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微软引入Copilot点燃AIPC板块 内置GPT-4o模型 算力吊打一众主流产品

微軟引入Copilot點燃AIPC板塊 內置GPT-4o模型 算力吊打一衆主流產品

財聯社 ·  05/21 12:30

①受微軟引入Copilot+PC消息影響,AIPC概念股強勢發力; ②首款Copilot+PC硬件AI算力可每秒執行40多萬億次操作; ③據Canalys預測,2024年AI PC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9%。

《科創板日報》5月21日訊 當地時間週一,微軟公司在發佈會上引入了“Copilot+PC”,象徵着AI PC站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據悉,相較於早先上市的一衆AI PC,此刻微軟將旗下AI助手Copilot全面引入了Windows系統,並且內置了OpenAI的GPT-4o模型,其硬件AI算力據悉可每秒執行40多萬億次操作。根據微軟官方測試,其發佈的第一款Copilot+PC,即新款Surface Pro的多線程性能相比蘋果的MacBook Air高58%。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AIPC概念股強勢發力,截至發稿,英力股份漲停,思泉新材漲超12%,雷神科技漲超10%,智迪科技漲超7%,格林精密、華勤技術、隆揚電子等紛紛跟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佈的Surface Pro的NPU(神經網絡處理器)算力來到了40 TOPs(每秒萬億次處理)。實際上,微軟早前便將40 TOPs視作AI PC的准入門檻,英特爾也在早先透露了本地運行微軟Copilot的前提條件爲“需要至少40 TOPs算力的NPU”。

每秒執行40多萬億次操作的NPU,相當於什麼概念?前不久剛剛問世的iPad Pro,其內搭載的M4芯片的NPU計算能力爲38 TOPs,英特爾目前的Meteor Lake芯片組合功率可達34 TOPs,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AI PC,其中最低NPU計算能力也僅爲10 TOPS,沒有絲毫在本地運行微軟Copilot的可能。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微軟引入Copilot+PC的舉措,相當於對AI PC的認知重新下達了定義。

那麼,Copilot+PC能夠做到什麼?

首先是新功能Recall,在GPT-4o的加持下,Copilot+PC能夠回憶並抓取一切曾在顯示屏上出現過的內容。

其次,在強大算力和語言模型的幫助下,Copilot+PC能夠實時翻譯約40種語言,實時生成或優化AI圖像。

並且,Copilot+PC具備充分的實時交互能力,微軟發佈會演示了遊戲《我的世界》,結果顯示,AI爲玩家提供了相當於遊戲攻略的基本信息,包括如何建造物品、躲避殭屍等。

無論如何,Copilot+PC的出現象徵着AI PC的一次進步。2024年被譽爲AI PC元年,AI的發展推動AI PC、AI服務器與AI手機等產品在市場上蓬勃崛起。據悉,未來包括聯想、戴爾、惠普、三星等在內的電腦製造商也將推出可運行微軟Copilot的AI PC。據Canalys預測,2024年AI PC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9%。

回歸國內視角,東海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各消費電子廠商相繼發佈AI PC,AI大模型迭代迅速,未來AI在硬件方面的落地競爭趨於白熱化,建議關注AI芯片相關產業鏈。頭豹研究院指出,AI PC的發展拉動PC從軟硬件進行全面的升級和迭代,呈現出先硬件後軟件的變革態勢。當前AI PC進入以硬件端變革爲主的第一階段,預計2024年中後期將進入以個人大模型、個人Agent等軟件端變革。

從投資角度來看,德邦證券建議AI PC疊加換機需求有望拉動上游產業鏈量價齊升,建議關注PC上游產業相關標的:1)整機及ODM:聯想集團、聞泰科技、華勤技術、億道信息;2)零部件:光大同創、春秋電子、翰博高新、萊寶高科、匯創達;3)散熱:思泉新材、飛榮達、中石科技;4)IC設計:芯海科技、龍芯中科。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