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小米国际业务副总裁辞职!行业竞争激烈 三年全球第一目标尚未实现

小米國際業務副總裁辭職!行業競爭激烈 三年全球第一目標尚未實現

財聯社 ·  05/17 21:14

財聯社5月17日訊(記者 唐植瀟),近期,小米高層團隊變動頻繁。

在小米集團總裁雷軍擢升兩位初創團隊成員爲高管不久,近日小米核心決策團隊的國際業務部副總裁向徵離職。

根據公開信息,向徵於2018年4月加入小米國際業務部門後,很少對外公開露面,目前其具體離職原因未知。

不過,雖然在向徵任內,小米在全球市場的表現一直穩定,但“三年內全球第一”的目標還尚未實現。根據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小米手機在全球市場排名一直在三、四位徘徊,也曾一度短暫衝上過第二。

面對嚴峻的競爭形勢,除了向徵離職之外,小米集團近些年來高層經歷多次調整。有行業觀察者表示,小米目前處於重要發展節點,疊加開拓汽車業務,因此需要管理層迭代以適應新的環境。

向徵任期內手機出貨量穩居全球前三,但未能登頂

財聯社記者在公開信息了解到,向徵於2009年至2013年間在摩托羅拉移動業務部門擔任高級總監,此後跳槽到了TCL分別擔任了多媒體科技以及通訊子公司CEO。 在向徵加入小米團隊之時,雷軍曾發微博歡迎向徵加入小米國際業務部。“向徵的加入將進一步助力小米海外業務的高速發展。”

原小米集團總裁王翔當時也在微博上發文表示,“我與向徵同學相識多年,很高興他能加入我們國際部大家庭。海外市場大有可爲,對未來無限憧憬!”

2021年,雷軍曾在小米12發佈會上提出對標蘋果的口號,立下“三年內拿下全球第一”的目標。彼時,小米的手機銷量超過蘋果,僅次於三星,首次成爲世界第二,全球佔有率達17%。

但目前來看,在向徵任內小米還沒能實現“三年內拿下全球第一”的目標。

綜合來看,向徵在任的2018-2023年間小米手機全球市場份額一直在第三至第四位之間徘徊,但整體份額由2018年的8.9%增長到了2023年的14.1%,加速追趕位於前兩位的三星和蘋果,但仍與蘋果三星有5%以上的差距。

市場調研機構IDC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Q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7.8%至2.89億臺,這是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第三個季度增長。按手機品牌來看,三星、蘋果、小米、傳音和OPPO分別位列前五。

其中,前兩位的三星出貨量爲6010萬臺,同比下滑0.7%,市場份額爲20.8%;蘋果出貨量爲5010萬臺,同比下滑了9.6%,市場份額爲17.3%。

不過,前五位中唯有小米和傳音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小米出貨量爲4080萬臺,同比增長了33.8%,市場份額爲14.1%,傳音出貨量爲2850萬臺,同比大漲84.9%,市場份額由5.7%大幅增長至9.9%。

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向徵離職的具體原因目前尚未有官方明確說明,因此只能進行合理的推測。考慮到小米對於全球業務推進的不滿情緒以及雷軍可能親自抓全球化推廣的傳聞,向徵的離職或許與小米國際業務的表現未達到公司預期有關,或者是內部戰略調整、個人職業規劃變化等因素導致。”

小米高層迭代,爲適應新競爭環境

近年來,小米集團的高層經歷多次調整。

2022年原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離開高管位置;2023年12月小米集團合夥人、高級副總裁、大家電部總裁張峯“因爲個人原因”離職。

今年5月初,兩位小米創業之初加入的女性團隊成員晉升集團高管。其中許斐任集團副總裁兼集團CMO,張劍慧任集團副總裁兼集團採購委員會主席。

和張峯一起任命的4位小米合夥人,如今只有盧偉冰晉升爲集團總裁。近期由於雷軍宣佈專注在小米汽車業務上,盧偉冰被任命爲小米品牌總經理,負責小米手機的發佈會主講,而接任Redmi品牌總經理則由王騰接任。

雷軍曾在直播間表示:“手機是我們公司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我們最核心的業務。我差不多還有3分之1的精力在參與手機的工作。當然我們我們手機業務還有很多高管在盯着。”

接過小米手機品牌重任的盧偉冰在此前業績會上表示,2024年小米在中國市場一定要突破6000元到1萬元價格段;在全球市場要堅持高端化戰略,比如歐洲市場,同時在新興市場也要抓住成長機會。

丁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小米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當前處於重要發展節點。考慮到小米正在向高端化發展,新的汽車業務關乎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和貿易形勢波動,這些因素都需要管理層迭代以適應新的發展戰略和環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