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9.9元一杯的苦涩!咖啡行业陷价格战泥潭,以价换量的策略还能走多远?

JRJ Finance ·  May 16 15:03

近日,两大咖啡行业巨头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相继发布了2024年的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两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均面临挑战。瑞幸咖啡在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后,2024年第一季度再现亏损,三个月内亏损额达到6510万元人民币;而星巴克在同一时期的营收和净利润也遭遇双降。

瑞幸咖啡2024年一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显示,尽管公司实现了62.781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41.5%,但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瑞幸同期的净利润亏损651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6.784亿元净利润相比,同比下降了109.28%。

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瑾一在财报电话会上指出,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因素,如寒潮和温度波动影响消费出行;另一方面则是公司主动调整的结果,包括调整开店节奏和市场占有率战略。

星巴克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报告同样显示了营收和净利润的下降。该季度星巴克实现营收85.63亿美元,净利润7.724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8%和14.96%。星巴克在财报中指出,直营店营收减少是导致整体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全球门店销售额减少4%,尽管客单价有所增加,但未能弥补销量下滑的影响。

亏损的财报背后,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大规模持续补贴低价咖啡是导致两家公司出现“入不敷出”的直接原因。自2022年10月起,库迪咖啡开出首店,试营业期间在售产品9.9元,引发了一场咖啡行业的价格战。瑞幸咖啡、Tims、挪瓦咖啡等品牌纷纷推出9.9元咖啡券和尝鲜活动,星巴克中国也推出了各种优惠券以适应国内咖啡行业的竞争节奏。

尽管瑞幸和星巴克两大巨头面临营收和盈利的下滑,但市场上的竞争依然激烈。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等茶饮品牌,以及便利蜂、迪卡侬等非传统咖啡品牌均已加入咖啡市场的竞争。中国邮政、猿辅导、狗不理包子等企业也推出了自家的咖啡品牌。据《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至3133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民生证券提到,2023年咖啡行业竞争格局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瑞幸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市占率第一的连锁咖啡品牌(门店规模&营收口径),而“鲶鱼”库迪的发展动态也成为加速2023咖啡行业竞争的最大变量。

未来竞争格局可能会怎么演绎?民生证券认为,高质量的行业供给增加是趋势,但短期低质量供给将继续出清。以“差异化”的模型进入市场,满足市场的空白需求,或将占据“一席之地”。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日韩和中国台湾发展历程证明:咖啡需求增长速度前期缓慢,中期加速,末期逐渐触及天花板明显减速。中期需求加速原因并不是来自于门店端推动,而是来自于咖啡成瘾性释放和代际群体更替。韩国咖啡起步更晚,但实现对日本人均消费量的超越,揭示了咖啡风潮兴起时人口结构更年轻,社会更“内卷”将推高人均咖啡消费量天花板。中国台湾经验揭示了咖啡风潮兴起时人口结构更老,且奶茶文化盛行和相对更低强度的工作氛围,可能会拉低咖啡消费量天花板。

国金证券认为,1990年之后出生的咖啡世代是最重要的可具备对标潜力的消费群体,对于80/70/60后咖啡消费抱以太大希望,极有可能导致对中国大陆咖啡消费天花板的高估。谨慎预期下:中国台湾咖啡需求提升节奏对大陆参考性很强,可将奶茶影响/内卷不及日韩的社会氛围考量进去。从1990年0.43kg/人/年提升至2015年1.70kg/人/水平的速度参考性较强。中观预期下:中国台湾仍是最好参照,从1990年0.43kg/人/年提升至2017年2.17kg/人/水平的速度参考性较强。乐观预期下:考虑到1990年后出生人群对咖啡接受度之高以及社会压力的加大,可以对标日本。日本从1960年0.12kg/人/年提升至1989年2.5kg/人/水平的速度参考性较强,但需考虑中国国土面积更大的影响。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