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万华化学(600309):聚氨酯龙头发展稳健 多元化赋能长期成长

萬華化學(600309):聚氨酯龍頭髮展穩健 多元化賦能長期成長

中泰證券 ·  05/09

事件1:3 月18 日,公司發佈2023 年年報。2023 年公司實現營收1753.6 億元,同比+5.9%;歸母淨利潤168.2 億元,同比+3.6%;扣非歸母淨利潤164.4 億元,同比+4.1%。單四季度營業收入428.1 億元,同比+21.8%,環比-4.7%;歸母淨利潤41.1億元,同比+56.6%,環比-0.5%;扣非歸母淨利潤40.1 億元,同比+66.6%,環比-2.6%。

事件2:4 月18 日,公司發佈2024 年一季報。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收461.6 億元,同比+10.1%,環比+7.8%;歸母淨利潤41.6 億元,同比+2.6%,環比+1.1%;扣非歸母淨利潤41.3 億元,同比+3.5%,環比+2.9%。

聚氨酯:海外裝置擾動再起,MDI 景氣底部回暖。

經營情況:23 年聚氨酯板塊實現營收674 億元,同比+7.1%;逐季看,23Q4 和24Q1分別實現營收173 和175 億元,同比+23.3%和+11.5%,環比-0.03%和+1.1%。

產銷方面:隨MDI 和TDI 新產能陸續釋放,聚氨酯業務產銷規模持續性擴增。23 年全年產銷量分別爲499 和489 萬噸,同比+20.0%和+17.0%;23Q4 和24Q1 產量分別爲134 和136 萬噸,同比+34.0%和+17.2%,環比+12.6%和+1.5%;銷量分別爲130 和131 萬噸,同比+25.0%和+18.0%,環比+4.8%和+0.8%。

價格價差:23 年看,MDI 產品價格隨原料純苯、動力煤價走跌有所回落,儘管海內外終端需求逐步回暖,價差表現整體略有收窄。純MDI 掛牌均價、產品價和價差同比分別+0.6%、-4.3%、+0.8%;聚合MDI 同比-6.5%、-8.8%、-5.1%。進入24 年,純MDI和聚合MDI 景氣上行,24Q1 掛牌均價同比+9.9%和+2.9%,環比+1.0%和+0.9%;市場均價同比+7.3%和+3.0%,環比-2.5%和+3.2%;價差均值同比+7.7%和+0.5%,環比-6.1%和+1.5%。

近期變化:截至4 月30 日,國內純MDI 和聚合MDI 價格分別爲19000 和16700 元/噸,較年初-3.3%和+8.4%,位於09 年以來的25.8%和21.7%分位;價差分別爲11951和9651 元/噸,較年初-11.2%和+4.8%,位於09 年以來9.9%和12.7%分位。近期,全球多套MDI 裝置非計劃內停產,累計關停產能超百萬噸,預計約佔全球總產能的11%至12%。海外裝置不確定性強化下,國內聚合MDI 出口大增,疊加成交承壓下地產逆週期政策頻出及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催化,聚合MDI 景氣度有望進一步回升。

龍頭領軍:隨4 月底福建基地40 萬噸MDI 技改產能的投產,公司現有MDI 產能350萬噸(煙臺110+寧波120+福建80+匈牙利40),是全球最大的MDI 生產商,全球市佔率高達33.1%。未來,公司還計劃在寧波、福建基地分別擴能60、70 萬噸,遠期市佔率有望達到35%-40%。TDI 方面,23 年公司在完成煙臺巨力47.81%股權收購的基礎上,福建基地新增15 萬噸產能增量,當前名義總產能數達95 萬噸,在建/規劃產能41 萬噸,待產能全部放量後,全球市佔率有望增至38.4%,成就MDI+TDI 雙龍頭。

石化:成本釋壓磨底改善,優質項目投產在即。

經營情況:23 年石化系列產品及LPG 貿易營收693 億元,同比-0.4%;逐季看,23Q4和24Q1 分別實現營收175 和185 億元,同比+31.1%和+1.8%,環比+11.0%和+6.0%。

價差表現:受前期化工行業高景氣驅使,基礎化工品仍處產能高速擴張期,行業整體供過於求,價格價差仍處底部磨底階段。23 年全年,丙烯、環氧丙烷、MTBE、丙烯酸、PVC(乙烯法)、環氧乙烷價差同比分別-5.1%、+18.2%、扭虧、-71.4%、-25.2%、-11.6%。24Q1,公司主要原料動力煤、丙烷、乙烷同比分別-18.5%、-10.4%和-10.5%,成本端釋壓疊加國際油價的上行,部分產品價差有所增擴。根據Wind,24Q1 丙烯、環氧丙烷、MTBE、丙烯酸、PVC(乙烯法)、環氧乙烷價差同比分別-10.6%、-11.0%、扭虧、-42.8%、-30.2%、-21.9%;環比分別+21.9%、+5.4%、-0.01%、+11.1%、-11.1%、-10.4%。

工程建設:截至23 年底,蓬萊園區一期工程已全部由土建工程轉入設備安裝階段,大乙烯二期如期推進建設過程中。按規劃,蓬萊一期90 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預計24Q4陸續投產,煙臺120 萬噸/年乙烯項目預計於24 年底至25 年初陸續投產。待優質項目投產放量,公司有望進一步完善C2-C4 產業鏈條,一體化新石化平台呼之欲出。

新材料:高端材料進口替代,電池產業謀定新篇。

經營情況:23 年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營收238 億元,同比+18.4%;逐季看,23Q4 和24Q1 分別實現62 和61 億元,同比+28.5%和+14.3%,環比-1.4%和-2.2%。

產銷方面:23 年全年產銷量分別爲165 和159 萬噸,同比+68.4%和+67.4%;23Q4和24Q1 產量分別爲47 和47 萬噸,同比+74.1%和+23.7%,環比+20.5%和持平;銷量分別爲42 和44 萬噸,同比+55.6%和+25.7%,環比-2.3%和+4.8%。

工程進度:高附加值新材料產品進口替代進程加速,備受矚目的“0-1 突破”POE 項目(一期產能20 萬噸/年)預計24Q2 投產,二期蓬萊基地40 萬噸/年POE 項目現已開建,預計到25 年末公司POE 總產能將達到60 萬噸。在此基礎上,4.8 萬噸/年檸檬醛-香精香料項目也有望在24Q3 投產,長期成長目標明確,邁向全球平台型化工新材料企業。

電池材料構建第二增長曲線:迎新能源高速發展風口,公司切入電池產業,現已完成正極、負極、電解液全系列產品佈局,深度打造電池材料生態圈。24 年4 月,公司全資子公司萬華電池完成銅化集團所持安納達和六國化工15.2%和5.0%股權過戶登記,進一步向上延伸完善鋰電池原料產業鏈佈局,增強電池產業尤其是磷酸鐵鋰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萬華電池協同安納達領先的鈦白粉業務,持續強化公司現有塗料、塑料和油墨領域的運營實力,打造長期發展新亮點。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基於公司年報披露數據,結合近期MDI 行業市場情況和公司未來發展規劃,我們調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4-26 年歸母淨利分別爲185.3、212.0、258.2 億元(前次預測24-25 年分別爲203.8、237.4 億元),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爲15.3、13.4、11.0 倍,對應PB 分別爲2.7、2.2、1.9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產品、原料價格大幅波動;新項目進度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信息更新不及時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