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谷歌、OpenAI指明方向!第一个AI“杀手级应用”、AI手机必争之地?

谷歌、OpenAI指明方向!第一個AI“殺手級應用”、AI手機必爭之地?

華爾街見聞 ·  05/15 09:11

本文作者:李笑寅

來源:硬AI

OpenAI搶發重磅新品次日,谷歌也“放大招”直接對壘GPT-4o。

當地時間5月14日週二,年度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CEO Sundar Pichai發佈了一系列與AI有關的新品和新功能,包括:AI Overviews技術生成摘要功能、Gemini 1.5 Pro上下文窗口拓寬至200萬Tokens、多模態Gemini Nano模型、第六代TPU芯片Trillium等。

圍繞AI搜索引擎方面,谷歌帶來了一系列更新。值得一提的是,谷歌發佈了一款多模態AI項目Astra,用來處理音頻、視頻等多模態的輸入內容。

演示視頻顯示,Astra可以通過手機攝像頭辨別物體,還能夠識別所處位置。

big

不論是定位還是功能,谷歌這款AI助手的到來顯然對GPT-4o產生了威脅。

華盛頓大學專門研究在線搜索的教授Chirag Shah對此評論道:

“最終,你會有一個真正了解你的代理,可以爲你做很多事情,並執行跨任務和跨領域的命令。”

谷歌還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年夏天開始,Gemini也將支持語音實時交互,並在今年晚些時候上線實時視頻交互。未來幾個月內,谷歌也將推出類似於GPTs的自定義AI助手功能,叫做Gems,能夠與整套“谷歌全家桶”聯動。

第一個AI“殺手級應用”?

從OpenAI和谷歌的發佈會來看,GPT-4o目前只能處理靜止圖像,但Astra可以處理視頻,這是一個顯著的優勢。

並且,谷歌在發佈會上還對Gemini 1.5 Pro大模型進行了諸多更新,使其可以擁有更自然的聲音、更長的對話、對音頻和圖像的更好理解、更多的邏輯推理和規劃能力,以及更好的代碼生成。

不過,GPT-4o背後的技術創新同樣令人深刻。據悉,該原生多模態模型能夠直接接收/生成語音,而無需經過語音-文字的轉化過程,大大縮短了運行週期;並且在執行任務所需的參數量也大幅降低,從而提高運行速度、縮減成本。

就當前進展而言,很難判斷OpenAI和谷歌的AI助手中誰更勝一籌,但二者對該領域的重視程度是無疑的。

據媒體此前報道,蘋果也在考慮在其手機語音助手Siri中引入GPT技術,以支持AI功能。

科技巨頭們相繼發力,是否意味着AI助手會成爲下一個AI“殺手級應用”?

答案尚不肯定。

有分析指出,雖然目前GPT-4o和Astra展示出的用例都很有趣,但“幾乎沒有一個”是幫助人們完成工作的。也就是說,這兩款AI助手看似功能強大,但實際效用仍是未知。

分析稱,如果AI助手後續能夠更理解用戶的個人偏好,可能其“代理”屬性能夠有所增強,幫助用戶真正完成日常工作,比如網購、預訂、填表……

AI手機下一步需要解決什麼?

雖然OpenAI和谷歌的AI助手可以直接通過語音、視頻等形式運行,但有觀點認爲,二者仍不能被稱作是一個AI助手。

原因在於,GPT-4o和Astra雖然都可以回答問題並執行搜索工作,但它們不能真正執行任務。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OpenAI的在發展邊緣AI方面的痛點即爲:端側應用權限、系統級權限。這可能也是它尋求與蘋果合作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而言,只要AI助手產品還沒有真正接入到手機系統中去,Siri之類的語音助手的地位就無法被撼動。

有觀點指出,確定性要比AGI(通用人工智能)更重要,靠譜才是第一的。

該觀點認爲,即使是目前最好的AI系統,也沒有做足準備真正實現個人助手的功能;而手機自帶的語音助手雖然沒那麼“有趣”,但至少不會出錯。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