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百洋医药(301015):服务能力延伸 看好新空间

百洋醫藥(301015):服務能力延伸 看好新空間

浙商證券 ·  05/21

投資要點

事件: 百洋醫藥擬以8.8 億元收購百洋製藥60.199%股權百洋醫藥擬以現金8.8 億元收購上海百洋製藥股份有限公司60.199%股權,本次交易若完成,百洋製藥、百洋投資、百洋伊仁及百洋康合將被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根據公司公告披露,百洋製藥2023 年實現收入7.60 億元,淨利潤1.35 億元,毛利率63.5%。收入結構方面,2023 年百洋製藥中成藥收入佔比約70%,化藥收入佔比約30%,主要產品包括扶正化瘀、二甲雙胍、硝苯地平等。

短期看:看好百洋製藥並錶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與新動能我們認爲,百洋製藥旗下產品成長性明確且具備一定稀缺性,盈利能力較優異,百洋製藥並表後或使得公司收入規模及盈利能力端實現一定程度優化。拆分來看,中成藥方面,根據公司公告,預計2024-2026 年公司中成藥板塊的收入增長率分別爲18.07%、15.82%及14.88%,增長支撐主要來自:①院端拓展空間較大,截至2023 年末扶正化瘀產品銷售已覆蓋全國近6,200 家醫院,未來計劃進一步開拓的醫院約6,000 家;②扶正化瘀是中國首個完成美國II 期臨床試驗的肝病領域中成藥,擁有超20 年的臨床使用經驗,是國內抗肝纖維化領域份額第一的產品,看好其在百洋醫藥雙端成熟商業化體系賦能下的加速放量。化藥方面,根據公司公告,預計公司2024-2026 年化藥板塊的收入增長率分別爲31.33%、43.76%及20.87%,增長支撐主要來自:①已中標集採品種的區域續標、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等醫保目錄產品全國進院持續推進;②多個已獲批未投產的潛在集採產品(如艾司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非布司他、硫酸氨基葡萄糖、碳酸鑭咀嚼片等新產品)預計2024 年起或逐步放量。

長期看:看好生產端服務能力延伸帶來的新成長空間我們認爲,此次收購標誌着公司從輕資產商業化平台向“Pharma”模式的轉變,也標誌着公司商業化服務能力從銷售到生產端的延伸。隨着百洋集團自主孵化的創新藥械產品逐步獲批,我們認爲2024 年之後公司已處在第二增長曲線逐步釋放的窗口,我們看好生產端服務能力的補充爲公司帶來的新增長空間。

盈利預測與估值

考慮到目前收購方案尚未通過公司股東大會審議,在不考慮百洋製藥並表的情況下,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6 年實現營業收入83.26/93.08/107.24 億元,同比增長10.07%/11.80%/15.20%;實現歸母淨利潤8.44/10.93/14.09 億元,同比增長28.60%/29.53%/28.85%,對應EPS 爲1.61/2.08/2.68 元/股,2024 年5 月20 日收盤價對應PE 爲21 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行業加速出清下導致上下游經營短期波動風險;核心產品銷售波動風險;新品牌拓展不及預期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