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建筑国际(03311.HK):港澳工程龙头尽享湾区融合红利 MIC科技赋能加速成长

中國建築國際(03311.HK):港澳工程龍頭盡享灣區融合紅利 MIC科技賦能加速成長

國盛證券 ·  05/14

中建旗下唯一港澳工程平台,持續開拓內地投資類業務。中國建築國際系中建集團旗下唯一港澳建築業務平台,2008 年起進入內地市場開拓BT、PPP 等投資類項目,內地收入/業績佔比持續提升,2023 年達58%/81%。2013-2023 年公司營收/業績CAGR 分別達15%/13%(2023 年同增11.5%/15.1%),近年來在宏觀擾動、地產下行等影響下仍維持穩健增長,經營韌性較強,且綜合毛利率、淨利率等指標顯著優於其他建築央國企龍頭,盈利能力優異。

投資業務模式優化,盈利質量持續提升。受長週期PPP 項目承接影響,公司總資產週轉率自2016 年起明顯下行,致ROE 由22%的高點下降至12%,2019 年起公司爲加快週轉、改善現金流,積極創新項目模式,與地方政府開拓保障房定向回購等GTR 類短週期項目,2019-2021 年內地投資業務結構顯著優化,2021 年已無PPP 類項目,GTR 類項目佔比提升至76%,帶動整體訂單轉化明顯提速,2023 年現金流已連續兩年回正,內地現金流首次平衡,ROE 大幅提升至15.3%。

MiC 產品引領裝配式發展,科技賦能加速成長。公司旗下中建海龍佈局裝配式全產業鏈,港澳地區預製件市佔率第一,業務實力強勁;2019 年公司首創MiC 模塊化產品,可將90%施工工序移至工廠完成,工期縮短80%、總用工量減少20%,覆蓋模塊化住宅、學校、酒店公寓等多個應用場景,系裝配式技術迭代至4.0 的集成應用。2020 年公共衛生事件催生港內快速建造需求,MiC 滲透率加速提升,當前港區政府要求300 平米以上公共建築必須採用MiC,內地規劃2025 年裝配式滲透率提升至30%,MiC 發展空間廣闊。除MiC 快速建造技術外,公司另儲備有複雜幕牆施工、複雜環境隧道建造等六大核心科技,2023 年科技帶動類簽單同比高增45%,佔比40%(規劃25 年提升至50%),對比傳統建築業務,科技類項目利潤率更優,且週轉顯著快於投資項目,有望帶動公司商業模式持續改善。

內地保障房政策持續發力,後續建設有望提速。我國保障房體系包括公租房、配售型住房及保障性租賃住房三大類,2021 年《22 號文》出臺,提出加快推進保租房建設,“十四五”住建部規劃新建900 萬套保租房,預計拉動投資額近3 萬億。

2023 年保障房政策持續發力,8 月國常會審議通過《14 號文》,要求加快建設配售型保障房,今年初以來多個重點城市已出臺配售型保障房建設規劃,預計2024年各類保障房投資額有望達6395 億。保障房對於地產行業轉型、穩定投資具有重要意義,後續建設預計顯著提速。公司內地保障房定向回購業務佔比近80%,MiC產品特性與保障房批量化、標準化建設需求較爲契合,後續受益保障房建設提速,內地業務有望較快增長。

政策大力推動粵港澳一體化,區域龍頭盡享灣區融合紅利。近年來粵港澳一體化融合持續加速,帶動互聯互通基建需求上行,2023 年廣東省重大項目中約有6758億投向大灣區建設。2021 年4 月香港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2023 年10 月發佈《行動綱領》,計劃於未來10-20 年內大力開發北部都會區,有望貢獻3 萬億港元投資,預計新增超50 萬套住宅單位,房建需求持續旺盛。公司爲粵港澳工程龍頭,港內市佔率約15%、澳門連續三年市佔率超50%,龍頭地位凸顯,後續隨着灣區融合提速、工程需求上行,公司區域訂單有望延續高增。

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24-2026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106/120/134 億港元,同比增長15%/13%/12%,對應EPS 分別爲2.10/2.38/2.66 港元。當前股價PE 分別4.6/4.0/3.6 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房建投資大幅下行風險,項目執行進度不及預期風險,MiC 應用不及預期風險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