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猪周期压顶 新希望去年刚挣3个亿,Q1又亏19亿?|财报解读

豬週期壓頂 新希望去年剛掙3個億,Q1又虧19億?|業績解讀

財聯社 ·  04/30 08:25

①“飼料一哥”新希望去年錄得盈利2.49億元,同比大幅減虧 ②受生豬行情持續低迷影響,公司2024Q1錄得虧損19.34億元 ③公司降本增效取得一定進展,在運營場線的出欄肥豬完全成本達到15.8元/kg

財聯社4月30日訊(記者 劉建 王平安)從目前已公佈的上市豬企2023年度業績來看,絕大多數均出現大幅虧損,包括牧原股份(002714.SZ)和溫氏股份(300498.SZ)在內,但作爲去年出欄量國內第三的新希望(000876.SZ)卻逆勢掙了近3個億。

昨日晚間,新希望發佈2023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417.03億元,同比增加0.1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9億元,同比增加17.09億元,減虧幅度117.07%。

具體來看,飼料業務仍爲公司業績的主要支撐點。報告期內公司飼料銷量287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 812.79 億元,同比增長2.65%,噸均淨利同比增長近7%。此外,公司海外市場表現不俗,海外市場營收同比增加15.67%。此前公司曾表示,“目前國外每年的銷量大概是450萬噸,未來兩年公司預計海外的飼料能夠從450萬噸增長到600萬噸以上,其海外利潤有望能夠從6億-7億元增長到10億元左右。”

生豬養殖方面爲公司業績帶來一定壓力,去年國內生豬行情低迷,爲2014年以來的首個全年虧損年,養殖端幾乎全軍覆沒。報告期內公司出欄生豬1768萬頭,同比增長21%;實現營業收入 213.02 億元 ;報告期內共屠宰生豬396萬頭,同比增長36%,實現營業收入70.58億元,同比增長爲6.01%。

事實上,公司的盈利也並非來自於生豬養殖版塊,報告期內公司扣非淨利潤爲-46.08億元。公司此前也曾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白羽肉禽與食品深加工業務引進戰略投資影響歸母淨利潤增加,影響金額約爲51億元-52億元,本項目屬於非經常性損益。”

值得關注的是,週期底部,公司也正在尋求應對方案,去年公司對業務進行全面梳理與戰略調整,不僅對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板塊引入戰略投資者,還對部分閒置產能進行了處理,着重降本增效,重點聚焦飼料、生豬養殖與屠宰兩大行業。

事實上,從結果來看,公司降本增效的確取得一定進展。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平均PSY恢復到23.5;斷奶成本降至340元/頭左右,較2022年四季度下降了60元/頭;母豬轉固成本降至2700元/頭,較2022年年初下降約2100元/頭;在運營場線的出欄肥豬完全成本達到15.8元/kg,較2022年四季度下降0.9元/kg,與行業內的優秀成本企業差距有明顯縮小。

但在豬價的低迷延續到今年一季度的背景下,公司Q1業績仍然承壓,據公司同日發佈的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9.08億元,同比下降29.49%;歸母淨利潤爲虧損19.34億元,資產負債率小幅上升至74.03%。

展望今年,生豬產能持續去化,行業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改善,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對下半年行情均持有謹慎樂觀態度,有業內人士認爲,“供需格局改善推動行情回暖,相關豬企有望得到利潤修復良機。不過,考慮到母豬效率的提升以及能繁基數仍處高位,豬價高點或不會太高,相關豬企還是需要做好資金準備和降本增效。”

新希望方面則表示,“公司的產業鏈一體化佈局可以幫助分散經營壓力、對沖行情風險,同時目前資金儲備充足,現有各類金融機構授信超千億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