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厦门银行息差难守,可转债转股预期会好吗?

廈門銀行息差難守,可轉債轉股預期會好嗎?

中金在線 ·  05/22 09:48

最近, 廈門銀行 宣佈停止個人通知存款自動轉存產品的服務,並調整“智慧存”單位智能通知存款服務,同時還將存量個人7天通知存款利率從2.1%下調至1.55%。

通知存款是一種不約定存期,利率與靈活性介於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之間,是銀行的高息攬儲工具,但由於其高利率的特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銀行的付息成本。

現如今廈門銀行主動下調通知存款利率,意在調降負債端成本,企穩淨息差,該行公佈的業績也佐證了這一點。

2023年,廈門銀行淨息差呈現出近四年來最大幅度的下滑,降至1.28%,較去年下滑25個點子,在42家A股上市銀行排名近乎墊底。而今年一季度廈門銀行的淨息差更是下滑到1.09%(企業預警通平台測算)。

而淨息差的大幅下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利息淨收入的下滑。2023年廈門銀行的生息資產平均餘額3381.42億元,相比2022年增加8.21%,但是2023年利息淨收入43.36億元,相比2022年下滑9.69%。

利息收入在廈門銀行的營收比重接近80%,不過近三年來廈門銀行的淨息差一直在持續收窄,同時,廈門銀行這三年出現了兩次營業收入下滑的情況,可見,該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並不容樂觀。而進一步來看,廈門銀行淨息差下滑的背後,是其存款端的高度定期化。此外,廈門銀行大零售轉型進度的放緩也一定程度影響了業績端的表現。

對於淨息差的持續下行,廈門銀行年報中解釋稱主要是受LPR 利率持續下調、政策指引存量按揭房貸利率下調等因素影響。目前該行正力圖通過優化存款結構、壓降存款平均成本率的方式來緩解該行息差收窄的幅度,但從年報的實際表現來看,去年廈門銀行在存款結構方面並沒有得到較好優化。

2023年年底,廈門銀行存款餘額爲2075.75億元,同比微增1.32%,其中公司存款和個人存款分別實現14.02%、21.23%的同比增幅,按金存款91.94億元,同比下降73.27%,“兩增一降”使得高息的按金存款被大幅壓降,從大結構看,存款結構實現了優化。不過進一步細化結構再觀察,廈門銀行又朝着存款定期化的方向發展,負債端並沒有真正顯著優化變化。

具體來看,廈門銀行去年的個人活期存款餘額爲125.55億元,發生3.91%的同比下滑,佔個人存款的18.70%,公司活期存款餘額爲463.70億元,出現8.40%的同比降幅,佔比35.34%。而在定期存款方面,個人定期餘額和公司定期餘額分別爲545.95億元、848.45億元,出現28.99%、31.57%的同比抬升,以至於全年吸收存款的平均利率仍高達2.47%,僅僅比2022年少了3個點子,其中對公存款平均付息率較上年同期僅下降 7bp,,零售存款成本率較去年同期降低 4bp。

簡而言之,廈門銀行去年的存款結構中活期存款佔比下滑,定期存款佔比抬升,顯然不利於緩解淨息差的收窄,同時,也與該行“抓緊活期存款沉澱”的發展願景背道而馳。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該行的公司客戶存在消費需求減弱,投產需求降低的情況,這顯然不利於廈門銀行實現“做強對公”的目標。

今年2月,廈門銀行副行長謝彤華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再次談及淨息差收窄的問題。他表示,2024年廈門銀行將繼續壓降存款掛牌利率,提升活期存款日均佔比,優化存款結構,並提升貸款平均收益率,緩解息差收窄。

從今年一季報來看,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3.68%,歸母淨利潤7.52億元,同比增長4.35%,不良貸款率0.74%,撥備覆蓋率412.01%,似乎整體風險抵補能力和資產質量都向好發展。實際上,營收的增長歸功於投資收益的近7倍增幅,而淨利潤增長則是所得稅同比大幅縮減所致。

不過從利息收入來看,廈門銀行的息差下行仍是擴大的勢頭,根據企業預警通平台測算,一季度淨息差進一步縮窄至1.09%,在上市銀行當中幾乎排名倒數,這種息差狀況或倒逼廈門銀行調整大類資產配置結構,以縮表或加大非息業務投入的方式,提升資產質量安全性,但也會隨之降低資產收益率。

如今廈門銀行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50億元可轉債,若要實現轉股,需要在轉股價以及公司發展給投資者帶來良好預期方面下功夫,不過就目前的淨息差走勢而言,即便此次廈門銀行可轉債發行成功,業績爲轉股提供的信心也不容樂觀。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