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零跑借Stellantis“卷”出海,有望与玛莎拉蒂同店销售

零跑借Stellantis“卷”出海,有望與瑪莎拉蒂同店銷售

時代週報 ·  05/15 22:25

在經過7個月的協商、股權交割和監管審批之後,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資公司——零跑國際(Leapmotor International B.V.)於5月14日正式成立。

圖片來自零跑汽車。

零跑國際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分別持股51%和49%,由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擔任董事長,Stellantis集團委任忻天舒爲零跑國際CEO。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國際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個反向合資公司,雙方的合作模式是由零跑汽車提供產品技術,由Stellantis集團提供全球市場資源和影響力。Stellantis作爲瑪莎拉蒂的母公司,未來有望實現零跑品牌與瑪薩拉蒂同店銷售的景象。

“零跑國際第一年要盈利”

在零跑國際成立前一天,Stellantis集團全球CEO唐唯實乘坐零跑全球車型C16顯身零跑汽車總部,引發外界不少猜測。但從雙方表態來看,C16可能不會作爲首批車型銷往歐洲。

發佈會上,朱江明表示,零跑國際首發產品爲零跑C10與T03,後續三年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車,在海外銷售。其中,C10是一款主要定位爲家庭用車的B級車型;T03是一款適合城市用途的A00級智能純電動汽車。

朱江明透露,未來三年,零跑國際還將陸續投放四款車,預計明年一季度投放代號爲A12、A03的C類車,此後繼續推出代號爲T05、T11的新車型。“我們也會在將來補全其他細分領域,最終汽車產品銷售分佈會變成紡錘形,10萬元左右的價格帶的車輛應該是最暢銷的。”

零跑國際產品規劃。

從定位來看,雷諾Dacia Spring將成爲零跑T03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該車基於CMF-A平台打造,採用同平台的車型還有東風風行T1 EV、啓辰e30等,售價約2萬歐元的雷諾Dacia Spring憑藉較低的購買門檻,有“歐洲的五菱宏光MINI EV”之稱。作爲對比,雷諾Dacia Spring的WLTP續航里程約220公里,而零跑T03的WLTP續航里程可達265公里,並搭載了L2級別輔助駕駛功能。

零跑C10 則是基於零跑四葉草技術架構打造的首款全球車型,擁有中央集成電子電氣架構、CTC電池底盤一體化等技術,以及420公里的WLTP續航里程。

按照規劃,今年9月,這兩款車型將銷往法國、意大利、德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希臘和羅馬尼亞歐洲九國市場,並在年底拓展至全球五大洲。後續三年,零跑國際每年將至少推出一款新車用於海外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在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中,前者在合資公司內部仍將扮演主導技術研發、提供具備國際競爭力產品的角色,而後者則通過自身在海外的營銷網絡、銷售、售後服務、汽車金融、物流網絡等方面賦能零跑國際。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這樣的模式下,零跑汽車不需要在海外建立大量的銷售渠道和生產基地,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佔領市場。而Stellantis集團在合資公司中持股51%,可以利用其在海外市場的政策優勢及市場認知,滿足不同地區的合規性要求,規避部分市場對中國電動車的政策風險。

唐唯實透露,針對歐洲市場,零跑國際配備了專職的團隊,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共計拓展包括Stellantis&You網絡在內的200家銷售網點,並於2026年將銷售網絡拓展至500家。他同時表示,給零跑國際團隊定下的KPI是:第一年要實現盈利。

規模化和零部件供應成新增長點

對於主打“性價比”的零跑汽車來說,規模化能夠有效降低成本,進一步提高毛利率。業績顯示,2023年零跑汽車共交付約14.4萬輛新車,全年汽車毛利率爲0.5%,首次實現毛利率轉正,拓展海外市場能夠進一步提升銷量,攤低成本。

對於Stellantis集團而言,尋求銷量增長同樣也是其成立合資公司的目標之一。唐唯實表示:“經濟性是Stellantis在電動汽車全球擴張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而零跑國際能夠幫助這家正在轉型的傳統跨國汽車集團,加速推出具有成本優勢的電動汽車產品。”

零跑C10。

Stellantis集團將在電氣化領域投資500多億歐元,以實現其在“Dare Forward 2030”戰略規劃中的電氣化目標:即到2030年,集團在歐洲售出的所有乘用車均爲純電動汽車,在美國售出的乘用車及輕型卡車中有50%爲純電動汽車。

對於海外的銷量目標,朱江明解釋稱:“我們所有的歐盟認證要到第三季度才能完成,所以只有第四季度是銷量擔當,希望今年能夠實現6000輛至10000輛的銷量,重點還是要看2025年。”

按照此前的表態,零跑國際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中國市場以外銷售50萬輛汽車。除此之外,零部件外供也有望提供新的財務增量。

發佈會上,朱江明指出,成立零跑國際合資公司可以爲零跑“Tier1供應商”的發展模式帶來幫助。“零跑通過9年時間積累了很多技術,把我們一些電子核心零部件銷售給Stellantis,以及其他OEM廠商,這也是未來零跑的分支。”

目前,零跑汽車正在與其他主機廠洽談進入其供應鏈體系。“零部件和平台化的合作等,零跑汽車會利用更多的機會發揮優勢。因爲豐田給我們打了很好的樣,零部件是非常大的收入來源,也是很好的方向。”朱江明表示。

零跑汽車聯席總裁武強此前在業績會上透露,在尋求海外發展和上量機會時,零跑汽車有能力把技術對外分享,例如中東、歐洲等地有機構希望與零跑進行技術上的研發、合作及共享。“技術合作帶來的毛利將遠高於賣車,零跑將通過多種戰略維度和商業模式的構建把毛利率提升至20%”。

朱江明認爲,全域自研、海外市場,以及零部件外供,有望爲零跑汽車提供新的財務增量,其2024年毛利和財務表現會繼續向好。

朱江明預計,2024年零跑還會有一定虧損,目標是實現正向的經營性現金流。“通過2025年的銷量增長和毛利的進一步提升,我們希望在2025年可以達成全公司的盈利目標。”

尚未敲定是否在歐洲本土生產

零跑出海正在加速,其他中國車企也在加快出海步伐,其中,海外設廠繞開關稅等壁壘成爲不約而同的選擇。

在2024北京車展上,小鵬汽車指出,對歐盟向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以及監管變化等因素表示擔憂,再加上關稅上升的潛在風險,小鵬汽車正在考慮於歐洲投資工廠或供應商,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在小鵬汽車考慮歐洲建廠時,一些車企已經將建廠計劃落地實施。比亞迪歐洲首座新能源汽車工廠已於2023年12月正式落地匈牙利,該工廠投資額達到數十億歐元,將生產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

奇瑞則採用與西班牙埃布羅電動汽車公司合資的方式,通過收購日產汽車原西班牙生產基地來就地生產電動汽車。

此前有消息稱,零跑汽車將與Stellantis合作,使用零跑的技術平台在Stellantis位於波蘭的蒂黑工廠生產小型電動汽車。

對此,唐唯實表示,9月進軍歐洲市場的零跑車型,將仍以出口模式執行,零跑國際是否會在歐洲實現本土化生產,目前尚未敲定。他同時強調:“不同的國家海關有不同的關稅,所以要怎樣規避,最終還得根據各個國家不同的情況,來制定最好的戰略。”

而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到歐洲,唐唯實表示:“我們在中國採購零部件所生產的車,經濟成本非常高效,這意味着在歐洲市場上我們完全可以匹敵其他中國新能源車廠商,這是我們目前的想法。”

此外,針對定價問題,雙方並沒有明確回應媒體。對於後續產品將在哪裏生產、如何規劃生產線,唐唯實則坦言,暫時沒有非常具體的指引,Stellantis 會以一種“非常實際”的方式,來和零跑國際進行討論並做出最終決策。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