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航天环宇(688523):业务横跨“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与“民机” 构建公司快速发展驱动力

航天環宇(688523):業務橫跨“衛星互聯網”、“低空經濟”與“民機” 構建公司快速發展驅動力

中航證券 ·  05/09

事件:公司4月30日公告,2023年公司營收(4.56億元,+13.65%),歸母淨利潤(1.34億元,+9.63%),扣非歸母淨利潤(0.98億元,-14.47%),毛利率(51.19%,-8.47pcts),淨利率(30.30%,-1.65pcts)。

公司2024年一季度營收(4360.56萬元,+71.79%),歸母淨利潤(405.29萬元,-27.27%),扣非歸母淨利潤(-210.07萬元,同比減少180.64萬元),毛利率(35.97%,-23.38pcts),淨利率(10.33%,-10.51pcts)。

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快速增長,受產品結構變化及客戶降價影響毛利率有所下降2023年公司營收(4.56億元,+13.65%)快速增長,具體來看主要系宇航及通信產品營收(2.86億元,+34.06%)快速增長所致。歸母淨利潤(1.34億元,+9.63%)穩定增長,扣非歸母淨利潤(0.98億元,-14.47%)有所下降,毛利率(51.19%,-8.47pcts)有所下降,主要系產品結構變化、下游主機或總體客戶降價所致,淨利率(30.30%,-1.65pcts)下降幅度低於毛利率,主要系公司期間費用率(20.79%,-2.12pcts)有所下降、投資收益(992.25萬元,同比增加979.84萬元)與其他收益(2656.83萬元,同比增加1750.45萬元)大幅增加所致。

公司2024年一季度營收(4360.56萬元,+71.79%)高速增長,主要系航空工藝裝備收入增加所致;毛利率(35.97%,-23.38pcts)有所下降系產品價格及結構變化所致;歸母淨利潤(405.29萬元,-27.27%)有所下降,淨利率(10.33%,-10.51pcts)下降幅度低於毛利率,主要系期間費用率(43.56%,-19.71pcts)明顯下降原因所致。

宇航及通信產業業務快速增長,身處航空航天高景氣發展賽道公司主營業務專注於航空航天領域的宇航產品、航空航天工藝裝備、航空產品和衛星通信及測控測試設備的研發和製造,主要爲航空航天領域科研院所和總體單位的科研生產任務提供技術方案解決和產品製造的配套服務。公司客戶包括航天科技、中國電科、航天科工、中科院、航空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發等。

①宇航及通信產品: 2023年營收(2.86億元,+34.06%)快速增長,營收佔比36.92%,毛利率(56.13%,-8.56pcts)有所下降。

宇航板塊業務主要包括承擔星載微波天線、微波器件、機構結構、熱控、星體結構及太陽翼等核心零部件的工藝技術研究、精密製造、裝配、測試、環境試驗等任務。衛星通信及測控測試設備板塊產品主要包括衛星通信天線、地面測控天線和特種測試設備三個類別。

報告期內,公司太赫茲高增益天線、天基天線、縫隙陣天線、星體結構等多個宇航產品完成工藝技術攻關和生產交付;超寬帶車載偵收天線、集裝箱測控數傳天線、商業低軌衛星互聯網測控與饋電天線、大型緊縮場反射面等項目成功研製與交付,公司在輕量摺疊反射面研製技術、超寬帶饋源陣設計技術、“動中測”跟蹤控制技術、機動型測運控站研製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產品型譜進一步豐富;多個高精度緊縮場反射面項目成功交付並投入使用。

②航空航天工藝裝備:2023年營收(1.25億元,+6.05%)穩定增長,營收佔比16.17%,毛利率(42.69%,-13.47pcts)有所下降。

產品主要包括金屬及複合材料零部件成型工藝裝備、裝配型架、複合材料零件自動化生產線、部段和整機裝配生產線、非標裝備等產品的研製、維修及服務。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C919自動定位及移動定位系統、C929機翼壁板成型工裝、進氣道夾具、裝配型架及各型飛機、無人機機身結構成型工裝等產品。

此外,公司2024年4月公告,子公司湖南飛宇中標“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C929項目復材工裝框架協議項目”,成交金額不超過1.75億元(約爲2023年總收入的38.36%)。

③航空產品: 2023年營收(0.45億元,-33.70%),營收佔比5.82%,毛利率(43.50%,-6.46pcts)有所下降。

產品主要包括複合材料結構件、複合材料功能件、金屬零部件。

報告期內,公司多型無人機復材機身、機翼、進氣道等,完成成型製造技術攻關和工藝鑑定,逐步轉入批量生產交付階段。

整體來看,公司所處航空航天賽道正處於高景氣發展階段。航天產業方面,《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披露,2024年中國航天全年預計實施100次左右(同比增速接近50%),多個衛星星座將加速組網建設,彰顯全年行業增長確定性。航空產業方面,我國低空經濟仍處於產業快速發展的早期,在飛行器製造、基礎設施上將有望先行迎來高速發展;同時,隨着空域有序開放、更多示範性場景落地,低空經濟將越來越走進大衆生活,爲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重點提出2024年要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伴隨傳統航天產業、商業航天以及低空經濟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公司緊跟國家政策指引積極拓展產品應用及業務板塊,有望創造新的盈利增長點。

預計關聯銷售金額大幅增長,凸顯公司在手訂單充足費用方面,2023年公司三費費率(10.25%,-1.41pcts)有所下降,具體來看銷售費用率(2.43%,-0.20pcts)、管理費用率(8.07%6,-0.77pcts)、財務費用率(-0.26%,-0.45pcts)均有所下降,其中財務費用率下降主要系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公司研發費用(0.48億元,+6.55%)穩中有升,研發人員數量(148人,+33.33%)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研項目27項,主要集中在無人機翼面結構、復材壁板成型、民機結構工藝裝備、機動式測控數傳天線、車載自動折展偵收天線等研究方向,與公司主營業務高度契合,預計也將成爲公司收入拓展,業績持續快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現金流方面,2023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0.39億元,-62.97%)明顯減少,主要系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較上年同期增加83.77%,由於材料成本較高的通信產品及航空航天工藝裝備任務增長,預付材料款及存貨增加,採購端資金佔用增加等原因所致;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7.73億元,同比減少6.20億元)大幅減少,主要系公司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結構性存款所致;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8.49億元,+887.68%)大幅增長,主要系公開發行股票收到募集資金所致。

其他財務數據方面,2023年底,公司存貨(1.27億元,+48.39%)快速增長,其中原材料(0.48億元,+106.06%)大幅增長;應收賬款(3.15億元,+61.83%)高速增長。此外,公司2024年預計關聯銷售新籤合同金額爲1.35億元(較去年實際發生金額增長173.40%)。結合公司以銷定產模式,我們判斷,公司當前在手訂單充足,正在積極備貨備產。

積極開展產業園區建設,聚焦主業擴充產能

公司於2023年6月在科創版上市,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擬投資6.00億元用於軍民兩用通信、測控與測試裝備產業化項目。項目預計2025年9月底達到可使用狀態。項目產品配套用於衛星通信地球站、低軌互聯網、應急通信、大型高精度緊縮場、大型射電望遠鏡、太赫茲天線等國家重點工程和高新技術裝備,屬於航空產業園建設的重要部分。

截至2023年末,公司環宇航空產業園已經建設完成超8萬平方米,在衛星通信及測控測試裝備板塊、複合材料產品板塊的產業化能力提升已初見成效。該產業園規劃了衛星通信天線、測控測試天線、數據鏈產品、高端複合材料零部件、大型高精度測試裝備的產業化能力。

報告期內,公司自貢132畝無人機產業園項目完成開工奠基並順利開展施工建設工作,預計於2024年上半年部分投產。自貢航空產業園主要建設複合材料零部件製造能力,無人機部組件、整機裝配及測試能力。子公司自貢環宇積極參與無人機產業鏈配套需求,加快航空產品產能建設。

我們認爲,公司積極圍繞主營業務和發展戰略開展產業園區建設,園區建成達產後,將有利於擴大公司宇航及通信產品、無人機部組f等產品的生產配套能力,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和產品結構,提升裝備生產能力和產品技術水平,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

開展股份回購,踐行“提質增效重回報”

公司2024年2月公告,擬使用IPO部分超募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5000萬元、不高於1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30元/股,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計劃。截至2024年4月底,已累計回購247.25萬股(佔總股本0.61%)。

公司積極開展股份回購,有利於公司踐行“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維護公司股價穩定,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後續回購股份擬用於開展股權激勵,有利於充分調動公司管理團隊以及核心骨幹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綁定,謀求長遠發展投資建議

公司作爲一家致力於服務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宇航產品、航空航天工藝裝備、航空產品、衛星通信及測控測試設備等的研發製造。具體投資建議如下:1.2023年公司營收與歸母淨利潤穩定增長,其中宇航及通信業務快速增長,各業務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從存貨以及預計關聯銷售金額等數據高速增長來看,公司2024年業絨有望持續快速增長2.公司所處航空航天賽道正處於高景氣發展階段,且橫跨民機、低空經濟以及商業航天等多個高景氣發展、市場關注度高的領域,有望迎來業絨與估值雙層提升的戴維斯雙擊。

3.公司圍繞主營業務和發展戰略,開展環宇航空產業園與自貢無人機產業園建設,有利於擴大公司宇航及通信產品、無人機部組件等產品的生產及配套能力,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4.公司積極開展股份回購,有利於公司更好地開展市值管理,維護股價穩定,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後續回購股份擬用於開展股權激勵,有望進一步調動公司管理團隊以及核心骨幹的積極性,謀求長遠發展。

基於以上觀點,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爲5.84億元、7.61億元和10.10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70億元、2.20億元及2.93億元,EPS分別爲0.42元、0.54元、0.72元,我們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產業園建設進度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能消化不及預期;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