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韵达、申通上演“争三”大战,一季度快递价格还在跌,义乌商家:发货价极低

Times Finance ·  May 8 12:21

不同于业务量的快速修复,在资本市场,快递股则表现相对低迷。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23年提前32天。

与此同时,新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实行、价格战持续、IPO暂缓,头部快递企业在过去的一季度过得并不轻松。

截至5月7日,顺丰、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等已相继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或3月快递业务情况。

总体而言,头部企业业务量规模持续攀升,但争夺依旧激烈。一名生产运动服饰的义乌商家告诉时代财经,目前是电商淡季,为抢夺业务量,其所在区域的快递发货价格“极低”,“有的快递品牌100g可以谈到1.5元以内。”

“争三大战”激烈,新一轮价格战开启

今年一季度,头部快递企业均实现开门红。

其中,圆通速递录得快递业务量55.68亿件,韵达股份为49.42亿件,申通快递为45.87亿件,极兔速递为39.42亿件,顺丰控股则为29.7亿件。

“通达系”中,申通快递在一季度业务量增速最高,同比涨幅录得36.7%;其次是韵达股份,在2023年先后经历网点动荡、业务萎缩后,今年业务量修复明显,一季度同比增长29.14%,摆脱去年同期跌势,其中3月单月业务量涨幅甚至超过申通。

从当前格局看,中通快递(2023年中通的年业务量达302亿件,是首个年业务量超300亿的快递企业)、圆通速递稳坐前二,韵达股份与申通快递的“争三”大战依旧焦灼。

后来者也追赶迅猛,去年底登陆资本市场的极兔速递,在今年一季度跑出了快递企业中的最高增速46.1%。今年1月,极兔单独拆分设立中国区,由创始成员之一的刘伟担任中国区CEO,以精细化运营国内市场业务。

营收上,顺丰控股一季度依旧领跑,达653.41亿元,其中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在经历长达一年的颓势后止跌。顺丰控股方面在近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提及,“伴随国际空海运需求回稳及运价提升,以及公司深化业务不断开拓供应链及国际市场,一季度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实现同比增长6.4%。”

通达系中,圆通快递、申通快递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54.27亿元和101.32亿元,增速均在15%以上;而业务量修复明显的韵达股份一季度营收仅同比增长7.71%,录得111.6亿元。

尽管价格战会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但快递企业们“以价换量”的打法并未改变。

以韵达股份为例,其在3月录得快递单票收入2.08元,同比下降17.79%。其他快递企业的单票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月份申通快递单票收入为2.1元,同比下降12.86%;圆通速递、顺丰控股跌幅在5%以内,较为温和。

对于持续不止的价格战及市场竞争,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海松在此前电话会议上也表示,当前行业竞争还是非常激烈,每一家企业都非常注重份额的提升,“快递是‘马拉松’,做好自己、有成本优势、有服务时效、效率明显的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强,长期来看份额肯定会越来越集中。”

申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股份等则在近期投资者调研活动中指出,今年的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不过仍存在淡旺季等季节性价格波动。

快递咨询机构双壹咨询总经理龚福照也指出,3月是快递传统淡季起始月,各家快递企业价格普遍下降,目前已经接近去年旺季开始前的价格,预计接下来会进入持续下行区间,尤其是电商件调价幅度较为明显。

不过,龚福照认为,今年价格战竞争虽已开始,但与去年相比有所收敛,各快递企业在市场波动和新规的双重影响下采取了相对谨慎的价格策略。

菜鸟顺丰上市迟缓,快递股开启回购

不同于业务量的快速修复,在资本市场,快递股则表现相对低迷。

去年下半年以来,顺丰、菜鸟、极兔三 家快递巨头开启港股上市计划,按照正常IPO流程,三家快递企业有望最迟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上市。

而截至目前,仅有极兔速递在去年10月顺利敲钟上市。去年9月递交上市招股书的菜鸟,在今年3月招股书失效之际宣布撤回上市申请;去年8月寻求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顺丰控股,在今年初招股书失效后,至今尚未重新递交招股书。

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或是快递企业推进上市的顾虑之一。在阿里巴巴3月份的电话会议上,董事长蔡崇信谈及撤回菜鸟上市原因时称,当前市场情绪不振,充满挑战的IPO环境无法反映菜鸟真正的估值。

而今年以来,中通快递、韵达股份、顺丰控股等快递股股价亦表现疲软,极兔速递的股价则在上市初期不断冲高后迎来回落,加上受禁售期到期影响,年内下跌近55%。

有熟悉上市业务的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人士对时代财经分析称,国内快递公司的估值整体处于中低水准,这与国内电商市场近几年放缓、快递价格战抬头、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有限等有关。

浙商证券在今年初发布的研究报告则称,目前快递行业竞争格局未达稳态。该报告指出,2023年以来受行业价格竞争影响,快递板块市场情绪相对低迷,当前估值已普遍跌至较低位,反映行业长期增速下行和价格竞争持续。

面对股价下行,一众快递公司也纷纷回购股票。去年底至今,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圆通股份均抛出回购方案。

其中顺丰控股手笔最大,4月29日,顺丰控股宣布推出2024年第2期回购股份方案,计划以自有资金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53元/股。

截至5月7日收盘,顺丰控股股价报37.31元/股,较最高点跌去七成。加上第一期回购金额,年内顺丰控股推出合计近20亿元的回购方案。

快递企业也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出海是目前国内快递企业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除极兔、顺丰、菜鸟外,以圆通为代表的通达系也在追赶。财报显示,2024年圆通将继续全面开启国际化进程,今年3月圆通国际快递人事调整,来自顺丰系的周建担任行政总裁一职。

在快递业务之外,今年中通快递则在本地零售方面频频布局,包括开出首家生鲜店、奥莱折扣店后。中通快递方面曾对时代财经表示,公司旗下的中通甄选计划上半年完成200家生鲜门店开业。在3月份电话会议上,赖海松预测快递行业会保持中高速的发展,公司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落实,中通能“跳出通达”,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内卷不断、加速出海的市场竞争下,快递行业的牌局还会如何改写?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