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长江证券:资产质量改善预期推动银行股估值修复

智通财经 ·  05/21 10:22

智通财经APP获悉,长江证券发布研报称,银行股2023年下半年以来PB估值全面“破净”,其中城投和房地产风险是核心影响因素。随着城投化债缓解流动性风险,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宽松,将强化资产质量改善的逻辑,打开估值上限,看好优质银行股估值重回1.0xPB以上。个股层面,重点推荐兼具高股息和房地产属性的招商银行(600036.SH)、复苏预期驱动的绩优股常熟银行(601128.SH)、2023年以来深度调整的宁波银行(002142.SZ),关注杭州银行(500926.SH),中小银行推荐瑞丰银行(601528.SH)、齐鲁银行(601665.SH)、厦门银行(601187.SH)。国有大行重点关注H股高股息价值。

长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今年以来银行股依次交易高股息、强业绩、地产企稳预期

2024年至今银行股在市场分歧中持续上涨,部分个股创新高。长江证券指出,市场年初对于银行股的担心主要源于宏观经济预期并未明显复苏,甚至房地产市场出现加速下行趋势。同时,银行基本面景气度受到持续降息等因素影响,业绩存在下滑压力,房地产和零售信贷资产质量依然承压。但实际上,2023年下半年深度调整的估值已经过度反映压力,预期比基本面更悲观。

从具体交易逻辑来看,一季度银行股主要反映红利价值重估,叠加市场大幅波动,高股息银行股的防御属性突出。红利价值的典型代表包括国有大行、沪农商行等,其中多数高股息标签的银行持续上涨至今,只是国有大行由于一季度利润小幅下滑,出现阶段性调整,而沪农商行等银行在中期分红逻辑推动下继续创新高。

长江证券坚持认为,红利价值重估是银行板块核心逻辑,中长期持续看好高股息银行的估值修复。同时一季报前后,市场对于业绩高增速银行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典型代表常熟银行、杭州银行持续上涨,在困难的宏观环境下,绩优银行股依然实现稳定持续的高增长,明显优于市场预期,是这类资产重估的核心。5月以来,房地产政策预期升温,政策陆续落地,与经济复苏预期高度关联的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加速上涨。

目前三大逻辑继续兑现,资产质量改善预期推动估值上台

关于房地产企稳逻辑,随着5月17日一揽子房地产宽松政策陆续发布,对于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预期意义重大。长江证券认为,目前银行资产质量面临的房地产压力,一方面体现为狭义的房地产对公贷款风险,另一方面还受到房价持续下行可能导致的抵押类资产潜在风险。市场可能会持续观察一揽子新政策的实际效果,但对于银行而言,任何有利于房地产销售或房价边际企稳、房企流动性边际改善的政策都将构成利好。银行本身正在通过经营业绩持续化解房地产坏账,而外部政策的助力或托底都将减轻风险化解的潜在压力,资产质量改善预期更清晰。

关于银行股高股息逻辑,市场部分投资者担心

长端利率企稳回升,或是权益市场风格转换,可能造成红利资产被抛弃。长江证券强调,市场风格完全不是红利价值重估的核心逻辑,只影响短期股价弹性,而红利资产的股息率下降、估值上升,也并非一定需要长端利率同步下行。从宏观利率环境来看,经济可能企稳,但复苏弹性依然不充分,资产荒的压力继续存在。截至5月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2.31%,A股五大国有银行平均股息率5.41%,利差依然较高。此外,银行股正在积极推进中期分红,也将进一步提升板块的股息率吸引力。

关于业绩增长逻辑,今年银行业基本面受宏观环境影响依然承压,全年压力预计难以缓解。但对于部分绩优银行股,能够保持业绩亮点。例如,常熟银行预计全年依然实现较高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杭州银行净利润也有望延续高增速。业绩可持续性支撑此类银行估值回升。

风险提示:社会实际融资需求持续低迷;经济压力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恶化。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