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未名医药:营收增长经营日趋向好 低负债率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

未名醫藥:營收增長經營日趨向好 低負債率強化企業抗風險能力

證券時報 ·  05/06 10:13

4月30日,未名醫藥(002581.SZ)披露2023年年報及2024年一季報。隨着以現任董事長岳家霖爲首的管理層2022年下半年入主公司後,未名醫藥旗下各項業務經營情況均持續改善,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均重回增長,營業總收入分別實現4.30億元及8380.48萬元,同比增長20.36%及10.85%。與此同時,管理的改善也幫助公司降低了負債規模,2023年末資產負債率已降至6.99%,2024年一季度末進一步下降至4.56%,企業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業績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表現並不亮眼,2023年虧損主要因爲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及資產減值損失共約3.15億元,致使公司淨利潤虧損明顯。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減值中有2.08億元,主要因爲合肥子公司向山東未名生物醫藥產業園整體搬遷所致,短期雖對公司業績產生負面影響,但一般而言此類搬遷長期將利於產線降本增效,有助於企業發展。

北京科興相關訴訟落地 疫苗業務經營改善

縱觀未名醫藥2023年的經營管理,市場最爲關心的無疑是圍繞參股子公司北京科興股權展開的相關訴訟進展。而在現任管理層的積極推動下,時至今日圍繞北京科興的訴訟已基本落幕,疫苗業務後續的穩定經營,以及參股子公司對未名醫藥的分紅,均已得到保障。

據公司披露,2023年三季度,北京科興董事會通過議案分配截至2022年末的累計可分配利潤,扣除相關費用後公司已於9月到賬約2.54億元分紅。2024年2月公司再度披露收到參股公司分紅的公告,北京科興分配截至2023年末的可分配利潤,未名醫藥收到現金分紅款約5382萬元。

分紅機制恢復,北京科興相關經營管理在2023年也已逐步“回歸正軌”,尤其在研發方面持續優化,長期有望爲股東帶來更大的業績貢獻。據披露,2023年北京科興新增5個國際註冊證書,國際註冊證書數量達到59個。研發管線方面,北京科興正重點推進能較快貢獻收入利潤的品種,2023年內,五人份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Vero細胞)獲得註冊批件;二價腸道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獲得臨床批件並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四價流感(兒童)疫苗已至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此外,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實現了全國首批通過批簽發證明,並已上市供應。

而聚焦訴訟本身,在管理層積極推動下,2023年已有多項顯著進展。一方面,前董事長潘愛華借杭州強新“隱秘增資”而獲得的26.91%北京科興股權,已通過一系列股權變更與過戶順利交由上市公司直接持有,北京科興副董事長也由未名醫藥委派現任董事長岳家霖擔任。而後,未名醫藥及審計機構已進場北京科興進行相關的審計工作。據公司日前披露的公告顯示,2022年度審計報告中保留意見所涉及對北京科興的長期股權投資及投資收益的確認事項的影響已消除,標誌着相關事項已取得重大進展。

另一方面,據2024年2月公司收到的《刑事判決書》,一審判決下,前董事長潘愛華等3名被告的職務侵佔罪及挪用資金罪已坐實,判決追繳杭州強新非法佔有的廈門未名34%股權,返還被害單位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潘愛華對廈門未名承擔返還人民幣1275萬元的責任。山東證監局於日前也結束了對案件的相關調查,相關公告顯示,山東證監局擬對潘愛華採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對羅德順、楊曉敏採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隨着原管理層潘愛華等人的違法行爲被坐實,廈門未名34%的股權也已重回上市公司,未名醫藥即將迎來發展的新篇章。

新藥研發穩步推進 產業園建設打造增長新動能

北京科興股權問題基本解決,業務經營重回正軌,與此同時2023年公司其他板塊的業務經營也呈現向好發展態勢,企業經營管理整體表現良好。

據披露,在神經生長因子板塊,2023年公司已按計劃完成恩經復產品的生產任務,2023年8月順利完成GMP符合性檢查。在此推動下,2023年公司的鼠神經生長因子營業收入同比實現74.22%的增長,達到1.23億元,毛利率也實現了9.23%的同比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自從以董事長岳家霖爲首的一批新管理層入主後,公司在研發領域的重視逐步凸顯。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同比增長119.13%,達到5979.91萬元,研發投入的營收佔比提升至13.91%,有望爲公司未來產品線的擴充及業績的可持續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據披露,公司目前主要的研發項目,即全資子公司山東衍渡生物在研的神經生長因子系列第二代產品——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的相關研究,對應產品重組人NGF滴眼液已進入Ⅱ期臨床研究階段,目前患者正按計劃招募入組。據了解,該產品是國內首款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滴眼液,可用於眼科適應症,有修復眼表神經的潛在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公司另一核心品種干擾素在2023年也實現了收入的穩步增長,2023年貢獻營業收入3.03億元,同比增長6.80%,爲公司業績表現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除製劑產品外,醫藥中間體板塊2023年也有所突破。年報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天源生物依託參股公司營新化工積極推進各項工作,2023年6月年產8500噸羥基乙腈和10000噸肌氨酸鈉技改項目已完成環評並公示報批,截至2023年底項目已開始試生產;2023年10月,公司年產38500噸藥物中間體項目也已完成環評及第一次公示。

此外,公司2023年內與淄博市張店區合作的山東未名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項目,目前正穩步推進。項目完工並實現投產後,不僅主要產品產能規模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各產業佈局也有望得到完善,從而爲公司長期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打造新的動能。

對於未來發展,公司在年報中也明確指出,2024年公司將深入開展行業及自身經營系統分析,完善公司合規管理體系,以提升上市公司發展質量效益爲落腳點,穩中求進、穩中求變,紮實推進科學的、可持續的業務佈局及合理的產品矩陣構建,同時加強內控制度建設,不斷完善風險防範機制,保障公司健康、穩定、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