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海天股份大力布局"智慧水务" 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海天股份大力佈局"智慧水務" 加速向新質生產力轉型

證券時報 ·  05/11 07:22

證券時報網訊,隨着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的不斷髮展,進行智慧化、智能化的產業升級已成爲企業的必然選擇。對於這一點,環保水務企業海天股份(603759)早已瞭然於胸。

近年來,海天股份以“大思路、大發展、大智慧、大海天”爲總體戰略,緊緊圍繞“水務環保與清潔能源”雙主業發展的戰略方向進行了諸多佈局。公司大力推進數字孿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水務業務中的應用研究,促進“智慧水務”在環保行業中的落地運營,爲中國環保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根據《中國水務行業藍皮書》,我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位,水資源量佔全球總量的6.1%。由於人口數量龐大,僅爲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資源相對匱乏。2014年以來,“智慧城市”+“智慧水利”的建設概念成爲普遍共識。從《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可以看出,國家在錨定“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主要任務同時,明確了建立較爲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體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供水應急體系的要求,也標誌着水務環保行業正式打響了“構建智慧水務體系”的衝鋒號。

早在2018年,海天股份董事長、創始人費功全便提出:“海天股份要積極響應國家建設壯大數字經濟的號召,在政策的支持與鼓勵下,建設智慧水務以推動企業現代化改革,實現水務管理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水務管理理念。”

據了解,海天股份“智慧水務”系統以“智慧水務管理中心平台”作爲頂層平台,融合公司數據流和業務流,打通各大板塊業務和各層級管理,支撐公司全局管控。同時,依靠海量數據,通過多維度分析,打造出35+專項評估模型,實現智能生成各項報告,開創了國內水務行業的新應用。

截至目前,海天股份通過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水務業務中的應用,並結合“新感知、新管理、新技術、新重心、新支撐、新驅動”的智慧化手段,形成了一張管網圖知曉全區、一片物聯網洞悉全域、一個平台全面融合的水務管理模式,打造了佈局合理、要素集聚、協調有序、特色鮮明的可複製、可推廣的集團化水務企業數字管理體系,實現水務業務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與此同時,海天股份的各環節數據已實現共享與互通,達成了多途徑、多數據、多業務的聯合分析能力,建立了特色知識信息庫,形成了公司獨有的數據模型與分析專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天股份的“智慧水務”系統不僅僅是一次公司內部的迭代升級,更是對行業發展和管理提升的科技創新。通過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數字化技術,爲水務管理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實現了對水務系統的全面感知、實時監控和智能決策,有效助力了國家數字中國目標建設,形成了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

海天股份方面表示,後續公司將通過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進一步促進企業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海天股份還在打造公司的多元化產業體系,通過推動碳中和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速從傳統生產向新質生產力轉型。

2023年度,海天水務積極響應國家碳中和政策,與宜賓市清源水務集團組成聯合體中標“宜賓高新區高捷園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設施項目運營管理服務”項目,並簽署項目委託運營管理服務合同協議,爲公司進入光伏產業廢水運營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上述舉措,海天股份進一步完善了其供排水、水環境治理等核心業務,爲公司建立現代化、多元化產業體系夯實了基礎。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