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东南亚四国光伏关税豁免期将到 业内:当地已补齐硅片产能有望降低影响

東南亞四國光伏關稅豁免期將到 業內:當地已補齊硅片產能有望降低影響

財聯社 ·  05/16 23:15

①美國白宮週四刊登聲明,以所謂的不合理貿易爲由,對進口光伏電池採取進一步控制措施; ②業內分析認爲,兩年豁免將到期,可能會開始執行,但這兩年東南亞已經配套了硅片,有望不被認定存在“反規避”行爲; ③頭部組件廠正加快美國組件產能建設。

財聯社5月16日訊(記者 劉夢然)東南亞“反規避”兩年豁免即將到期。今日,美國白宮刊登聲明,以所謂的不合理貿易爲由,對進口光伏電池採取進一步控制措施。根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消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預計將最晚於2024年6月10日對此案作出產業損害初裁。

多家頭部組件廠商人士在今日晚間回覆財聯社記者時提到,正密切關注相關事件進展,但具體影響尚不能確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兩年豁免將到期,可能會開始執行,但這兩年東南亞已經配套了硅片。接下來(美方)可能會直接對東南亞光伏提起“雙反”調查。

東南亞已補齊硅片產能

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美國貿易壁壘問題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此後十餘年間,美國繼續出臺201關稅、301關稅等貿易政策,以此打壓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美國。作爲應對,中國光伏企業紛紛開啓東南亞產能建設,以此規避“雙反”調查。

最近一次反規避關稅的調查緣於2022年,美國當地企業希望美國商務部對來自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柬埔寨四國的太陽能產品發起反規避關稅的調查。根據最終裁定,美國對東南亞四國的光伏電池板免徵24個月關稅,該項政策即將於今年6月到期。

今日消息,控制具體措施包括:不再將太陽能雙面組件排除在關稅之外,自6月6日之後恢復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太陽能產品徵收關稅並且要求進口6個月內安裝完成,以打擊產品囤積,並採取補貼等措施支持在美國國內進行光伏電池硅片和電池製造的技術開發等。

根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消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裁定涉案產品的進口對美國國內產業構成了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損害威脅,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本案進行調查並預計於2024年7月18日作出反補貼初裁,2024年10月1日作出反傾銷初裁。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此前在高稅率衝擊下,國內組件廠紛紛出海東南亞,經過數年建設,目前中企在東南亞已陸續實現了硅片-電池-組件一體化產能佈局。

特別是在硅片環節,據頭部組件廠公開資料顯示,晶科能源(688223.SH)有越南年產6.5GW+3.5GW拉晶和切片項目;隆基綠能(606012.SH)馬來西亞6.6GW硅棒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晶澳科技(002459.SZ)已在越南形成2.5GW拉晶及切片產能;天合光能(688599.SH)在泰國和越南建設有光伏產品生產製造基地,擁有6.5GW的拉晶切片、電池、組件一體化產能。

此外,信義光能(00968.HK)、明冠新材(688560.SH)、迴天新材(300041.SZ)等玻璃、背板等輔材企業在東南亞當地也均有產能。據業內人士介紹,判斷“規避”主要條件包括使用中國生產硅片製造太陽能電池,以及光伏組件包含了至少三種中國製造輔材。因此,在東南亞當地生產的硅片或者輔材產品,或將不被認定存在“反規避”行爲。不過,亦有業內人士擔心,新一輪重啓調查後是否會調整相關認定規則,仍有待觀察。

呂錦標提到,美國和韓國公司在東南亞也不少產能,將東南亞產能堵死後,美國國內光伏產品供應還是問題。

赴美建廠計劃還在推進中

此前,中國光伏企業一直取道東南亞出口美國,四國傾銷率有所不同。其中,越南傾銷幅度最高,達到271.28%;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泰國分別達到125.37%、81.22%和70.36%。據美方統計,2023年美國自各涉案國家進口被調查產品的金額分別約爲:柬埔寨23億美元、馬來西亞19億美元、泰國37億美元、越南40億美元。

出於對東南亞重啓“雙反”調查未雨綢繆考慮,頭部組件廠近年來也在推進美國建廠計劃。在本月進行的光伏專場業績會上,天合光能表示,其5GW美國組件產能已經在建設,預計將於2024年四季度開始逐步投產;晶科能源美國1GW擴建N型組件產能已於一季度投產,剩餘1GW產能已進入設備裝機階段,該產能將對未來美國市場出貨產生幫助。此外,隆基綠能5GW組件產能於一季度投產,晶澳科技5GW產能計劃三季度可投產。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產能均爲組件環節。呂錦標認爲,組件廠帶有試探性質,且美國建廠成本和建設週期均高於國內。而且如果只是組件、電池,不是全產業鏈都在美國,其他配套還是中國進口,美國的IRA補貼政策是否能到位是不確定的。

就在本週,美國白宮當地時間5月14日宣佈對中國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計算機芯片和醫療產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將光伏電池及組件關稅從25%提高到50%。

不過,經過美國多年層層貿易壁壘,對美國直接出口新能源產品佔比極低。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日前表示,我國光伏電池因前期美方打壓對美出口份額也僅佔0.2%。加徵關稅,對我國電動汽車、光伏電池行業整體出口數據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中國機電商會日前還提到,此舉破壞了全球公認的貿易規則。美國對相關產品加徵關稅,將推高產品市場價格,加重消費者負擔;損害行業全球化協同創新,拖累全球科技創新進程。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