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理想“搁置”纯电梦

华尔街见闻 ·  05/21 18:15

作者 | 喻言

编辑 | 周智宇

自MEGA遭遇“滑铁卢”起,理想动作不断,以应对战略失误带来的影响。

最新的一个动作,是理想宣布推迟纯电SUV的发布时间。由原本今年发布,改在了明年上半年。按照原定规划,理想今年会有8款车型上市,4款为增程,另外四款纯电车型则是3款SUV和一款MPV。

如今,理想发力纯电的梦,随着一季度整体表现不如预期而搁置。并且在未来的数月,理想还将为此前过度乐观“买单”。投资者也用脚投票,5月21日,理想在港股收跌19.27%,一天市值跌去超400亿港元。

根据理想创始人、CEO 李想的说法,纯电车型的销售与自营超充桩、门店展位的布局息息相关,如果布局不合理,就会出现增加车型不增加销量的情形,所以根据自家超充桩与门店展位的进度,将纯电SUV的发布调整到明年上半年。

此次调整是李想试图亡羊补牢。此前,理想刚交出一份令投资者感到意外的一季报。

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4年一季度总收入为256亿元,同比增长36.4%,但与2023年Q4相比,直接腰斩,尽管有淡旺季的影响,但去年的增长势头,显然没有持续。

理想一季度净利润为5.9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9.34亿元,减少了36.70%,更不说去年Q4,净利润直逼60亿,对比下来,一季度业绩直接变脸。

并且在盈利之后,也在今年的一季度出现了经营性的亏损,今年一季度经营利润为-5.8亿元,经营利润率为-2.3%。同时,毛利率是理想盈利之后一直引以为傲的数据,而在坚挺了几个季度之后,如今到了20.6%。在车型价格体系进一步调整之后,毛利率能否继续保持20%以上,预期似乎并不乐观。

对于纯电市场,尤其是MEGA的过度乐观,导致理想投入与产出出现明显失衡。

在北京车展上,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就透露,其实从去年11月开始,理想内部就已发现苗头不对,连续数月市场的实际表现和预期发生巨大偏离,但内部预期还是太乐观了。这样的乐观氛围,一直持续到MEGA上市之后。

“10月之前,我们每月市场预估和判断都还挺准的,到了今年2月份大家可能还抱有期望,看是不是过了春节,还能回到原来大家对于所关注市场的判断,但当3月份过完(MEGA上市后),我们发现确实过于乐观”。

而去年10月,也是理想的“劲敌”问界的转折之时,问界新M7上市之后收获大量订单。曾经,行业认为,理想专注的增程路线是其护城河,现在看来,早期大家各占领地,如今赛道拥挤,自然彼此贴身肉搏。理想和问界均定位增程SUV,几款车型也均有对应,难免此消彼长。

坦率说,仅作为一款纯电MPV,MEGA月销过千,也并没有很差。但更令理想焦虑的是,改款之后的L系列,销量也没有达到预期。作为主销车型,L系列的销量萎靡则更加影响理想的增长。进而在4月,理想全系除了新上市的L6之外,均进行了价格下调,还给老车主进行了等额的现金退款。

到了今年,以流量见长的李想碰到又一位流量大佬雷军。MEGA折戟之后,李想本人鲜少在微博上发言,主动闭麦,就连最近轰轰烈烈的车圈CEO直播大比拼中,李想也没有参与。

想操刀着理想的大变革。从组织架构、人员再到公司整体战略,一系列动作密集铺开。

在此前的多个榜单中,实现盈利的理想被认为是新势力上岸的代表,连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将理想称为“率先爬出死人堆”的车企。然如今看来,在变局如此之快的行业,新势力们并无人上岸,只是短暂各领风骚

随着理想延后今年推出纯电SUV的计划,接下来理想试图继续专注增程,巩固现有优势再出发。

这注定是场硬仗,无论是一季度为纯电推出做出的各种准备,还是为应对市场变化,调整整体价格体系,都让理想曾经引以为傲的现金流、毛利率等财务数据,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承压。

好在理想的反应很迅速,面对市场变化快速做出应对,调整自己策略。作为第一个能够实现盈利的新势力,理想还有机会。如果顺利,经历过调整的理想仍能转头向上。

这也是行业变革期,每一位站在全球汽车行业之巅的玩家,必须应对的挑战。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