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河南焦作首富、龙佰集团实控人许刚病逝,500亿公司谁接手?女儿去年刚进董事会

河南焦作首富、龍佰集團實控人許剛病逝,500億公司誰接手?女兒去年剛進董事會

時代財經 ·  05/22 09:32

許剛帶領下的龍佰集團在2021年進入了石墨負極行業,正式進軍新能源領域。

5月21日盤後,龍佰集團(002601.SZ)、東方鋯業(002167.SZ)先後公告,公司實控人許剛於5月20日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61歲。

許剛系龍佰集團控股股東、實控人、名譽董事長,直接持有龍佰集團6.27億股,佔公司股份總額的26.25%。龍佰集團持有東方鋯業23.51%的股份,許剛亦爲東方鋯業實控人。

截至5月21日收盤,龍佰集團市值536億元,東方鋯業市值54.32億元。以上述市值計算,許剛持有的龍佰集團26.25%的股權價值約140億元。龍佰集團公告稱,許剛持有的公司股份將按法律、法規辦理繼承手續,公司將根據後續事項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5月21日,時代財經致電龍佰集團詢問股權繼承事宜,截至發稿未能取得聯繫。

帶領公司成爲全球最大鈦白粉生產商

總部位於河南焦作西部產業集聚區的龍佰集團目前主要從事鈦白粉、海綿鈦、鋯製品、鋰電正負極材料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

龍佰集團的前身爲焦作市化工總廠(以下簡稱“化工總廠”),由1955年成立的焦作市硫磺礦更名而來,後在1998年進行股份合作制改制。據龍佰集團招股書,1998年5月,化工總廠全部資產評估值便已達到1.38億元,所者權益評估值爲2639.50萬元。

1998年,化工總廠開始調整產品結構,實現主導產業由鋯產品向鈦白粉轉變。2001年,化工總廠變更爲浩科化工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又整體變更爲河南佰利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利聯”)。

不過,自2005年起,硫酸法鈦白粉先後被國家列入產業結構調整限制類目錄、進口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佰利聯當時面臨着破解技術瓶頸的難題。彼時的許剛並未放棄,他斬釘截鐵地表示,“要發展,就必須要創新”。

2011年,在登陸深交所前夕,佰利聯成爲國內首家自主研發“硫鐵鈦聯產法清潔生產工藝”的公司,徹底改變了傳統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藝消耗高、污染重、產品質量差的狀況。經業績專家組鑑定,該工藝達國際先進水平。

彼時,許剛並非佰利聯唯一實控人。自2005年6月3日起,許剛已實際控制公司18.68%的股權,而許剛、譚瑞清和杜新長三人合計持股67.55%。2010年3月,許剛、譚瑞清和杜新長簽訂了《一致行動協議》,該三名自然人成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2014年7月《一致行動協議》到期終止,佰利聯變爲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直到2020年4月,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控人才變更爲許剛。

作爲掌舵人,許剛帶領龍佰集團緊抓時代發展機遇,守正創新,一步步成長爲全球鈦行業頗具影響力的上市公司。按2022年產能計,龍佰集團爲全球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商,是行業爲數不多的同時具有硫酸法工藝和氯化法工藝的鈦白粉供應商。

多年來,在許剛及管理團隊帶領之下,截至2023年龍佰集團鈦產業基地佈局擴展至河南、四川、湖北、雲南、甘肅等五省,產品線由鈦白粉延伸至鈦金屬、新能源,建成“鈦、鋯、鋰”三條產業鏈和創新耦合發展體系。

憑藉着龍佰集團的快速發展,許剛在2022年以178.5億的財富值躋身《新財富500富人》榜單,成爲河南焦作首富。2023年3月底,時年60歲的許剛卸任龍佰集團董事長職位,繼續以控股股東、實控人的身份支持公司的發展。

其女許冉也正是在這一年進入第八屆董事會。許冉生於1990年,自2014年10月便已進入公司,現已十年。從業務經理做起,許冉先後出任佰利聯(歐洲)公司董事、佰利聯(美洲)公司董事、總裁助理、龍佰集團副董事長。2021年4月,許冉任焦作市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2022年7月起任焦作市工商聯副主席。

一路併購,跨界新能源

在併購的路上,許剛可謂是“一把好手”。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以90億元的價格併購了四川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蟒鈦業”)100%股權,因而獲得四川省攀枝花紅格釩鈦磁鐵礦北礦區採礦權。

2023年11月,龍佰集團“官宣”參與紅格南釩鈦磁鐵礦(以下簡稱“紅格南礦”)的礦權拍賣,試圖將這座我國目前最大的釩鈦磁鐵礦礦牀南、北兩個礦區都收入囊中,但可惜最後落敗。

2015年以來,龍佰集團還陸續收購了龍蟒鈦業、瑞爾鑫、新立鈦業、東方鋯業、湖南東鈧、金川集團海綿鈦資產、中炭新材料、振興礦業、中州炭素等,公司規模快速擴張,先後實施了氯化法鈦白粉、海綿鈦、鈦合金等項目。

許剛帶領下的龍佰集團,在2021年收購了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進入石墨負極行業,自此正式進軍新能源領域。

截至2023年底,龍佰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籌劃了年產20萬噸電池材料級磷酸鐵項目、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用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15萬噸/年電子級磷酸鐵鋰項目。

其中,年產20萬噸電池材料級磷酸鐵項目(一期、二期合計10萬噸磷酸鐵)、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一期5萬噸磷酸鐵鋰)、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用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一期2.5萬噸石墨負極)、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一期5萬噸石墨化)已進入量產階段。

2023年,龍佰集團的新能源材料佔公司營收的比重仍較低,爲3.91%;同時,這部分毛利率2023年也僅有-3.31%,同比下滑15.66%。

對此,龍佰集團表示,公司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及技術研發實力,依靠獨特的鈦鋰耦合技術優勢,對新能源材料板塊的前景有一定的期待,相信該板塊可以度過現階段的困難時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