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材国际:5月13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海证券、太平洋证券资管等多家机构参与

中材國際:5月13日接受機構調研,國海證券、太平洋證券資管等多家機構參與

證券之星 ·  05/21 17:10

證券之星消息,2024年5月21日中材國際(600970)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5月13日接受機構調研,國海證券、太平洋證券資管、新華股份、華泰保險資管、中信證券資管、益民基金、鵬揚基金、國壽安保、中郵基金、中金公司、遂玖資產、天風證券、甬興證券、九泰基金、Cyber Atlas Capital、建信基金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1.請介紹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情況,對全年毛利率預期如何?

答: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綜合毛利率爲19.48%,同比增長2.55個百分點。接下來,公司將積極把握新型工業化、數智化轉型、綠色低碳轉型、一帶一路等時代機遇,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問:公司如何看待今年國內市場空間?

答:從目前國內的情況看,2023年由於全國性的水泥價格降幅較大,加之需求下滑,水泥行業利潤出現大幅下降,降幅超過50%。對於2024年及未來幾年,市場壓力整體依然較大,但下行程度會出現放緩。相應國內水泥整線項目的機會也比較少。在“雙碳”與“雙控”等政策共同作用下,產業轉型升級需求迫切。《建材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低3%以上。今年以來,環保部印發《關於推進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國務院發佈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建材行業是設備更新改造的重點行業。我國在運行的水泥熟料生產線1570餘條,其中運轉10年以上的線佔比80%。政策壓力下,水泥企業對新技術、新裝備的需求將會持續釋放,存量技術改造市場空間較大。中材國際已經形成了圍繞綠色節能、數字智能升級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去年,青州中聯年產20萬噸CCUS示範線成功點火,公司成功打造了合肥南方、宜城南方、池州中建材骨料等一批智能化標杆示範項目,自主研發的綠色低碳水泥工廠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經行業鑑定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併成功應用於銅川堯柏、玉山南方等生產線。中材國際已經成爲水泥行業綠色轉型的重要推動者,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會形象,這也有利於獲取更多政策支持和商業機會,低碳工藝改進、新一代節能裝備、餘熱收裝置、智能化控制系統等各環節都將有不錯的市場空間。

問:公司對今年海外市場的預期如何?

答:2023年公司境外新籤合同額333.07億元,佔比達到54%,工程、裝備、運維均同比增長50%以上。2024年一季度境外新籤合同額142.92億元,同比增長70%,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就國際市場而言,我們判斷2024年境外水泥需求和價格較2023年總體保持穩定。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較快,受益於基建和房建的快速發展,區域水泥需求旺盛,水泥行業仍然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成熟市場國家受脫碳政策影響,綠色低碳改造需求持續釋放。公司核心經營區域包括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等區域市場,伴隨城鎮化發展與人口增長紅利,水泥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隨之帶來較爲穩定的水泥工程技術服務市場機會;另外,存量市場潛力很大,統計顯示,目前境外20年以上生產線佔比近70%,約有400條生產線位於碳減排壓力較大的歐美國家,老線技改市場空間較大,將爲公司發展帶來持續增長機遇。

問:請介紹一下公司裝備業務的發展情況和未來市場空間。

答:2024年一季度公司裝備業務新籤合同額17.44億元,同比增長2%。去年2月份合肥院進入中材國際以後,公司開始進行裝備業務的融合,裝備集團掛牌,天津院和合肥院一體化管理,一套領導班子,一套考覈指標。目前,公司正在按照裝備業務板塊統一平台的規劃目標,推進裝備集團股權層面的整合。同時,裝備平台下屬各專業裝備產品層面,按照“合併同類項”原則實現專業聚焦,一個裝備、一個主體,力爭打造若干個“專精特新”裝備領域的單項冠軍或隱形冠軍。2023年,公司具有研發製造能力的十類核心主機裝備自給率超過60%,立磨、輥壓機、篦冷機、預熱器等拳頭產品市場份額穩居全國第一。裝備境外業務收入佔裝備收入比重提升至25%,裝備外行業收入佔裝備收入比重提升至32%。伴隨全球水泥行業綠色智能轉型進程持續推進,水泥裝備仍有較大潛在需求空間。據諮詢公司預測,到2025年水泥裝備全球市場規模預計每年約350-400億元,按照公司2023年裝備業務收入測算,水泥裝備全球市佔率約20%,相比水泥EPC業務全球市佔率65%,裝備業務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國內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化,目前行業已處於提質增效、綠色智能的結構化轉型時期,來自存量市場的節能降耗改造、更新迭代將佔據更大的裝備需求比例。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國內圍繞節能降碳、超低排放、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等方向的設備更新改造有望提速。未來,中材國際會持續深入推進裝備業務整合融合,加強品牌建設,擴大國際影響力,加快實現從“工程帶動”到“帶動工程”逐漸轉變;同時,進一步加強工程與裝備協同,依託全球屬地化資源和系統集成服務能力,統一備件服務平台和服務體系,構建“產品+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堅持“基於水泥、超越建材”業務定位,加大裝備外行業拓展和“走出去”步伐,進一步提升裝備外行業收入、境外收入佔比。

問:請介紹公司數字智能化業務的發展規劃以及近期進展。

答:中材國際數字智能化的業務,首先是中材國際“十四五戰略”裏一核雙驅中的一驅,數字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材國際在數字智能化業務方面的發展願景是成爲世界一流的工業數字化服務商,通過聚焦“建材行業智能製造”這個核心,打造智能化解決方案的諮詢、研發、交付綜合能力,研發推廣管理信息化、智能控制、算法模型和智能裝備四類產品,爲中材國際的業務轉型突破做出貢獻。爲了持續提升數字智能的服務能力,中材國際專門組建成立了中材智科,希望通過三個方面的舉措來實現快速成長。第一,聚指成拳,打造自己核心競爭力,中材智科已經完成了整個智能化相關人員、技術和業務方面優勢資源的整合,一方面是通過加快數字中材國際的建設,另一方面爲基礎建材企業提供更加優化的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系統輸出架構規劃、系統開發、數字化底座研發運營、工廠生產運營全流程數字化管控、智能優化控制、數字化運維服務、工廠智能化升級整體解決方案等核心能力,打造SINOM智能化品牌。第二,聚焦管理提升,打造穩固堅實的支撐體系。我們從四個方向明確了管理方向產品聚焦、人才聚合、場景創新、平台使能,另外着重於提升四項核心能力,主要是價值服務、創新服務、專業服務、合作共創服務,並從組織、人才等五個體系上進行支撐。第三,市場空間開拓,構建一個開放共贏的生態體系。首先中材智科在中材國際內部承接公司的數字化、智能化業務,第二承接和服務中國建材集團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業務,第三承接和服務於中國建材集團外和境外的數字化、智能化業務。目前也在探索突破行業的限制,在個別業務上已經有所突破。第四,培育渠道,構建上下游生態合作機制。2023年,依託公司科研創新和海量應用場景,公司在數字智能化業務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和突破。首先是智能建造,通過智能建造賦能EPC主業,通過數字模型技術(BIM)應用和自主開發的工業互聯網平台(IIESP),實現了工程項目全生命週期、全要素的數字化管理,並且具備了數字孿生工廠交付能力,有幾個工廠已經全面實現了數字孿生的交付。中材國際在數字智能方面,通過建立統一的數字化智能化業務平台,對內爲公司工程、裝備、運維主業賦能,提升運營效率和競爭優勢,對外助力水泥智能工廠升級和產業生態構建,加快打造水泥智慧工廠和智慧礦山等核心數智化產品,提升公司爲全球客戶提供全生命週期數字化服務的能力。

問:6.請公司備品備件業務的發展規劃如何?

答:近年來,公司大力推動運維業務發展,加快向運維服務商轉型,2021年收購中材礦山,拓展礦山運維業務;2022年收購智慧工業,完善水泥運維全球佈局。目前,公司運維業務主要涵蓋水泥生產線運維、礦山運維、備品備件供應等。在備品備件領域,競爭格局較爲分散,裝備集團下屬各專業裝備子公司均有備品備件業務,產品矩陣豐富。備品備件屬於耗材類業務,使用週期較短,假設每噸水泥對應的維修和保養成本爲10元,2023年全球水泥產能約40億噸,對應全球備品備件維修及保養市場規模爲400億元,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下一步,公司將加快打造全球備品備件加工、採購、倉儲服務中心,加快營銷網絡全球佈局,做大備品備件業務

中材國際(600970)主營業務:工程技術服務,高端裝備製造,生產運營服務,其他業務。

中材國際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02.88億元,同比上升2.74%;歸母淨利潤6.36億元,同比上升3.08%;扣非淨利潤6.54億元,同比上升12.35%;負債率62.57%,投資收益78.0萬元,財務費用2.38億元,毛利率19.48%。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22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21家,增持評級1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爲16.84。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出5929.64萬,融資餘額減少;融券淨流出767.33萬,融券餘額減少。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與本站立場無關,如數據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爲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