的加持下,2023年霸王茶姬GMV達108億元,月店均48.3萬元,同店增長率88%;2023年單店月均銷售2.4萬杯,最高峰值一天銷售8687杯。

真正給了張俊傑超越星巴克中國底氣的是其2024年一季度的銷售額。2024年第一季度,霸王茶姬GMV爲58億元。同期,星巴克中國的營收爲7.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

當然,對加盟類茶飲品牌而言,GMV並不會完全轉化爲營業收入。不過在想要在GMV這個維度上趕超星巴克,對張俊傑來說似乎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艾媒諮詢CEO及首席分析師張毅分析認爲,霸王茶姬爆火的原因,在於霸王茶姬的爆品策略,以伯牙絕弦爲代表的頭部爆品對霸王茶姬業務和營銷的迅速增長,立下汗馬功勞。

和其他茶飲品牌不同,霸王茶姬只賣輕乳茶。而在所有品類中,招牌伯牙絕弦2023年年銷售2.3億杯。以單杯16元單價計算,其貢獻的銷售額佔到了總銷售額的76.19%。

一位業內人士認爲,這正是霸王茶姬的優勢所在。相較於水果茶和傳統奶茶,輕乳茶原料主要由茶、鮮奶和糖組成,從成本和製作效率上來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這給霸王茶姬帶來了更多的利潤空間。

不過,業內的看法也並不一致,押注輕乳茶背後也暗藏殺機。在張毅看來,品類單一也意味着品牌的天花板相對明顯。一些茶飲行業從業者則認爲,如今的消費者需求多樣,且瞬息萬變,想要在激烈的品牌競爭中,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需要品牌方不斷迭代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押注輕乳茶,有些冒險。

資本需要“新故事”

霸王茶姬瘋狂擴張背後,是爲上市做準備。

2023年開始,就有消息稱,霸王茶姬預計於今年年中赴美上市。不過,對於這個消息,霸王茶姬方面表示“不回應”。

如今,茶飲市場越發內卷,從高端茶飲品牌降價,競逐下沉市場,到咖啡品牌的9.9戰火燃進茶飲賽道。在越發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之下,短期內迅速擴大規模,拓寬利潤,尋求資本市場的庇護,從而進一步擴張獲得競爭優勢,幾乎已經成爲茶飲品牌的標準動作。於是,才有了今年年初,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扎堆IPO的景象。

不過,從各品牌融資情況來看,霸王茶姬的現有的融資數量和估值並不算高。

企查查顯示,2016年至2021年期間,喜茶共獲得6輪融資,投資人包括IDG資本、美團龍珠、騰訊投資、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最後一輪D輪融資,其融資金額達到了5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蜜雪冰城於2020年12月完成一輪總規模超23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美團龍珠、高瓴和CPE源峯。古茗也在2020年獲得6.74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美團龍珠、紅杉中國、Coatue Management和Abbeay Street。茶百道則於2023年6月完成10億元的戰略融資,由蘭馨亞洲領投,正心谷資本、草根知本、中金資本、番茄資本等機構跟投。

相較之下,霸王茶姬目前爲止經歷了兩輪融資。分別爲2021年3月和2021年10月。首輪融資由XVC和復星集團領頭,第二輪由琮碧秋實領頭,XVC跟投,兩次融資金額共計約爲3.2億元。2023年7月,曾有消息稱霸王茶姬獲得新一輪融資,但被霸王茶姬方面否認。

相比喜茶600億元,蜜雪冰城650億元的估值,在經歷兩輪融資之後,霸王茶姬的估值仍停留在30億元。

更大的冷意或許來自茶百道。儘管順利突圍成功成爲港股“奶茶第二股”,頂着港股年內迄今最大IPO帽子的茶百道,上市即破發,最終股價穩定在10港元/股左右。近期,茶百道股價略有回升。截至5月21日港股收盤,茶百道漲2.61%,每股股價達到11港元。不過相比17.5港元的發行價,其股價下跌了37.14%。

對霸王茶姬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相比幾年前,茶飲品牌已經很難輕易贏得市場青睞。

激烈的競爭中,茶飲企業卷新品、卷價格、卷供應商,還要卷供應鏈。但在不同品牌之間,似乎並沒有絕對的壁壘。出海、下沉是茶飲企業共同的故事。當故事變得趨同,茶飲企業還能拿什麼來打動投資者?

霸王茶姬需要新故事。這或許就是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不惜冒犯同行,也要將霸王茶姬同“茶淪爲配角”的水果茶和其他奶茶區別開。

張俊傑試圖向投資者描繪一個美好的未來,超越星巴克中國,甚至成爲中國版的可口可樂。如今,就看是否還有投資者願意爲這個故事買單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