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金价将“大幅上涨”!高盛发布重磅黄金研报

金價將“大幅上漲”!高盛發佈重磅黃金研報

金十數據 ·  05/13 11:57

從這份令人震驚的最新報告的字裏行間可以看出,高盛正在敦促其客戶買黃金。

最近一段時間,媒體討論了黃金價格大幅飆升背後的各種原因,這些原因將黃金推向了歷史最高點,而這些原因首先可以追溯到中國買盤的激增,隨着黃金價格的上漲,這種討論勢頭也愈演愈烈,最終以“中國從西方手中接管了黃金價格控制權”、“中國購金狂潮引發ETF混亂”和“中國消費者在購金狂潮中超越印度”而達到高潮。

儘管中國對黃金的狂熱追捧無疑是黃金爆炸性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這並不是唯一的驅動力:事實上,這一切都始於美國對俄烏衝突的反應,美元的“武器化”導致各國央行歷史性地從美元儲備中撤出,轉向黃金,並導致黃金價格與黃金ETF之間出現前所未有的背離,因爲黃金價格逐漸擺脫ETF等金融工具(西方銀行和國際清算銀行可以輕易操縱)而是通過實物黃金本身來確定。

各國央行對黃金(而非美元)的驚人需求已經達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就連高盛也不得不討論這一現象,該行大宗商品分析師萊恩-托馬斯(Line Thomas)在一份題爲《寄希望於黃金的地緣政治上行》(Banking on Gold's Geopolitical Upside)的報告中寫道:“我們證明了自2022年中期以來,央行推動了黃金需求的增長,而新的地緣政治或金融衝擊可能會大幅推高金價。”

下文中摘錄了該報告中最值得注意的兩個主要亮點:

第一點,高盛認同上文的觀點,即各國央行,尤其是新興市場央行,推動了黃金熱潮。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全球央行的黃金購買量增加了兩倍。雖然高盛提醒,“大多數央行的黃金買入數量都是未被報告的”,但六家新興市場央行——中國、波蘭、土耳其、新加坡、印度和卡塔爾,自2022年年中以來都報告了淨買入。當然,這仍然意味着央行的大部分黃金買入都是未報告的。

第二點,高盛認爲地緣政治和金融衝擊會推動央行的需求,這一點顯而易見。“調查和歷史表明,新興市場國家央行購買黃金是爲了對沖地緣政治和金融衝擊。”高盛寫道,並補充說,基於美國金融制裁指數和美國信用違約掉期利差,“我們的模型發現,對地緣政治衝擊的擔憂和對美國主權債務或美元金融體系受到衝擊的擔憂可以很好地解釋央行的黃金購買行爲”。

高盛首先追溯了黃金價格在4月19日達到了近2400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 ,“儘管美國利率和美元在過去三年中急劇上升,而這在傳統上預示着黃金價格的下跌”。然後,該行將重點放在各國央行身上,因爲“自2022年中期以來,各國央行的黃金購買量增加了兩倍,達到每季度約1千萬盎司”,這是新的“不可動搖的黃金牛市”的主要特徵

隨後,高盛開門見山地指出,央行的購買完全可以解釋自2022下半年以來全球黃金需求的增長,因爲珠寶需求保持穩定,而投資需求卻在下降(即上文指出的ETF持有量的驟降)。

然後,高盛根據對地緣政治或金融衝擊的擔憂程度來模擬央行的黃金購買量。最後,它估算了新的地緣政治或金融衝擊通過增加央行購買量而進一步大幅提振金價的可能性。

仔細研究第一點,高盛指出,未報告的央行黃金購買量的增加完全解釋了自2022年年中以來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增加兩倍的原因,而報告購買量一直保持穩定。高盛提醒說,儘管新興市場的官方黃金持有量大幅增加,但可能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因爲它們在官方儲備中所佔的6%的平均份額仍比德國的12%低約50%。

接下來,高盛結合調查、歷史和統計證據表明,央行購買黃金是爲了對沖地緣政治和金融衝擊。新興市場黃金購買潮背後最可能的原因、也是最簡單的原因是:俄羅斯的例子生動地表明,如果你的錢被其他銀行持有,或者被美元支付系統(SWIFT)所包含,那麼它就不是真正屬於你的錢。因此,黃金迅速成爲首選的儲備形式。歷史也表明,金融和地緣政治衝擊會推動新興市場央行購買黃金。

高盛承認,“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都認爲黃金是一種金融對沖工具,因爲在全球金融危機和隨後的美國債務上限辯論之後,它們已經將部分儲備從美元中分散出來”。在地緣政治方面,制裁尤其是凍結央行資產,往往與金價飆升同時發生:

1979年,伊朗央行資產被凍結前後,金價飆升至2767美元/盎司(按今天的美元計算);

2011年,利比亞央行資產被凍結前後,黃金升至2472美元/盎司(按今天的美元計算);

2014年,對俄羅斯的第一輪制裁導致了黃金儲備的增加,因爲俄羅斯央行預計會出現與利比亞和伊朗類似的情況,一位理事會成員指出,黃金不能“被逮捕或凍結”;

2022年,凍結俄羅斯央行的資產促使包括波蘭在內的許多央行重新思考他們認爲的無風險資產;波蘭央行行長格拉平斯基指出,即使在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繫被切斷的情況下,黃金仍具有持久的價值。波蘭央行計劃到2025年將黃金持有量從13%提高到20%。

接下來,高盛根據對制裁的擔憂以及對金融和地緣政治衝擊的擔憂,建立了全球央行購買黃金的模型。它使用美國5年期CDS息差來代表對美國主權債務或更廣泛的全球金融美元體系受到衝擊的擔憂。自2023年債務上限和美國地區銀行危機以來,美國CDS息差仍明顯大於2014-2021年期間,這可能是由於美國結構性預算赤字龐大、利率高企以及大選後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

該行發現,代表金融恐懼的美國CDS息差和代表地緣政治恐懼的制裁指數對全球央行的黃金購買量有非常顯著的正向影響。利用這一模型,高盛可以量化在不利的地緣政治和金融形勢下金價的上漲空間。

高盛得出的結論是,受新興市場國家央行、亞洲家庭的強勁需求以及美國利率下調的推動,到今年年底黃金的基準價格目標爲2700美元/盎司(上漲17%)。但這僅僅是個開始:根據該行的央行黃金購買模型,以及高盛此前對黃金供應和黃金需求的價格彈性的估計,高盛估計在兩種假設的尾部情景下,其基準金價預測會出現上行

首先,高盛估計,如果美國金融制裁指數進一步出現相當於2021年以來的增幅,那麼在央行每年增加700萬盎司買盤的背景下,金價將額外上漲16%(至3130美元/盎司)。美國金融制裁指數的這一增長相當於假設美國對中國增加大約兩個或更多的金融制裁,或對印度增加六個金融制裁。

其次,據高盛估計,如果美國5年期CDS息差擴大一個標準差(13個點子),那麼在央行每年額外購買600萬盎司黃金,金價將額外上漲14%(至3080美元/盎司)。美國CDS息差上升13個點子,將與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債務上限辯論前後的息差上升相似,並將導致CDS水平與2011年債務上限危機時的CDS水平相似。

從這份令人震驚的最新報告的字裏行間可以看出,高盛很可能被視爲在敦促其客戶買黃金。畢竟,如果黃金真的從現在的2350美元上漲到3100美元,其回報率將遠遠超過高盛對股市的預測,該行預計標普指數(S&P)今年收盤時實際上將保持在5200點不變。這也是爲什麼高盛報告的結論一語中的:

“明確地說,地緣政治、財政和金融前景及其對央行黃金需求和金價的確切影響都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儘管如此,我們的研究強調了黃金在不利的地緣政治或金融情況下的對沖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股債投資組合可能會受到影響。”

考慮到就在十年前,人們還認爲,期待黃金飆升是陰謀論的巔峯(《華爾街日報》稱黃金只是“寵物石”) ,高盛現在是在積極地告訴其客戶,黃金已轉變爲抵禦系統性衝擊的最佳對沖工具,這一事實確實是一個革命性的發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