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黄金白银短线狂飙!伦铜领衔有色金属全线爆发

黃金白銀短線狂飆!倫銅領銜有色金屬全線爆發

金十數據 ·  05/20 09:53

來源:金十數據

黃金看漲押注急升,銅的強勁漲勢正波及白銀,投資者扎堆投資金屬,多頭搶購、空頭平倉,大量追加按金......金屬市場熱鬧非凡。

由於投資者對整個金屬市場的需求飆升,同時人們越來越樂觀地認爲聯儲局將在今年降息,交易員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加大了對聯儲局最早可能在9月份降息的押注,週一(5月20日)亞市早盤,金屬價格全面爆發

現貨黃金日內漲幅超1%,最高報2440.69美元/盎司,突破4月創下的歷史高位2431.43美元/盎司。COMEX最活躍黃金期貨合約北京時間5月20日09:00--09:01一分鐘內買賣盤面瞬間成交2539手,交易合約總價值6.19億美元

現貨白銀站上32美元/盎司關口,續刷11年來新高,日內漲1.9%。滬銀主力合約觸及漲停,漲幅8%,報8211元/千克。

上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通脹放緩幅度超過預期,美元上週下跌,美國國債反彈(收益率下跌)。這爲貴金屬價格提供了支撐。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截至5月14日的一週裏,對沖基金將看漲黃金的押注提高到了三週來的最高點

在其他地區,俄羅斯和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再次加劇,烏克蘭無人機上週日襲擊了俄羅斯的一家小型煉油廠,導致其停止運營,而一艘駛往中國的油輪上週六在紅海遭到胡塞武裝導彈襲擊。貴金屬是往往受益於避險需求的資產之一。

除了貴金屬外,有色金屬期貨也全線大漲,滬鎳主力合約日內大漲6.00%,現報159500.00元/噸。滬錫主力合約日內大漲4.00%,現報285710.00元/噸。國際銅期貨主力合約漲超5%倫銅期貨觸及歷史新高,報10848美元/噸。

亞太股指亦大幅走高。日經225指數日內漲幅達1%。日本東證指數上漲1%,至2773.09點。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開漲0.45%。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太指數(MSCI AC Asia Pacific Index)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上漲。“我們繼續預計聯儲局今年將降息50個點子,並在2025年和2026年進一步降息,”瑞銀全球财富管理公司美洲首席投資官Solita Marcelli說。“這創造了一個良性的宏觀環境,支持我們對優質債券和優質股票的投資建議。”

據外媒報道,投資者在扎堆投資金屬,看漲的投資者紛紛湧入,看跌的押注破滅。上週鎳價飆升近8%,倫敦銅價已飆升至創紀錄水平,全球銅市正受到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爲中心的空頭擠壓的影響。貴金屬上週五也大漲,白銀飆升至1年高點,黃金回升至4月份達到的歷史峯值。

藍線期貨公司(Blue Line Futures)首席市場策略師菲爾-斯特里布爾(Phil Streible)表示,銅的強勁漲勢正在波及白銀,因爲白銀也被認爲是一種工業商品,它被用於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中。

“影響大宗商品的因素有三個:供應、需求和價格動能,”斯特里布爾稱。白銀“現在三者都有”

今年以來,工業金屬和貴金屬均因投資者興趣大增而飆升,宏觀經濟背景日益向好,同時多個實物市場供應趨緊。

全球最大的專注於金屬的基金管理公司Orion Resource Partners的投資組合經理Matthew Heap上週在接受採訪時說:“雖然有很多西方基金錯過了黃金的漲勢,但很明顯,他們非常渴望參與銅的投資。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即從主題上看,銅的故事非常清晰,你可以在乘坐電梯時解釋爲什麼銅價可能會從現在開始大幅反彈。(意思就是價格就像坐上了電梯)”

供應中斷令許多交易商措手不及,助長了空頭頭寸持有者競相平倉合約帶來的大幅波動。世界第三大鎳供應國新喀里多尼亞爆發暴力抗議活動後,上週五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鎳價飆升達7.9%。

倫敦Marex公司的基本金屬策略師Al Munro說:“雖然人們都在談論當前的需求不佳,但我們也面臨着供應問題——就像你在銅和鎳方面看到的那樣。我們是一個期貨市場,我們談論的未來是什麼?巨大的需求。”

幾個月來,銅市一直處於多空雙方的拉鋸戰中,多頭認爲供應緊張、需求旺盛即將來臨,而謹慎的交易商則對中國歷史性的現貨需求疲軟狀況發出了警報。但上週,力量對比發生了急劇變化,紐約市場的搶購使空頭頭寸持有者蒙受了按市價計算的重大損失。上週五,Comex銅市場出現了新的緊張跡象,前月合約向上週三創下的紀錄回升。許多交易商一直押注該交易所的價格相對於上海和倫敦基準會下跌,而價格的急劇飆升使他們面臨着大量追加按金的風險

目前,全球銅市場都在爭相採購銅,以便在7月份合約到期之前向交易所交割,但交易商們正在與供應限制和航運瓶頸作鬥爭。

編輯/jayden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