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9年亏了35亿元!“瓶颈期”的联华超市获大股东增资,拟用于业务生态转型

9年虧了35億元!“瓶頸期”的聯華超市獲大股東增資,擬用於業務生態轉型

鈦媒體 ·  05/13 17:29

5月13日,有着國內生鮮零售超市“一哥”稱號的聯華超市(00980.HK),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很是亮眼。

具體來看,今日港股開盤後,聯華超市股價高開42.86%,而後持續追高,早盤一度漲逾74%,然後出現回落。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收0.39港元,漲幅23.81%,當前公司總市值約4.37億港元。

消息面上,聯華超市曾於5月12日晚間發佈公告,公司已與百聯股份(600827.SH/900923.SH)控股股東百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百聯集團”)訂立《股份認購協議》,後者將按每股新內資股1元(約合1.10051港元),以現金認購不超過3.6億股聯華超市新內資股,較聯華超市5月10日的收盤價0.315港元溢價約249.37%。

根據認購協議,聯華超市本次預計募資約3.6億元,淨籌約3.58億元,擬用於業務生態轉型,以及增加公司的一般營運資金。

需要說明的是,百聯集團是聯華超市的大股東之一。在本次增資前,百聯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百聯股份分別直接持有聯華超市約2.9億股內資股及2.24億股內資股,分別佔聯華超市已發行總股份比例25.87%、20.03%,因此百聯集團合計持有聯華超市5.13億股內資股,佔聯華超市已發行總股本的45.9%。

本次增資完成後,百聯集團、百聯股份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聯華超市8.74億內資股,佔聯華超市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約59.06%。由於百聯集團系百聯股份的控股股東,聯華超市系百聯股份下屬控股子公司,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構成重大重組事項。

聯華超市成立於1997年,主營業務涵蓋超級市場(圍繞社區的小超市模式)、大型綜合超市(即傳統的大賣場模式)、便利店三大零售業態,及其他業務。公司於2003年6月27日在港交所上市,是首家於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零售連鎖超市公司。

近年來,來自宏觀經濟放緩、居民消費習慣改變、線下門店客流量下降等多方因素影響,零售行業門店的經營表現持續低迷,聯華超市作爲行業代表亦難逃發展瓶頸。

鈦媒體APP梳理發現,2020年至2023年,聯華超市的營收分別爲289.86億元、274.59億元、271.86億元、241.82億元,呈持續下滑的走勢。而公司的歸母淨利潤表現更加嚴峻,2015年至今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23年的歸母淨虧損更是達到7.91億元。

另經鈦媒體APP統計,2015年至2023年間,聯華超市累計虧損金額約35.66億元。

進入2024年,聯華超市的經營情況依然嚴峻。據相關報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聯華超市未經審計營業收入約70.39億元,同比減少7.86%;未經審計的歸母淨利潤約7428.76萬元,同比減少7.5%。

有業內人士向鈦媒體APP指出,聯華超市的轉型策略集中在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通過子公司智鯨科技和拉普拉斯數據科技強化食品質量和安全控制,同時構建商業數據中臺以提升運營效率。業態上,聯華超市重點發展中型超市以適應市場趨勢,並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提升顧客體驗。

“但目前來看,聯華超市的數字化能力相對薄弱。雖然公司通過會員營銷、社群營銷、電商等多元化營銷方式,推進線上線下聯動,從結果看在銷售額方面具有一定提升,但聯華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成效仍不夠顯著。”該業內人士談到。

門店數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聯華超市旗下的大型綜合超市全部爲直營,門店數量達123家;超級市場合計門店數量達2354家,直營和加盟門店數量的比例大致爲1:2;便利店不同經營模式的門店數量比例大致爲1:1.5;三大業態合計門店數量達3356家。(本文首發於鈦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