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蔚来终于等来了救兵

蔚來終於等來了救兵

投資界 ·  05/21 11:51

最近兩年,蔚來的日子不太好過。但最近卻迎來了久違的好消息:

5月9日,蔚來第50萬臺量產車在合肥蔚來第二先進製造基地下線。這是國內*達到該量產規模的中國高端純電品牌,李斌說這是相當重要的里程碑,不過更關鍵的是李斌對第二品牌“樂道”的劇透。蔚來多年在換電、技術方面的能力儲備,隨着樂道的加入,有了衝刺銷量的援軍。

銷量

值得注意的是,蔚來自2018年首輛車交付,從0到10萬輛用時近3年,從10萬到20萬約1年,從20萬到30萬不到8個月,從30萬到40萬用時9個月,從40萬到50萬僅5個月。

在所有造車新勢力中,蔚來是去年變化*的車企之一。

2023年,蔚來賣了16萬輛車,發佈蔚來手機,取得獨立造車資質,拿到來自中東的大額投資。代價是,虧了211億元。

在3月5日發佈的業績中,蔚來2023年收入556億元,同比增長12.9%,但淨虧損同比擴大了45%。

隨後,蔚來宣佈裁員10%,大約3000名員工離崗,一些不賺錢的項目被推遲、取消,這給蔚來節省了大約20億元成本。同時,蔚來大力招聘銷售人員,兩個月入職3000多人,全力賣車。

一系列調整加大了外界對蔚來的擔憂。有人擔心蔚來會像2019年那樣,陷入嚴重的現金流危機,有網友甚至在李斌的直播中問“蔚來什麼時候倒閉”。李斌則多次在公開場合反思,態度坦誠。

不過,任何負面情緒都可能被過分放大了。

李斌和他的老搭檔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也曾多次坦承,蔚來走過很多彎路,也交過不少學費,尤其在2022和2023年,公司距離懸崖幾乎只有一步之遙。如今回顧那段艱難時期,李斌把更多原因歸結於“節奏不對”,“22年是我們第二代平台的*個交付年,本來應該一飛沖天,但是沒有起來。我們22年、23年節奏一直就沒有調過來。”

往好的方面看,2023年,蔚來在4個月內一口氣發了5款新車,外界看到的可能是產品和交付上的某些具體問題,但背後其實是蔚來從供應鏈、生產,到終端銷售的整個體系無法支撐這麼快的投放速度。

“我們可以做的更好,這裏有很多經驗教訓。”李斌直言,但他同時認爲,蔚來在從0到1階段的很多重投入,雖然帶來了巨大壓力,卻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做技術的全棧自研,做用戶服務與生態,做充換電網絡等,“外界慢慢看到了其價值”,這些都成爲了蔚來目前抵禦競爭的獨特護城河。

進入2024年,即便市場競爭更加慘烈,蔚來也處在產品小年,但李斌卻說,蔚來穩住了,“如果從馬拉松的角度來講,*最舒服的賽段就是節奏順了,今年是蔚來節奏非常好的一年,是真正的節奏跑起來的一年”。

他的說有事實佐證:蔚來4月交付量達15620輛,同比暴增134.6%,環比增長31.64%,在已公佈交付數據的新勢力中,同環比增速均表現最爲突出。

樂道

李斌提到,新品牌將在5月15日亮相,*車是“L60”將對標特斯拉Model Y,主打25萬級家用智能純電SUV市場。

綜合各方信息,蔚來對樂道信心很足,蔚來總裁秦力洪更是形容樂道是個富二代,“有誰在品牌發佈*輛車時就有一千座換電站等着它,樂道在很多體系上成熟程度超過想象”。

與蔚來主打30萬元以上的定位不同的是,樂道面向20萬至30萬元家用市場,追求走量和市佔率,*車型樂道L60將對標特斯拉Model Y。

據悉,樂道將會與蔚來現有銷售渠道分開,共用售後服務和補能體系,車輛生產則在蔚來第二先進製造基地和ET5、ET5-T車型使用同一生產線。

過去蔚來一直在30萬元以上高端純電中*,但高端市場容量有限,樂道是蔚來實現規模化增長、攤銷成本的關鍵一步。蔚來創始人兼CEO李斌表示,作爲蔚來的第二個品牌,樂道對蔚來影響不會很大,主要競爭還是樂道所在的20萬元級別的市場。*車型上市後,除對標車型Model Y以外,小鵬G6和比亞迪宋L也將成爲其競爭對手。

李斌認爲,樂道的*優勢在於品牌依託的成熟體系。蔚來過去的研發投入和整個公司體系能力都將會服務於樂道,目前現有的充換電服務體系也將部分服務樂道車型使用。

除樂道外,蔚來還在開發第二個代號爲“螢火蟲”的子品牌,定位入門級別的小型電動汽車,預計或將低於20萬元。

溝通會上,李斌再次表示今年純電市場將獲得快速增長。一方面今年是用戶心智的轉折點,用戶對品牌的心智開始回歸本來規律,用戶最終選擇的還是品牌。另一方面,隨着基礎設施的完善,插混和增程向純電轉變的過程也更加理性。

過去由於電池原材料成本高漲和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純電增長弱於混動,但現在用戶行爲正在發生改變。李斌表示,目前蔚來標準續航和長續航電池包用戶的比例爲95%和5%,但這一數據在兩年前還處於等值水平。

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蔚來近期銷量增長與前不久推出的新BaaS政策(車電分離購買、電池以租代售等)升級和蔚來推出的10億元置換補貼有關,同時也和油轉電加速的市場大環境有關,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在4月上半月首次突破50%。

李斌也指出,他最初邁入造車圈時,內部就明確企業的體系能力方面要先打一個基礎,在技術、充換電網絡、人才、組織能力上積累,再打出後發制人的一招。“假如我們一上來就參與大衆市場競爭,那就太辛苦了”。

在此基礎上,李斌選擇家庭作爲突破口,並請來了曾經籌辦上海迪士尼的艾鐵成擔任樂道總裁。

“把汽車做出來,我們的工程團隊,不管是整車還是三電三智的都沒問題,但是怎麼去理解家庭用戶非常細緻的需求,就要找一個靠譜的暖男來帶”,李斌如是說道。

看得出,李斌對這個子品牌期待滿滿,它將成爲整個蔚來集團撞線百萬臺的加速劑。李斌表示,接下來艾鐵成和秦力洪將作爲各自品牌的一把手,打擂PK、衝刺銷量。

換電

好消息不止這些。衆所周知,蔚來的換電領域佈局已久,實力雄厚,相比友商優勢明顯。而就在前幾天,蔚來剛剛和廣汽簽署了換電戰略合作,將自己的換電聯盟擴大到了6家。

有評論認爲,藉助換電模式,蔚來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評論是否過譽?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批新能源汽車車主的電池已經陸續開始過保了。

國家工信部規定,2016年起,乘用車生產企業執行對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12萬公里質保(先到達爲準)。今年是2024年,距離2016年剛剛過去8年,部分車型的電池已經過保,而在未來,過保的車輛將會越來越多。

有網友表示,過了質保期限的電池該怎麼辦?難道車主只能重新花高價購買電池或者換車嗎?

網友的種種討論,意味着從今年開始,電池的質保焦慮將會越來越嚴重,這已經成爲汽車行業內必須解決的問題。

前段時間,蔚來汽車CEO李斌在直播中也提到了電池過保的問題,李斌提出一個有趣的說法,那就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換電就等於終身質保。

仔細想來頗有道理:選擇換電服務後,由於可以隨時換電,那電池衰減、重新購買電池的費用,甚至被迫換車等問題,都將不在車主的考慮範圍內,在應對電池過保焦慮中,蔚來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法。

據李斌在直播中表示,一塊30kWh的混動車電池包要6萬元左右,一塊44kWh的電池包要達到8萬元以上,一塊70kWh的電池包要達到15萬元。如果是100kWh的大容量電池包,價格則要在20萬元左右。

此前便有網友表示,換電池的價格已經接近一輛車的價格,讓自己承擔不起。這是因爲雖然上游碳酸鋰的價格在降低,但動力電池還面臨着存放成本、維護成本、更換工時費等等,所以價格依舊不是普通車主能輕易負擔的存在。

車主還有第二個選擇,那就是直接換車,但這樣的成本就更高了。

那麼選擇蔚來的換電呢?權益升級包的價格爲3萬元,可爲車主提供終身免費換電服務,每個月最高4次免費換電,如果按700km續航計算,可以跑2800km,而且也可以日常充電,價格顯然比重新買一塊電池便宜太多。

簡單來說就是,在選擇換電服務之後,電池使用年限帶來的續航衰減、安全隱患等問題都不再由車主承擔,車主只需要支付換電費用,其餘的電池維護等等全部交給蔚來,背後其實是一個責任轉嫁的問題。

因此,蔚來給當前新能源汽車的過保焦慮問題提出了很不錯的解決方案。

目前,新能源車電池剛剛迎來過保的*年,過保的數量並不多,但是3年後呢?5年後呢?8年後呢?要知道,在樂道所佈局的家用市場中,性價比是許多車主更看重的點,在這種情況下,換電帶來的電池成本節省,就相當於多了一條核心競爭力,這正是蔚來換電業務帶來的獨特性。

結語

此前,外界一直擔心蔚來花錢太狠,挖護城河挖斷資金鍊。但是,隨着一系列利好的發佈,一系列“援軍”的到來,蔚來讓外界吃下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這種擔心應該會大大緩解。

今年對蔚來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好執行,不要犯錯誤,等待體系化能力形成後釋放巨大力量。至於蔚來能否如願進入爆發的正循環,或許待樂道*車型在四季度交付後,市場會給出答案。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衆號:車百智庫授權發佈,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