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阳普医疗董事长留置风波背后:业绩不振转型遇阻,历史内幕交易疑云难消

陽普醫療董事長留置風波背後:業績不振轉型遇阻,歷史內幕交易疑雲難消

觀察者網 ·  05/13 19:35

(文/王力 編輯/徐喆)5月12日,陽普醫療發佈公告稱(300030.SZ),在經歷一個月的監察調查後,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鄧冠華於5月12日晚獲得廣東省監察委員會簽發的《解除留置通知書》。

此前四月,陽普醫療曾發佈公告稱,鄧冠華因涉嫌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措施。

儘管目前鄧冠華已解除留置,並能正常履行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等職責,但陽普醫療面臨的業績壓力和資金困境依然嚴峻。

股權結構來看,儘管鄧冠華是最大股東,但格力金投作爲控股股東,其背後的珠海市國資委才是實際控制人。然而,珠海市國資委入主後,陽普醫療的業績並未有明顯改善,反而連續兩年陷入虧損境地。

近年來,陽普醫療積極推動IVD企業戰略轉型,試圖通過拓展IVD產品線實現業務多元化和升級。然而,這一戰略轉型並未帶來預期的成效,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持續下滑。尤其是在2020年達到業績高峰後,陽普醫療的業績便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這無疑給公司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資金方面,陽普醫療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公司曾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和實控人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增持計劃籌集資金,以支持IVD項目的研發和營銷網絡建設。然而,這些計劃最終未能成功實施,導致公司的資金狀況進一步惡化。此外,實控人鄧冠華的減持行爲也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情緒,使得公司的股價持續下跌。

截至5月13日晚間收盤,陽普醫療股價報收4.67元/股,較2020年股價高點已跌超65%。

董事長解除留置,其妻曾陷內幕交易風波

5月12日晚,陽普醫療發佈公告宣佈,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鄧冠華收到廣東省監察委員會簽發的《解除留置通知書》,廣東省監察委員會已解除對鄧冠華先生的留置措施。目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情況正常,鄧冠華已能正常履行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等職責。

回顧整起事件,去年4月7日晚,陽普醫療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鄧冠華因涉嫌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實施留置。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市場關注,投資者對陽普醫療的未來充滿擔憂。儘管在隨後的5月12日晚,公司宣佈鄧冠華已解除留置,能正常履職,但二級市場反應卻顯得較爲謹慎。

公開資料顯示,鄧冠華作爲陽普醫療的創始人之一,自2007年10月起便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對公司的經營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並不是鄧冠華第一次捲入內幕交易的爭議。早在2019年,證監會就認定鄧冠華之妻張紅存在內幕交易“陽普醫療”的違法事實,並處以巨額罰款。儘管當時證監會因證據不足未對鄧冠華進行行政處罰,但這一事件已經讓市場對鄧冠華及陽普醫療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此外,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廣東省內多家醫療企業高管相繼被留置,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情緒。衛寧健康的董事長周煒、賽倫生物的董事長範志和、顧得醫藥的董事長馬衛軍以及沃華醫藥的董事長趙丙賢等人都因涉嫌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

從當前的股權結構來看,陽普醫療的最大股東雖然是鄧冠華,但實際上控股股東卻是格力金投,而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珠海市國資委。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鄧冠華持有陽普醫療約15.91%的股份,而格力金投持有約10.84%的股份。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低於5%。

早在2021年6月,鄧冠華與格力金投簽署了一項股份轉讓協議。他向格力金轉交了所持有的部分股份,佔總股本的5.86%,轉讓金額達到2.74億元。格力金投是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因此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珠海市國資委。

此外,雙方還簽署了一份表決權放棄協議。在股份轉讓完成後的一段時間內,鄧冠華及其一致行動人趙吉慶放棄了他們持有的其餘股份的表決權。到了2023年6月28日,這一期限又延長了24個月。

由於鄧冠華和趙吉慶放棄了他們的表決權,格力金投在陽普醫療的表決權比例上升到了最高,成爲控制公司股份表決權比例最高的股東。這也意味着珠海市國資委成爲了陽普醫療的實際控制人。

然而,在珠海市國資委成爲實際控制人後,陽普醫療的業績並未出現明顯的改善,反而連續兩年出現了虧損。

業績不振,IVD轉型挑戰重重,資金短缺成難題

公開資料顯示,陽普器械自2021年成立以來,便通過一系列產品註冊證的變更,將多個醫療器械產品,如一次性使用真空採血管、一次性使用靜脈採血針等,劃歸至陽普器械名下。這一策略的調整,似乎旨在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市場競爭力。

然而,從陽普醫療的基本面表現來看,其業績波動較大,市場地位並不穩固。

回顧歷史數據,陽普醫療曾在2020年迎來業績的高峰。當年,受益於微生物轉運系統、口罩等相關產品銷售收入的大幅增長,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9.19億元,同比增長59.85%;淨利潤更是高達1.63億元,同比增長524.48%。而這一業績高點並未能持續。隨着市場需求的回落和競爭加劇,陽普醫療的業績開始呈現出下滑趨勢。

據業績數據顯示,2021年陽普醫療的營業收入爲7.99億元,同比下降12.99%;淨利潤更是大幅下滑至1856.85萬元,同比下降88.57%。

進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業績頹勢仍未得到緩解。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同比下降10.98%;淨利潤更是出現負數,達到-319.09萬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123.40%。

從近幾年的財務數據來看,陽普醫療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在2020年達到業績高峰後,公司的業績便持續下滑,這無疑給投資者和市場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深入分析陽普醫療業績下滑的原因,除了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外部因素外,公司內部的管理和運營也存在一定問題。例如,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產品創新能力有限。

近五年業績顯示,陽普醫療的研發費用一直保持在1億元以內。特別是在2023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合計支出僅爲0.38億元,與前兩年的0.44億元相比,呈現出持續下滑的趨勢。與此同時,研發人員的數量也在減少,從2022年的239人減少到2023年末的208人。這一系列的數字變化反映了陽普醫療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有所縮減。

當前,陽普醫療積極推動IVD企業戰略轉型,希望通過拓展IVD產品線來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和升級。然而,轉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公司發佈的定增計劃旨在籌集資金用於IVD項目的研發和營銷網絡建設,但受市場情況複雜多變和再融資監管收緊的影響,該計劃最終未能落地。

與此同時,陽普醫療的融資計劃也多次遭遇挫折。公司曾審議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議案和實控人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增持計劃,旨在通過外部融資提升公司的資本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然而,這些計劃最終都未能成功實施,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鄧冠華在增持計劃擱置後,開始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票。這一行爲無疑給市場傳遞出了一種消極的信號,使得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產生疑慮。股價的下跌進一步影響了公司的市場形象和融資能力,形成了惡性循環。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