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雄资本董事长姚尚坤:创新医药公司未来应把握好"三个能力"

國雄資本董事長姚尚坤:創新醫藥公司未來應把握好"三個能力"

證券時報 ·  05/14 18:01

近日,國雄資本董事長姚尚坤在“第18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峯會”上表示,當前影響生物醫藥公司市場變現的因素比較複雜,創新醫藥公司未來應把握好“三個能力”,紮實做好產品並拓展商業化能力,構建自身的核心技術競爭力。

醫療產業新格局

大量資本的湧入無疑將加速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進程,爲創新提供更爲有力的支撐,未來,中國將湧現出更多具備國際競爭力的Bio-Tech公司,從而深刻改變醫藥工業的整體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衆多投資機構在關注醫療領域的同時,也開始將“投早、投小”作爲重要的佈局策略。姚尚坤指出,由於項目在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倒掛、醫療股破發潮等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投資機構被迫更多地關注早期輪次的投資機會。因此,在2023年,一級市場PE機構逐漸VC化、VC機構天使化的趨勢日益顯著。這種趨勢也導致賽道估值不斷攀升,2023年天使輪、A輪的估值水平已接近以往B輪的估值,賽道早期輪次的平均估值在短短兩年內增長了3~4倍,然而業務進展並未同步呈現顯著增長。

在姚尚坤看來,當前醫藥行業在二級市場的表現欠佳,其原因多方面。首先,從政策環境來看,醫藥行業的集採政策對行業產生了較大影響,不僅影響了已商業化企業的經營業績,也對投資者的價值評估和信心產生了影響。其次,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和臨床試驗過程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一旦上市公司的臨床進展和商業化進程未能達到預期,這種情況自然會反映到二級資本市場中,這屬於正常的市場波動現象。

從宏觀層面分析,地緣政治的波動導致已上市的中概股紛紛選擇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同時新的TMT公司亦從美國資本市場轉向香港上市,使得上市企業數量激增,市場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些企業通常規模龐大,吸引了大量市場投資者的資金,導致資金分配變得緊張,進而使得醫藥公司在短期內承受了較大的壓力。加之醫藥行業自身的風險特性,投資者對醫藥投資的熱情在短期內受到了影響。

在醫藥一級市場投資方面,更側重於對被投資標的的創新能力的評估,短期內並無商業化的緊迫壓力,因此早期投資活動整體上依然保持活躍態勢,與二級市場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當然,二級市場的調整和情緒變化也會對一級市場的投資決策產生傳導和影響,同時也有助於推動公司估值更加趨於合理。這對於專注於醫藥行業一級市場的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尋找優質投資標的、進行更充分調研和決策的有利時機。

集採政策的實施從總體上看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要舉措。醫藥集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衆用藥的成本,爲廣大患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其方向是正確的。雖然短期內集採會對企業的業績產生一定影響,但同時也促使藥企更加專注於真正的技術創新,推動其研發出具有臨床價值的新藥。相信隨着集採政策的深入推進,相關部門會進一步優化具體措施,遵循商業規律,實行差異化對待,在降低醫保費用的同時,依然能夠鼓勵企業創新,特別是加大對罕見病藥物等研發成本高、受衆人群少的藥物的支持力度。

中國市場體量龐大,對於致力於創新生物醫藥領域的公司而言,實施本土化和國際化雙軌並行戰略至關重要,同時亦需積極培育核心能力。據姚尚坤先生分析,醫藥公司的核心能力主要聚焦於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差異化的創新能力,以驅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其二,迅速構建自身的商業化能力,以加速科研成果的市場化進程;其三,培養國際化的能力,以應對全球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姚尚坤先生強調,科學家創業,特別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爲實際應用,對於推動相關科研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及滿足臨床需求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我們觀察到,一些來自科研院校的科學家創業者,儘管在基礎科研方面具備深厚的實力,但在產業化運作方面的經驗和能力尚顯不足,因此並非所有創業項目都能取得圓滿成功。對於科學家創業,建議在企業團隊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構建具備複合能力的核心團隊,尤其要重視企業家和產業型人才的價值,並在股權分配等激勵機制上做出合理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接觸到的年輕科學家在對待創業和資本的態度上更加開放,他們更加重視團隊的整體利益,對專業創投機構的價值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這些企業通常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快速發展和有效融資。

當前醫藥二級市場受情緒和預期影響大,波動明顯,投資意願和估值低。醫藥公司應強化內部實力,儲備人才,專注科研、臨床和商業化工作。降低短期上市預期,有機會在一級市場融資,爲業務做準備。同時,規劃並藉助專業機構評估不同資本市場可行性,把握上市融資窗口。需具備多方面能力。資本市場進入路徑多,平衡且全面發展的企業更易獲資本市場認可。

精準佈局和投後賦能

姚尚坤的投資策略包括前瞻性預判技術、尋找技術壁壘高且產業化前景好的項目,以及佈局創新、差異化競爭力強的企業。他強調“投後賦能”的重要性,爲早期項目提供團隊搭建、產品線建立、產業資源對接等深度孵化服務。

他看重團隊的產業化落地能力和經過初步驗證的先進技術,並在生物醫藥領域全賽道佈局。他認爲中國生物技術發展尚處早期,需要政策扶持和市場認可,同時避免“跟隨式”創新和“爲了創新而創新”,應瞄準前沿技術建立競爭壁壘。

政策應保護新興技術知識產權,鼓勵市場爲先進技術買單。企業和高校應避免“me too”型產品和無效創新,發力前沿生物技術。

據悉,國雄資本樹立了三年奮鬥目標:通過三年的努力,到2027年,力爭參、控股5—10家上市企業,發起設立1—2只市場化母基金,資本管理規模100億元以上,成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風險投資公司和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機構。打造國內科技投行服務的標杆,成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民營資本投資公司。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風險投資機構,是國雄資本的長遠奮鬥目標。開展股權投資、產業投資、風險投資等業務,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