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谷歌不行?股价却新高!Meta逆天?蒸发1.6万亿…微软:都是弟弟

Pingwest ·  Apr 30 09:47

可谓美国AI三巨头的Alphabet(谷歌母公司),Meta和微软都交出了自己的阶段考成绩,而与前一段外界形成的印象不同,被不停唱衰的谷歌却在财报后股价大涨,而靠Llama 3赢得一片芳心的Meta却一夜蒸发了1.6万亿。

只有微软继续超预期,看着另外两位不靠谱的对手微微一笑,拿回全球市值第一的交椅。

谷歌:利润激增6成,史上首分红,盘后涨15%创新高

经常在各种场合被同行抢风头,被称为“AI届汪峰”的老大哥谷歌,这回也终于扬眉吐气了。

不仅Q1营收、广告和云业务均提速增长,还强势碾压各项指标,盘后涨幅超15%,并首次宣布派发股息红利和7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财报公布后,谷歌市值暴增3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仅次于微软、苹果和英伟达的第四大上市公司。

本季度,谷歌母公司Alphabet总营收805.4亿美元,远高于市场预期的7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创两年来最快增速。净利润同比跃升57%到237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1.89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17美元激增61.5%。

尽管由于押注大语言模型Gemini训练和基建投入,令本季120亿美元的AI资本支出超出预期17亿美元。与AI息息相关,被视为谷歌下一个增长引擎的云业务增长还是迅猛提速。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8.4%至96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3.7亿美元,连续多个季度较整体营收增速翻倍。虽然在云计算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仍在努力追赶亚马逊和微软,但终于走在了扭亏为赢的正轨上。

“我们在过去8个月里发布了1000多个云计算领域的新产品和新功能。在Google Cloud Next大会上,超过300个客户和合作伙伴谈论了他们在谷歌云上获得的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功,包括拜耳、梅赛德斯奔驰、沃尔玛等全球品牌。”谷歌CEO桑德尔·皮查伊在财报会议上表示。

而功劳依然要给到AI。同微软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在公共云上部署AI负载,谷歌云也通过Gemini大模型为客户提供各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最近还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新型CPU「Axion」,旨在提升云计算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强谷歌在云市场的竞争力。CFO波拉特强调,在整个谷歌云部门的销售额中,“人工智能的贡献越来越大”。

皮查伊也认为人工智能转型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公司正在争分夺秒地将这项技术整合到整个业务中。本月初的谷歌云端大会上,一切都围绕生成式AI展开,进一步开放和优化Gemini 1.5 Pro,还正式推出自己最强大、最具扩充性的AI加速器TPU v5p。

除此之外,核心广告业务本季度也获得稳健改善。总营收6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中谷歌搜索和其他广告收入462亿美元,YouTube广告收入81亿美元,均获得两位数增长。

不过对于仍被市场定位为“搜索巨头”的谷歌来说,生成式AI的助推可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谷歌正在通过Gemini等AI工具探索广告放置、独立订阅服务和企业授权等新的收入渠道,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另一方面,改进生成式搜索体验可能影响原本的广告盈利能力。同时以Perplexity为代表的AI搜索引擎新秀也面临的潜在挑战。

其实,相比微软和Meta,谷歌这几个月过得并不轻松。先是Gemini的图像生成功能涉及种族歧视问题被迫从市场撤回,一度引发对于皮查伊是否适任谷歌CEO的争议。在因裁员支付了大量遣散费后,本周又解雇了50名抗议公司与以色列签订云计算合同的员工,引发内部骚乱。

在争议与挑战中,这份数字漂亮的财报来得恰逢其时。不仅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也表明谷歌已经找对了在AI时代正确的前进方向。随着近期对人工智能部门重组,更加关注产品速度,谷歌下半年表现依旧可期。

Meta:AI推动广告猛涨,Q1收入破纪录,小扎一句话吓没1.6万亿

在经历业务重心调整、部门重组、进军人工智能和裁员降本“效率年”之后, Meta曾在上一季财报中以401亿美元营收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过去12个月股价飙升140%,远超谷歌的50%和微软的35%。

本次2024 Q1,这家刚刚发布新一代开源大模型Llama3的社交媒体巨头,继续收获了有史以来最亮眼的一季度业绩,营收和盈利均高于华尔街预期。

数据显示, Meta当季总营收364.6亿美元,同比大增27%,创下三年来的最快增速。净利润同比增长117%至123.7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4.71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2美元翻了两倍多。

这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广告定向投放的精准度。据Meta透露,目前他们超过半数的广告推荐都是由AI驱动的。

在经历了跌入谷底的2022年后,Meta一想努力重新夺回数字广告市场份额。扎克伯格于是发起了一个重整广告业务的倡议,重点就是运用AI。首席财务官Susan Li曾表示,公司一直在投资能够准确预测用户相关广告的AI模型,以及自动化广告创作过程的工具。

软件方面,Meta近期祭出了“GPT-4级别”的开源AI大模型王者Llama 3,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打败Gemini 1.5和Claude 3,并将潜在训练参数提升至400B。广泛适用于不同平台和场景,誓以免费商用血洗闭源LLM公司和API供应商。同时将Meta AI集成到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和Ray-Ban智能眼镜等家族应用,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多样的助手功能。

硬件方面,与每一家不想被算力卡脖子的同行一样,Meta除了加紧储备英伟达芯片,还发布了训练与推理加速器(MTIA)的最新版本。采用台积电5nm工艺,重点强化AI推理,专为旗下社交软件的排名和推荐系统设计,性能较上一代提升3倍。他们还开发了一个最多可容纳72个加速器的大型机架式系统支持自研芯片。现在都已经部署在Meta的数据中心与商用GPU互补。

在AI软硬件协同加持下,来自中国的出海零售商如Temu和Shein等也用巨额的Facebook、Instagram广告投入为Meta业绩添了一把火。并且随着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临近,政治广告投放激增。据AdImpact最新预测,今年将是美国史上最昂贵的一次选举周期,预计广告支出将达到102亿美元。

同时由于效率年调整计划,Meta裁员近10%,截至2024年3月31日总员工数为69,329人。

而与精简运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扎更加大刀阔斧的人工智能布局。面对硅谷愈演愈烈的AI大战,Meta将2024年资本支出从预期的300亿至370亿美元上调至350亿到400亿美元,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来支持公司的AI路线图”,并继续高薪争抢顶级AI人才来加盟公司技术研发。

除此之外,他似乎还对元宇宙抱有“执念”,表示将继续坚持对长期目标的投资,“建立一个充满化身的虚拟世界”。需要注意的是,本季度负责VR/AR/MR和元宇宙开发的Reality Labs部门收入虽然同比增加,但仍亏损38亿美元,自2020年底以来总亏损已经超过了450亿美元。

种种不稳定因素,加上不断扩大的AI支出和一份低于预期的二季度收入展望,引发市场对Meta未来持续盈利能力的担忧。尽管交出一份超亮眼的业绩答卷,Meta股价仍然应声下跌。

而这似乎并没有动摇扎克伯格力推AI的决心。就在股价跳水之际,财报电话会如约开启。

他坚定地告诉投资者,将不惜重金把Meta打造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并透露Meta 正在积极探索多种AI创收策略,包括提供企业级服务、在AI交互中引入广告、以及让人们付费获得更大AI模型和更多计算资源访问权等。AI也已经帮助Meta提高了应用参与度,从而让更多广告被看到,并直接改进广告带来更多价值。

不过小扎也直言,“构建领先AI将是一项比优化应用体验更艰巨的任务,可能需要花费几年时间。”言外之意就是,虽然走AI这条路绝对长期价值拉满,但别指望它马上赚大钱。一席话直接把市场吓崩,Meta股价盘后暴跌18%,市值缩水近2000亿美元。

这出乎意料的走势恰恰反映出当前华尔街对人工智能的普遍态度:相比一股脑的AI投资,市场更想看到支出与增长的平衡,期待更明朗的货币化信号。

然而对于Meta来说,全力拥抱AI技术,再应用到社交网络、广告、元宇宙、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就算离转化为可观利润还要好几年,也是铁了心付出和等待。扎克伯格这次堵上身家未来,开弓就不走回头路。

微软:重回全球市值Top1,智能云开挂AI立大功

与Meta被纳斯达克市场重挫不同,微软发布财报后势头高昂。盘后上涨5%,第N次反超苹果成为全球最高价值公司。

作为最早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赛道领跑者,微软此次表现依旧坚挺,各项业务指标全面超预期:

总营收6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7%,超出此前官方指引的14.5%增幅。净利润219.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83亿美元增长20%。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94美元,高于2.82美元市场预期。

在AI强劲需求拉动下,包括Azure公共云、Windows服务器、语音识别软件Nuance和GitHub在内的智能云(Intelligent Cloud)继续不负众望,收入同比增长21%至26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62.5亿美元。增速创五个财季最高,也超过了对手亚马逊AWS和Alphabet谷歌云。

其中Azure和其他云服务同比大增31%,有7个百分点来自AI贡献。

对此CEO纳德拉在电话会议指出,“Azure已成为AI项目的中心,不仅涉及AI模型,还涉及数据库和其他服务。许多客户都在使用微软的平台和工具构建自己的AI解决方案:

超过65%的财富500强企业在使用Azure OpenAI服务,面向开发者的GitHub Copilot已经拥有180万付费订阅用户。3万客户使用Copilot Studio低代码工具定制自己的Copilot。”

除智能云外,由于这是微软自去年11月向商业客户推出365 Copilot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手后的首个完整季度,市场也非常关注Office套件的销售表现。

纳德拉称, Copilot已经将OpenAI最新技术嵌入了微软的整个产品线,向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数据显示,本季度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收入同比增长12%至196亿美元,其中Office 365营收增长15%,付费订阅用户目前已达8080万,预计下个财季将继续实现稳定增长——足可见微软在AI软件商业化上根基扎实、成绩显著。

另外,归功于去年10月对动视暴雪的收购,包括游戏业务在内的微软个人计算领域营收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至156亿美元, Xbox业绩同比增长62%。

纳德拉自信地表示:“微软正在引领一个新的AI转型时代,为各个角色和行业带来更好的商业成果。”

今年以来,微软在AI领域一直大动作不断。财报公布前夕就宣布了一个振奋市场的消息:在与可口可乐公司2020年合作协议基础上,继续签署为期5年、价值11亿美元的战略合同。帮助其通过微软Azure云、Microsoft 365 Copilot工具及领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进一步数字化转型。

上周,微软的人工智能帝国首次向中东扩张:为阿联酋AI公司G42投资 15亿美元,获得其少数股权和董事会席位。同时G42将在Azure云计算平台上运行其AI应用和服务。

大模型布局上,在向OpenAI砸了130亿美元后,微软也决定不再独宠ChatGPT,转而开辟更多可能。2月宣布与法国明星AI 初创公司 Mistral AI达成深度合作,投资15万欧元并提供算力基础设施以协助大模型训练和推理。Mistral也成为微软除OpenAI之外的第二个商业闭源模型供应商。

3月份,在领投了人工智能独角兽Infection AI最新一轮融资后,微软直接挖走了它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及大部分技术员工。任命原Inflection CEO Mustafa Suleyman 为微软新成立的人工智能部门「Microsoft AI」首席执行官,负责整合消费级 toC 产品,包括 Copilot、Bing 和 Edge,直接向纳德拉汇报。另一位联创Karen Simonyan 则以首席科学家身份加入。一顿操作不仅拿到Inflection技术授权,还完成了“掏空”级别的人才收购,一度震惊业界。

硬件方面,除了推出两款新的Surface作为下一代AIPC,微软还在开发一款类似于英伟达ConnectX-7的新网卡来支持自研的Maia 100。并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囤积180万块AI芯片,将GPU数量增加两倍。在与OpenAI建设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打造名为「Stargate」的超级计算机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押宝多个主流大模型开发团队,大步进军的数据处理能力,再加上GPT-5推出后更强的技术优势,微软江湖地位坐得稳稳的。

纵观Meta、Alphabet、Microsoft新一轮的财报表现,不难看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全面渗透到业务管道的方方面面,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微软的成功尤为典型,凭借多个AI软硬件前瞻布局稳居头把交椅,各项业务高速起飞。

Meta的巨额AI投入虽然令投资者心惊肉跳,能否尽快实现商业化盈利仍是未知数,但AI助推下广告收入已成效初显。有了Llama大模型和算力加持,扎克伯格打造全球AI领军企业的决心与雄心不容小觑。

至于老大哥谷歌,终于在AI大战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Gemini、TPU等武器已磨刀霍霍,准备在AI浪潮中加速寻找新的增长点。

三大巨头对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判断出奇一致,且都祭出了真金白银投入这场未来科技变革的豪赌。站在时代风口,AI最终能带他们飞得多高多远,全球科技行业的目光都将望向这里。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